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今天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北方是腊月廿三,南方是腊月廿四

但无论是哪天过小年,

不变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年的期待~

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

赶紧收拾行装,准备回家过年吧!


小年是什么?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到底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俗话说,“小年”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为什么南昌过完小年天天是年?


南昌是腊月廿四过小年,南昌有句俗话“过了小年天天都是年”,这是南昌特有的风俗,全国只有南昌是这样过年的,尤其是南昌的新建区和南昌县最为盛行。传说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廿四后才陆续回家,家人都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过年”。


正因当年祖先抵家时间不同,导致现今南昌人“过年”的日子不同、时辰不一,腊月廿五、廿六、廿七、廿八都有“过年”的人家,有的是早上“过年”,有的中午“过年”,有的晚上“过年”。


小年习俗


“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灶神,本是因为万物有灵观念驱使以及对上古人发明火烧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来的神。《周礼》称“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才出现了人格化的灶神。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经“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过去,祭灶时都会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种麦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给灶王爷吃了以后,让他嘴巴甜一点,上天给玉皇大帝做报告时多言好事。但是毕竟灶王爷不是人,它不会真正吃糖,糖瓜也就最后落在了小孩的嘴里。


贴灶神画像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小年吃什么?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过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还有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山区多吃年糕和荞面。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吃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吃米饼: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年糕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农历小年又叫辞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爷上天上去汇报工作。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小年到了,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

欢迎和壹仔聊聊呗~

当然每年少不了支付宝集五福活动

虽然最终分得钱一年比一年少

去年壹仔好像才1块多


小年的习俗,南昌人还能否记起?


不过现在集福早已不是为了钱

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更是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