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鄧超和孫儷最近招了很多無妄之災。

先是壹基金公開了一份明星捐款名單,有網友發現鄧超和孫儷以夫妻名義捐了30萬。

“什麼?兩個人才捐30萬?你們兩個可是收入過億的明星啊!”

“娘娘一集片酬不是85萬麼?”

“鄧超片酬不是2300萬麼?”


捐這麼點錢,你們也好意思。

大夥艴然不悅七嘴八舌看不下去,怒氣衝衝跑去鄧超和孫儷的微博下面求他們拿出點做藝人的擔待。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前兩天,又有網友爆料“鄧超孫儷是真低調,醫護人員說他倆已捐助八家醫院……”

結果追贈行為引來“洗白”質疑,物資上巴掌大的字又徒增畫蛇添足之嫌。

反正網友不買單,你捐或不捐,你都是傍著億萬身家小氣吧啦的摳門鬼。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明星到底有多“摳”?

來場“新冠狀”試試

不光鄧超和孫儷被送上了“戲子無良”的斷頭臺。

黃曉明和Angelababy也沒能躲過網友的一雙明察秋毫的大眼睛。

1月24號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博稱曉明夫婦為支援武漢捐了20萬。

“什麼?兩個人才捐20萬?你們的世紀婚禮不是花了2個億麼?”

“Angelababy不是拿著8000萬片酬的一線女明星麼?”

“黃曉明不是掌控著幾十家商業公司的真霸道總裁麼?”


你看看,大夥的反應跟在鄧超孫儷那是一模一樣的——

捐這麼點錢,你們也好意思。

曉明夫婦不好意思,於是兩天後趕了追加了80萬湊了個整。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緊接著又是捐口罩又是捐乾衣機,好不積極。

但網友也很忙、“查漏補缺”一個不落;捐得少的到底還是捐了,那些沒捐的才是罪大惡極——

韓紅公開募捐後,眾多明星都幫忙轉發,掛在熱門轉發第一的是楊紫,可她不在捐單名單裡,白嫖蹭熱度,真可恥!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千萬別問大夥是不是對小花太嚴格了,他們對大花也是一樣的。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也別問平日裡德藝雙馨的是不是能被放過,關鍵時刻這些大人物都是最該被出來捐款、接受大夥監督的。

“老幹部胡歌呢?你不是戲好人品好的完美男神嗎?怎麼還不捐款?”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郭冬臨,你要是捐款了,就Po出你的回執單啊!”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搞過CP的更容易重拳出擊了,一打打倆,王一博捐了,肖戰呢?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捐贈“監察員”們信誓旦旦言之鑿鑿,好像被他們聲討的明星已經被石錘沒有捐過。

可事實上,楊紫雖然沒出現在韓紅基金會捐款名單上,但早通過其他渠道捐了50萬;胡歌在一月份的時候就匿名捐了價值百萬的醫療用品,粉絲扒出,那是空氣消毒機;郭冬臨曬出的捐款回執上,赫然標著20萬;而昨肖戰捐贈醫療物資的舉動,昨天剛剛爬上熱搜……

慘遭打臉吧,這群眼裡有泡嘴裡劉能的“監察員”還不服——

因為真正的靈魂拷問不是捐了沒有,而是你捐的比肩古天樂了嗎?

“你看人家古天樂,一出手就是1000萬。”

古先生愛做善事口耳相傳,這條消息沒得懷疑,但偏偏武漢慈善總會出來闢謠了。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段小姐此時真是要反手給網路上一等一的衝浪選手們一個贊,一則謠言,既能誘捐古天樂,還能拉高其他明星捐款的門檻,真是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可你要逼捐其他明星,真不帶這樣坑古天樂的。獻身公益的人,最不該成為逼捐者的工具。

捐,是獻助,是體現個人美德的自願之舉;而逼,是脅迫,是違背個人意願的強權。逼捐逼捐,有逼,捐就不可能成立。

而對逼捐者而言,說是逼捐也好,說是監督也罷,所有的意見衝突或許更應該化成一個簡單的命題——

明星該不該多捐錢?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捐的多,

就是公益的道德?

逼捐事件不是今天才有,每次有天災人禍的時候,手握“大錢”的人總是被盯著有沒有大發善心。

比如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7.0級地震後,彼時《戰狼2》票房大賣的吳京被逼捐;津塘沽爆炸事件,彼時作為中國首富的馬雲被逼捐。

逼捐不新鮮,還可以管這叫道德綁架。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勒龐很巧妙地說過,“什麼是道德呢?如果道德代表的是持續尊重一定的社會習俗,並且需要不斷剋制自己內心的衝動,那麼對於群體來說,因為他們太容易被暗示而衝動,他們又非常多變,所以群體肯定是不道德的。”

“不道德”的人深受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那跟歷史傳統社會環境有關。

一來採用鯨吞蠶食、巧取豪奪的斂財的方式被人們深惡痛絕;奢侈鬥富和為富不仁的行徑更為勞苦大眾所不齒。

於是他們試圖矯正正義。

尤其高收入明星,演技平平卻坐享天價片酬;魚龍混雜的市場,還不乏偷稅漏稅的鼠輩,財富來路不正,就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很合理。

二來大家雖然有財產觀念但沒有財產權意識,認識不到財產權是一項不以所有者履行任何社會義務為條件的權利,每個公民都有對個人財產擁有自由支配的權利。

這樣的意識至今單薄,結果是逼捐的人意識不到自己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支配權, 反而認為自己做了 “善事”。就像電視上劫富濟貧的戲碼、綠林好漢的俠義人設仍舊很有市場。

可慈善行為最基本特徵是自主自覺。

逼捐行為表面上看成就了仁慈之心、是善舉,本質上使個人美德變為必須的強制性責任,是不正義行為。

本來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帶頭引領社會公益、接受輿論監督是正向的事,卻演變成“逼捐”戲劇,以謾罵相逼、以攀比相逼、以粉絲批鬥相逼……

說到底,群體的道德標準比個人高尚。

難道捐得多就是蹭熱度炒作?捐得少就是人心涼薄?明星非得要捐出全部身家才叫做善事?

段小姐就想問問,到底是誰壞了公益的初衷?

逼著明星捐多了,根本不是公益的道德,那是滿足了個人私德,不外是強者的利益。

口嗨王者、強盜的強。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逼捐的,

果然家裡躺就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之前每日經濟新聞做過一個投票,“你為此次疫情做了什麼貢獻?”

結果非常interesting,88.2萬人參與投票,近一半的人選了宅家不動。

一場疫情中國明星被逼慘了


請問張口就“逼捐”的俠義之士,您捐了嗎?您不會也選了宅家不動吧?

從火神山小叉車演變成飯圈事件到瘋搶雙黃連,疫情當前,人間浮世繪,荒誕當道,能躺家裡不給社會添亂確實也是對社會的大貢獻。

而不是閒著沒事再將公益消遣——

將愛心“明碼標價”,卻忘了,金錢和善心不能劃等號;

將公益娛樂化狙擊明星,卻敗壞了,公益的力量來自大眾。

段小姐相信,逼捐的人,網絡上重拳出擊,現實中必然唯唯諾諾。只是現在給了他們“伸張正義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好一個善款監督員!好一個賬目明細死磕到底的濟世精神!

災難會撕破文明的臉,險惡的人性燻噬著每一個人。其實大眾的自我辨別能力任何時候都是可貴的,逼捐明星的公益大可不必。

那些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不是數額,是善款去向,是如何營造良性循環的慈善環境。

也不是明星,而是自我,是如何在荒誕中保持起碼的清醒,哪怕是獨自清醒。

阿爾貝·加繆怎麼說的?

人人身上都潛伏著鼠疫,因為,沒有人,是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免受其害。我也知道,必須自我檢點,毫不懈怠,否則,稍不留神,就可能往別人臉上呼氣,把鼠疫傳給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