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12月11日,甘肃卫视大型公益扶贫节目《扶贫第一线》走进琵琶镇,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全镇脱贫攻坚行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全景展示了全区精准脱贫的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该栏目共分为《政策解读》《一线调查》《扶贫人物》《一线心声》《我家有宝》等板块,通过现场互动、人物访谈、短片展示、特产产品展示、文艺表演等方式,邀请了政府副区长牛军平、琵琶镇党委书记张宏旭、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一同探讨、分享脱贫攻坚的经验成果,解读扶贫政策,展现新时代扶贫一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在政策解读版块接受采访时政府副区长牛军平详细介绍了全区精准脱贫的具体做法。牛军平说,武都区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区情,在推行“1+2”(主导产业+带贫合作社、1688产业带网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建立“145”产业扶贫工作机制,为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和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产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进一步促进全区产业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趋向务实、趋向精准、趋向长效、趋向持续。牛军平还讲到,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一直以来,我们紧盯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产业发展及结对帮扶等重点工作,我区坚定实施脱贫户“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摘帽“四不摘”要求,激发贫困地区及群众的脱贫攻坚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快全区脱贫攻坚步伐。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张宏旭说道,自脱贫攻坚开展来,琵琶镇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养”的原则,紧扣“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的脱贫产业发展思路,借鉴农村“三变”改革模式,狠抓脱贫产业培育,借助“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培育了一批能够助推贫困户产业增收的合作社,带动群众稳定脱贫增收,实现了由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下一步,我镇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产业类别整合力度,严格统一产品标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逐步借助合作社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中来。同时,我镇将充分发挥地域生态的资源优势,推进“把产品送到客人家门口”与“把客人吸引到自己家门口”的发展模式,借助毗邻裕河金丝猴保护区和与主城区半小时车程的位置特点,深入挖掘“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周末短途游”与“节假日短宿游”的旅游新框架。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在扶贫人物版块先后访谈了仁杰土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仁杰夫妇、廷飞梅花鹿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廷飞。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线心声版块高盛生态旅游观光园负责人高常鸣以及群众代表接收访谈。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在我家有宝版块区电商办主任李宗颖详细的介绍了琵琶镇特色产品绿壳土鸡蛋、梅花鹿系列产品以及武都四宝:“花椒姐”、“橄榄哥”、“蜜蜂妹”、“红芪弟”等特色产品。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节目录制现场,区文广旅体局通过镜头和银幕为全省、全国观众表演了以礼赞精准脱贫成效为主题的高山戏短剧《爸爸的生日》,《强娃快板》以及民族特色舞蹈《白马人》等文艺节目,展示了全区人民众志成城战贫困,信心满怀奔小康的良好精神风貌,为下一步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振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脱贫攻坚奔小康丨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栏目组走进琵琶实景录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