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有何表現,如何診斷?

寒風


(耳趙問答190316)分泌性中耳炎(也稱滲出性/漿液性中耳炎)是兒童期間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經常和慢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大同期並存,具體的發病率統計在不同文獻當中差別很大,一般認為半數以上的孩子出現過。對於中耳積液,家長會有兩種反應,完全茫然和過度焦慮。

分泌性中耳炎的本質是在中耳內出現積液,這種積液會影響聲音在中耳的傳遞,但不影響內耳的神經功能。一般來說,中耳積液對兒童的聽力影響是輕到中度,對室內一對一的交流乾擾不明顯,僅表現為反應稍差、看電視音量大,很多孩子都是在看鼻竇炎或是打呼嚕問題時才發現。

中耳積液的發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差別很大,部分孩子自愈,部分孩子經過藥物+咽鼓管吹張好轉。還有部分孩子長期不消退、同期有嚴重打鼾情況,需要進行腺樣體切除+鼓膜置管手術。如不做治療,這些孩子當中有部分人的中耳積液會持續到成年,造成中耳內肉芽腫。

對於有長期打鼾、流鼻涕的孩子,即便沒有耳朵不適,也應進行中耳方面的檢查,通過耳內鏡和聲導抗來觀察積液情況,如要準備進行手術治療,還可以進行中耳CT檢查來判斷積液的程度。


耳科趙醫生


對於此類耳朵疾病,我們在診斷過程中,利用中醫認識認為,本病症常因風熱之邪侵襲、肝火上擾或者痰火庸結,腎精虧虛,脾胃虛弱等因素所致。治療應該先辨清虛實,實證多為風熱、肝火、痰熱。所以治療應該疏風清熱、清肝洩熱,清火化痰,散鬱通竅。虛症多見脾腎虧虛,治療應該補腎益精,滋陰潛陽,健脾瀋陽通竅。


行俠藏醫


在我國,每8個孩子就有1個分泌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經歷(12.5%),在中國,在校的中小學生就有近2億人,還要2000萬名幼兒園的小朋友,1/8意味著約有2500萬名兒童曾經有分泌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經歷,在美國每年有500萬兒童患急性中耳炎,每年的處方抗生素用藥費就超過1千萬美元。嬰幼兒的中耳炎主要是分泌性中耳炎,在6個月時嬰幼兒第一次分泌性中耳炎發作的累計發病率為35%—85%,1歲時為50%—96%,部分兒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在3個月時自行消退,有30%—40%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會復發,5%—10%的患兒分泌性中耳炎持續1個月以上。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有何表現,如何診斷?

1、主要症狀

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主要是耳鳴、聽力下降、耳內閉塞感及輕度耳痛等。但由於兒童不善於表達,加上早期疼痛較輕易被忽略,因此有時孩子已經出現了症狀,但也不一定會講出來。這時就極易被家長忽略,久而久之則會引起危險的“慢性化膿性膽脂瘤性中耳炎”。

家長們請注意:當孩子有了以下徵象時,應當進一步瞭解兒童的情況,需要儘早看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進行必要的檢查!

(1)對於幾歲的兒童,如果看電視時,要求將音量放大,說明有可能聽力下降;如果在課堂聽課,座位靠後難以聽清老師的講解,說明聽力可能下降,應當及時看醫生。

(2)兒童主動講耳內有響聲(耳鳴),或主動講耳痛,很可能有中耳炎,應當及時看醫生。

(3)三歲以前的嬰兒,如果總想用手抓耳,說明很可能耳朵有問題,很有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某種耳部不適感,應當及時看醫生。

(4)在有上述病因的情況下,特別是同時存在顯著的鼻與咽喉病變時,很有可能發生了中耳炎,應當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2、檢查

明確是否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對於兒童而言,“耳內鏡”配合“聲導抗”及“CT檢查”至關重要。

(1)耳內鏡可以瞭解外耳道及鼓膜的形態是否正常;

(2)聲導抗主要了解中耳內的壓力和判斷鼓室內是否有積液;

(3)CT檢查可以幫助瞭解鼻咽部、鼻竇及中耳乳突是否存在病變。

三歲以後的患兒可以配合者,還可做“電測聽”檢查便於進一步明確診斷。


醫生囑咐很多的家長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千萬不能把水弄進孩子的耳朵裡面。因為孩子很小自己的抵抗力很弱的,在加上水裡面的會有很多細菌,如果在洗澡的時候不甚把水弄進孩子的耳朵裡面,細菌就會進入耳朵裡面的,從而引發中耳炎的危險


歐仕達助聽器


分泌性中耳炎,也稱滲出性中耳炎(OME)或漿液性中耳炎,定義為無急性感染徵象的中耳積液。

常發生於急性中耳炎(AOM)之後,但也可能發生於咽鼓管功能障礙而無AOM時。

OME常見於無明顯症狀的年幼兒童。有症狀的兒童主要表現為聽力損失,通常是輕度的,呈波動性,可能是在聽力篩查或在校聽力篩查期間檢測到的。雖然聽力損失通常為輕度,但部分OME患兒會因為其父母擔心患兒的聽力、語言發育、行為和學校表現而就診。OME也可能是在AOM發作後的體檢或平時兒保體檢中發現的。OME兒童可能出現的其他症狀包括耳痛、睡眠障礙、耳脹滿感、耳鳴或平衡障礙。有平衡障礙的幼兒可能表現為不平衡、跌倒、絆倒或者行為笨拙。

OME通常可自行緩解。30%-40%的兒童會復發。可能合併的併發症有:聽力損失、鼓室硬化、內陷袋、膽汁瘤。

中耳炎家族史、奶瓶餵養(相對於母乳餵養)、進入日間託兒所、腺樣體肥大、暴露於菸草煙霧,以及社會經濟地位較低都是發生OME和AOM的重要危險因素。

OME的診斷要求有中耳積液徵象且無急性感染症狀和體徵。中耳積液的耳鏡檢查表現包括: ●鼓膜活動度受限●可能存在氣泡或氣液平面 ●鼓膜渾濁(非瘢痕導致)

另外,務必沒有急性感染症狀和體徵,包括鼓膜膨出、鼓膜明顯發紅、耳痛和/或發熱。

最常需要和AOM鑑別。

我是愛囉嗦的兒科家庭醫生,擅長兒童生長、發育、餵養、睡眠、溼疹、便秘、食物過敏等問題,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育兒和兒童健康知識!

若有其他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


兒科叨叨古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又稱為滲出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積液、漿液性中耳炎、漿液-黏液性中耳炎、無菌性中耳炎。為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兒童多見。在上呼吸道感染後以耳悶脹感和聽力減退為主要症狀。由於耳痛不明顯,兒童主訴不清,在小兒聽力受到影響時家長才發現就診,常常延誤診斷和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兒童的聽力損失,影響語言發育,應高度警惕和及時觀察治療。對於成人單側病變者,應儘早明確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圍間隙的佔位性腫瘤,儘早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聽力下降,可隨體位變化而變化,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搖頭可聽見水聲。耳科專科檢查可見鼓膜內陷,呈琥珀色或色澤發暗,亦可見氣液平面或氣泡,鼓膜活動度降低。
嬰幼兒則表現為對周圍聲音反應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嬰兒對周圍的聲音沒有反應,不能將頭準確地轉向聲源;即使患兒沒有主訴聽力下降,家人則發現患兒漫不經心、行為改變、對正常對話無反應、在看電視或使用聽力設備時總是將聲音開得很大;對於反覆發作的急性中耳炎,應警惕在發作間歇期可能持續的分泌性中耳炎;學習成績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語言發育遲緩。

海之聲青山


您好!

我是婦兒科醫生黎琦婷。很高興回答問題。

孩子患中耳炎,我經常接觸到這樣的病例,我把經驗分享給大家吧。

分泌性中耳炎特徵為聽力下降非化膿性中耳疾病。

症狀:

1 聽力下降、耳鳴,而且耳內有堵塞感;

2 感冒後不知不覺發生聽力差,而且有自聽感覺;

3 部分病人有耳痛。兒童表現為聽話感覺發生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發現這些症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有什麼建議和看法嗎?


黎醫生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主要是耳鳴、聽力下降、耳內閉塞感及輕度耳痛等。但由於兒童不善於表達,加上早期疼痛較輕易被忽略,因此有時孩子已經出現了症狀,但也不一定會講出來。這時就極易被家長忽略,久而久之則會引起危險的“慢性化膿性膽脂瘤性中耳炎”。


天津海之聲旗艦中心


您好,如果覺得孩子患有中耳炎,建議及時去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診斷和治療,以防病情加重,反覆性的中耳炎有可能會導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有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所以必須重視中耳炎,及早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連雲港的立小聰


如果是中耳炎,孩子的聽力會有下降,不管是外耳道炎症還是中耳炎,流出的液體都是溼的 。

流出液體,除了中耳炎,還可能是外耳道溼疹導致的,孩子的耳朵會癢癢,有的出血皮膚紅腫,建議檢查耳鏡明確診斷,孩子不遭罪。


海之聲助聽器天津聽力


您好,判斷孩子有否有分泌性中耳炎,首先看孩子是否總是抓耳朵,孩子耳朵裡面是否有流膿流水,孩子聽力是否下降,如果發現異常,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時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