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重回2900點,補缺行情還能持續多久


股市重回2900點,補缺行情還能持續多久

今天,隨便寫一點。

節後的A股一度流行短炒。周圍好多人躍躍欲試,炒醫藥、炒在線辦公及教育、炒雲計算及視頻等等,炒得不亦樂乎。

行情也配合。一下子,各路股神都“顯現”了。這個抓了漲停,那個也抓了漲停。

但是,好景不長。

股市重回2900點,補缺行情還能持續多久

2月10日(週一)盤面生變,醫藥、在線題材熄火。其實,上週五市場已露端倪,口罩題材已衝高回落了;個別在線辦公及教育題材,成交量和換手顯著放大,估計提前跑路資金不了。

對於短炒策略,資管君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未必行得通。

以醫藥為例,前些天當大家見識到y情蔓延時,看著一大批股票漲停,很自然地會認為醫藥股大有可為。但是,第一天醫藥股集體強勢的時候,大家應該沒能反應過來,第二天可能也沒有。大多數人應該是在第三天才反應過來的。於是,第三天買入,很快漲停,心裡很開心,也有成就感。

股市重回2900點,補缺行情還能持續多久

不過,當個人買入一隻已經連續2個漲停板的股票,又會拿多少資金或者倉位去博?如果只是拿出了10%的倉位,即便後面再有2個漲停,對自己的賬戶影響也是有限的。往往強勢演繹過後,漲得快,跌得也快。折騰來折騰去,又能賺多少。

所以,資管君覺得做股票也好,買基金也好,都要尋找市場上可持續的風口。風口題材一定是主流板塊,且可容納龐大的資金量,行情持續時間長。早在去年11月份,資管君就提出了跨年度三大主題:遊戲、新能源車、科技(業績未充分釋放部分)。

當時,看好遊戲是基於基本面在改善。一度受到政策限制的遊戲行業在去年底,又能獲得新產品審批了。另外,谷歌開始推雲遊戲,也給這個行業指引發展方向。如果只是因為這些,遊戲板塊整體10%+收益怕走到頭了。更大的機會其實在後頭。5G業務的推進,遊戲AR/VR應用給予了後續發展的想象空間。

當遊戲股取得了較為可觀的反彈收益之後,資管君心裡逐漸沒底了,覺得估值修復行情似乎差不多了,而5G應用帶來的業績釋放可能是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成行。但是,Y情的發生,又給予了遊戲股新的增長動力:當大家窩在家裡的時候,彼此都明白——遊戲股一季度業績同比高增長。

新車的上漲在預期當中。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資管君就認為未來一年市場最大的熱點是新能源車。其實,y情發生之後,無論是新車還是普通的汽車,短期銷量都是大幅下滑的。但是,特斯拉是個例外,銷售依然火爆,並在二級市場將它的A股產業鏈激活,並進一步帶動了新能源車股價高。​

2月10日上市的新能源汽車主題ETF(515700)上市首日上漲4.99%,成交達到了6.52億元。而正在募集的華夏新能源汽車ETF公告稱,提前結束募集。

越是不好的時候,市場越是會抱團,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大家都關注的好的資產中去。或許,2020年資金抱團的形勢還會加劇。

科技這兩天在調整,y情發生,開工延遲,業績會下滑。手機終端等產品銷量下滑,就連蘋果也不好。終端出貨量下降10%-15%,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影響可能是20%。消費電子的下跌可能還要持續一會兒。但是,後續反彈行情的爆發力應該也是很強的。

另外,曉資管看好新零售。以某超市舉個例子,過去幾年線上業務沒做起來,全靠線下,2019年淨利潤增約50%,但業績有隱憂。比如,開的很多mini店短期很難盈利。市場原本對它2020年增長不太樂觀,使得它的股價跌。

y情發生後,情況不一樣了。線上業務發力,mini店生意也好了起來。本來線上推廣要燒N年,這次節約了很多成本。股價這幾天雖有反應,但還有機會。

其實,一些白馬股的性價比逐漸在顯現。比如某家電龍頭15倍多一些的估值,依據預期收益,PEG小於1。股價調整的過程中,公司推出回購。據公告稱,2月10日,該公司回購接近193萬股,成交金額逾1億元,成交均價52.18元/股,略低於當日收盤價。

截至2月10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890.49點,距離2900點並不遠。最後資管君想說:倉位相對較重的,或許可以在保留優勢倉位的前提下,逢高適當減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