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問為什麼保險就能跑贏通脹?保費中第一年很大一部分返給了保險人員了嗎?

sunmoon26436358


結論:市面上的理財儲蓄保險跑贏通脹的高利率收益,其實都是假定演算利率宣傳。實際內部收益率3-4%區間。是無法跑贏通脹的。寫進合同的保底利率才是你真實確定的收益。儲蓄理財保險的前兩年現金價值很少,因為需要用於支付佣金和相關管理費用

理財儲蓄保險能否跑贏通脹,需要考慮這四個利率問題

一般的理財儲蓄保險,比如年金保險,我們會用來規劃家庭養老金,教育花費等 中長期現金流問題。但是這類產品在宣傳中,往往被包裝成複利奇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裡通過拆解相關利率問題來解答保險的收益問題。

1理財儲蓄保險的市場預定利率

一般的理財儲蓄保險,儲蓄賬戶都會有一個市場參考的預定利率,目前產品類型中給的最高參考利率4.025%。這個利率是預定利率,並沒有寫進合同。這和理財產品給的參考預定利率一樣,不是絕對保障的,而是要看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情況,也就是到期的實際結算利率,歷史結算利率代表過去,不能決定當下和未來。

預定利率是一個預測值,而不是確定值。所以不能拿高的預定利率來看待理財保險的收益。

2 理財儲蓄保險宣傳用的假定演算利率

一般理財儲蓄保險是用於家庭現金流規劃和財富傳承的。家庭現金流規劃講究安全長期,追求的是低收益低風險。不具備高收益性,而財富傳承的壽險也是安全性優勢,不具備高收益,需要和信託結合才能實現高收益。比如人壽保險信託。達到跑贏通脹的可能。這類保險在宣傳中會使用假定演算利率來體現產品的高收益性,分為低檔,中檔,高檔三類利率演算。比如3% 6% ,8%,有些甚至鼓吹10%。其實這都是假定的利率,並沒有寫進合同裡面,他是不確定的,不承諾的,僅僅是參考和宣傳使用。所謂的高收益和複利奇蹟都帶著數字遊戲的套路

3 保險合同的保底利率

一般的理財儲蓄保險,會搭配一個萬能賬戶,這個萬能賬戶是不領取的資金,進入這個賬戶進行二次理財,實現增值,會有一個寫進合同的保底利率,這個才是我們保單持有人確定的可以拿到的收益,不管保險公司以後破產還是倒閉,都需要履行合同約定條款的保底利率。這類保底利率也不會太高,舉個例子,年金保險,大保險公司的保底利率1-2%,中小保險公司最高3%。跑贏通脹是很難的,一般理財儲蓄保險,8-10年內都是虧損的。談不上收益。

總之,理財保險是買一份合同,寫進合同的保底利率才是屬於你的確定性收益。

4 保險產品的實際內部收益利率

保險產品實際的收益率是可以通過一個內部收益率計算公式IRR來確定的,這個公式在EXCEL表格裡輸入IRR,通過這個公司可以計算出保險產品的實際收益率,拆解開復利和高收益的真實情況。通過這個公司計算,實際的內部收益率在3-4%的區間。假定高演算利率,複利和單利其實也是一個計算方式的演變,要理性看待這些高收益的數字,看著本金翻倍,實際並沒有的。

所有的高收益和複利奇蹟,都可以用IRR拆解。一個公式解決問題

在當前的通脹情況下,大家都想要高收益讓自己的財富增值,面對高收益理財保險,不要只看宣傳數字,看清合同,決定你權益的是寫進合同的,而不是公司宣傳和公司大小。

5 如何理解儲蓄理財保險的保費和退保現金價值?

一般的理財儲蓄保險,都有一個現金價值的概念,代理人跟你說的返還,收益也都是基於現金價值,如果退保的話,退的是現金價值,而不是你原來的保費本金。這類保險前兩年現金價值幾乎為零,因為需要支付代理人高額佣金和相關管理費用。兩年後才積累現金價值積累。


總結:保險的基礎在於保障,提供的是風險槓桿轉移。而不是投資理財,對於高收益理財保險保持理性。投資理財是增加風險,增加收益,保險是轉移風險,保持財務穩定。


路人蟻


你說的跑贏通脹是指理財保險吧。其實仔細算理財保險的收益率是不高的,大部分收益在2%-4%之間,根本沒有代理人忽悠的那麼高,理財保險流動性很差,而且你還要確保自己每年都能拿出錢來續保,要不然退保損失非常大,不用說跑贏通脹了,本金都受損失。我國近幾年通脹率在5%—6%之間,理財保險根本跑不贏通脹的。理財保險返傭的確很高,你交的保費第一年基本全是代理人的。聽我的,遠離理財保險,除非你很有錢,想做個傳承啥的。或者想避稅避債,當然得提前籌劃,避債的話包括投保人受益人設置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得債主堵門了再買,那個時候就晚了。


燕梳


任何事物存在就有合理性,保險產品也不例外,每個類型的產品都有對應適合的人群。

保險適合自己的才最好,與經濟能力相適應,與年齡階段的面臨風險相適應

保險談到通脹,是保險中的年金險,也就是常說的理財

目前的年金險形勢,有保底利率1.75%+萬能賬戶,有確定收益的,頂格預定利率複利4.025%,30年平均單利收益6%左右

跑贏通脹並不是這類險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強制儲蓄,有筆被動的收入,確保不能年齡大了,不能工作時,也有經濟收入。

目前社保的替代率只有50%(月收入平均1萬,退休後領取5000)很多人還是被平均,根據調查,只有替代率70%才能生活品質不受影響,因此年金是補充養老品質的必要手段;

年輕時不準備,到60歲已來不及。

我們的結餘資金一般流向:

銀行存款,利率下行是必然趨勢,許多發達國家基本上負利率,我們必然朝發達國家邁進

支付類的貨幣基金,隨貨幣流動性的釋放,貨幣基金的收益2.4%左右,通脹應該高於該數值,放在此類賬戶,靈活性>安全性>收益性

股票,高風險高收益,收益性>靈活性>安全性,可能會賺,也可能血本無歸,只能用一筆可以虧的起的錢

年金險,選擇確定收益剛性兌付的,安全性>靈活性>收益性;無論以後如何,都按約定的利率支付,有明確的法律可循。

但靈活性只能通過保單貸款變現

收益性在後期,前期只有現價,一般8-10年回本、成為培養階段,之後收益開啟,30年下來平均6%左右的單利,用時間還收益

這類險適合,保障已經做全,資產還有結餘,對結餘資產進行重新配置

日常生活貨幣基金,升值靈活;財富暴富收益採用投資,股票類;遠景儲備安全,年金;各有各的用處,用的當有利。

因此,不在於該產品好不好,能不能跑贏通脹,而在於如何的家庭資產規劃,既有進攻又有防守

部分國人,今年賺100萬,明年投200萬,賺200萬準備投400萬,進攻忘記防守,一旦政策有變或者企業經營有變,可能因富變窮;

資產的配置,有風險進攻資產,用一筆虧的起的錢,叫投資,否則就是投機;該穩固的穩,方可無憂


浮雲作商


正統答案:

1保險收益不能承諾跑贏通脹,但不見得跑不贏通脹

2無論是理財型還是保障型的保單,只有整體保費的5%給了代理人(整體保費不是首年保費,看清楚),你認為多還是少?

3理財型保險的財富配置功能比收益重要的多,比如某家長為孩子交一年5萬,十年共50萬,如果附加大人豁免,萬一家長身故,剩餘的保費由保險公司支付到期滿,孩子的50萬提前兌現,你認為傳統理財哪個能做這事?


怪場肥鼻


提這個問題,一定是年金保險遇到問題了,保險跑贏通脹沒有這一準確說法,只是說一定程度抵禦通脹。第一年的保費,會有一部分支付給代理人,也會有一些自身運營費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