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亞迪不學吉利一樣收購合併其他公司?

藍莓汁423


研發方向與研發階段的差異

吉利汽車通過收購或入股知名品牌(或車企),其初衷應為期望以外國品牌提升吉利汽車的品牌與集團形象,這點無可厚非且收效非常理想。

比如通過從福特手中收購沃爾沃,兩方的合資為吉利汽車加上了“歐系車技術品質”的光環;其次收購蓮花路斯特跑車,這會為消費者形成一種吉利能造跑車則普通汽車必然不差的理解;再次收購SMART讓吉利搭上了梅賽德斯奔馳這條線,成為了梅奔的大股東也能讓吉利汽車更顯高級。

第二個目的則是通過合作汲取一定程度的技術共享,比如吉利博瑞博越繽越等車裝備的1.5T直列三缸發動機,在品質不值得淘汰的前提下掛上了“沃爾沃技術”的標籤,這臺低端機似乎也有些高端的味道。星越與領克等車裝備的2.0T發動機是沃爾沃的DriveE-T系列,對於缺少2.0T直噴增壓機的吉利汽車而言,現成且相對成熟的技術可以讓吉利節省很多研發成本,同時也能提升技術形象。

吉利汽車不斷的收購應正是出於這一目的,這對於在技術研發方面起步較晚,而且對於新能源領域基礎儲備不夠強的吉利而言,能夠將技術研發的主攻方向調整到新能源板塊是最理想的戰略規劃。畢竟未來屬於混動以及電動汽車,內燃機與傳統變速器技術只需要儲備足以平穩過渡的程度即可;也就是說吉利的收購與合資只是為了過渡,同時是為新能源技術成熟後,通過足夠大的品牌影響力以高起點在全新領域發力。


比亞迪汽車與吉利汽車的起點有極大差異,比亞迪在1995年成立之初主攻化學電源,至2003年已經在這一領域成為全球三甲;且業務範圍涉足的智能產品代工、礦業、光伏儲能、照明等各個領域均與汽車無關,但是這一企業不得不轉型汽車領域。因其化學電源(電池)與光伏儲能的發展相輔相成,發力光伏的基礎是低成本的儲能電池,想要降低電池的成本唯一的方式是裝車銷售,在創造一次價值後免費回收進行梯次利用,這就是比亞迪不得不造車的原因。

簡而言之比亞迪不是為了造車而造車,只是把汽車當做戰略規劃發展的工具;所以不論比亞迪起步的階段是不是燃油車主導的時代,該品牌都要為新能源汽車打下基礎。初期是依靠收購秦川汽車轉型,在通過逆向方式打造了幾款熱銷車的階段中不斷積累車輛的製造技術,待相對成熟後在2008年起隨即推出PHEV和EV汽車。

產品的特點非常突出,是電驅為核心讓汽車動起來,而電驅技術又正是比亞迪的拿手好戲,那麼比亞迪也就沒有了利用收購品牌方式汲取技術的剛需。

具備戰略發展眼光的車企有很多,能提前十年預測傳統能源的即將枯竭,能預感到汽車技術領域即將發生重大變革的車企不止比亞迪。其中有一知名度極高的車企有與比亞迪一樣敏銳的嗅覺,那就是吉利不惜重資入股的梅奔。

奔馳看中了比亞迪的發展潛力同時需要比亞迪的電驅技術,而比亞迪在2010年前後也需要提升品牌形象,並且需要優秀的底盤調校團隊,這兩點正是奔馳能夠與比亞迪等價交換技術的籌碼;於是則出現了“比本騰勢”,至此比亞迪也不需要其他品牌去提升影響力了。


總結:比亞迪汽車的技術發展針對性很強,其戰略規劃就像一組沙盤,確定了最終目標後不論中間的推演過程是否會出現問題,只要方向不變則最終的成功是必然的結果。在DM3.0/4.0T量產與儲備以及確定E平臺的投產後,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已經有領頭羊的地位。

且比亞迪外供平臺或總成已經一定程度轉型供應商,目前有奔馳騰勢、大眾奧迪、豐田汽車、北汽廣汽、長安長城等諸多知名車企與比亞迪有戰略合作關係,那麼這一企業還有什麼理由去模仿吉利以收購的方式去獲取一些東西呢?兩者的差異為比亞迪是有吸引力的磁石,吉利汽車的吸引力在於其資本;這就像演藝工作者和流量明星的區別,雖然都能獲得各自理想的結果,但是氣質並不同。




天和Auto


首先一點,二者確實不是同一體量的車企,吉利在規模和實力上確實更加強大,所以有足夠的資金完成併購擴容。再者,吉利更多傾向於燃油車市場,而比亞迪則是在新能源領域深耕,相對而言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造成領域的技術還是領先,所以也不太需要通過併購其他公司獲得技術。

比亞迪雖然沒有像吉利那樣收購其他公司,但它與其他車企的合作同樣也能促進自身的發展進步,比如和戴姆勒合資成立的騰勢性能源汽車品牌;另外豐田也與比亞迪合作成立公司進行新能源車型技術研發,這些都一樣可以讓比亞迪保持行業內的領先水平。

所以,“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車企的發展並非都要像吉利那樣靠併購來實現。


鮮知汽車


專業做電池,畢竟這是優勢 比亞迪現在的汽車差嗎 之前比現在長安吉利 是不差的 而且甚至在這個有點混合動力的這種非常厲害的,是非常厲害的。所以,他們現在自己研究產品應該來說非常非常的厲害,以後,我覺得可能會是一個市場的一個需求,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比亞迪。


科技新鮮聞


比亞迪不需要學別人 吉利 奇瑞 長城那些公司收購的目的是借勢借品牌影響力 並未借到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