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相一材鉴泉之缺一不可”


话说“三相一材鉴泉之缺一不可”

古泉之鉴赏,莫不在于一个真字了得。

而真者,无非到代原铸矣。

而到代古泉,皆为一个古字,

古者,时间矣。时间长必生其锈,必包其浆,是为锈相。

故,锈之相,传统无不为鉴泉之先,

及至于锈老即真,几成通识。

正所谓锈老即真,不及其余矣。

然,实践证明,仅以锈一相定真伪,误认误断,何其之多。

此也因泉有真锈假锈之分,亦有重锈薄锈之别,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中,气候不同,水土有别,

南坑北坑,入土窖藏及至罐装,所出之锈相可谓千差万别。

故锈入骨与否,红斑绿锈如何,皆无定数。

薄锈者,锈不入骨、锈不老者,反是真泉矣。

故,锈老即真,反之为假者,皆为片面之旧说,有悖逻辑与实情。

君不见,古泉之史,真伪相行,官私二炉相鼓,此乃魔道相争之不二法门;

君不见,百十年前之伪赝臆品,入土后于今再见天日,其锈一样可嘉;

而若将新作随手掷于旮旯,二三十年取阅,一样有浆可包,有锈可染。

今之作假,无不着眼锈工,下足功夫,红斑绿锈,黑漆染古,真假莫辩。

故,锈相纯真,只能证明其老,而不能证明其官炉到代原铸之品矣,

何以?盖因为老为时间概念,百十年前伪作一样可成老相。

故,真必定老,然老却不等同真,真与老非同等概念,内涵有别矣。

此乃合乎辩证逻辑之理,故,锈浆之相,虽可定其老,然不可仅凭此定其真。


俗话说,人有人貌,物有物相。历代官炉原铸泉品,即有其真相,

此真相,是为铸相。

史上官炉,铸技工范不一,故其泉铸造之相,在于自然,而无人工之刻意,

其字廓深竣有度,鼓凸有范,恰到好处,穿轮干净利落,修整到位。

而官铸之品,又因其量产,材质之成本实为控制之要略,

故泉之厚薄必定有度,及至数炉之后,却见减重,或有粘连,此乃官泉之常态矣。

除同时期伪钱乱世者外,大凡泉之伪作皆为欺生骗藏,

故,伪作绝无官泉之量,且因欺藏而可叫卖高价,故可不言铸制成本。

君不见,钱体厚实,字廓纹饰异常高凸,笔划细而异常清晰,极具母相者,

贼伪不吝其材,唯装贵相,

此盖因为,母相之泉,可引人注目,可售高价矣。

故,除雕母真母之泉以外,铸品皆有自然铸相,皆有合理之厚薄与重量。

正所谓,铸相有不端者,亦有极为精整者,皆可小心鉴别之。

一言以蔽之,官泉原铸,自有其本色铸相。

而此本色自然之铸相,又难以言表,只能意会,见多方可成毒眼。

此又盖因为史长代多,炉工用材繁复,标定复杂而致使矣。

故,泉为铸品,而铸有铸相,铸相如之何乃鉴泉之又一机要,不可有失,不可无视。


中华古泉,书为其魂核。

书者,书体书意,可谓之书相,

故书相为鉴泉之要核,更不可弃之不顾。

历代本真官泉之书,形有风,字成格,风格统一,且有其别,几无做作生硬之态。

而贼伪之泉,既可偸真为范而铸伪;

亦可凭空臆造伪作;

还可依葫芦而画样,仿而作之。

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臆造伪仿,难免挂一漏万,

是故,凡伪作臆造,书意出错者又为最多。

其要么书体不合时代,要么书意不合当代当朝之风格。

此盖因为,中华书法,实为象形之字,笔划结构,复杂而细节甚多。

任一书家,同时书写一字,皆存不同之处矣。

伪仿者稍不留意,落笔无神,失力留痕,极难全面真切把握,留出破绽。

而官泉者,乃一次一蹴而就,无论其字美拙,皆乃一次自然书就,毫无做作之态。

其字形笔划,不经意之间,已然自成防伪之手矣。

试想,历史官钱出炉发行,新崭崭盖无锈可言,靠什么鉴别官私之炉或伪作?

无外乎,只能是依据书相并辅之以铸相二者加以识别,

书相者,一曰笔划力道,二曰流畅端美与否,三曰各年号钱独有之风格特征。

换言之,历朝历代之古泉,除用年号区别以外,皆是用书相及其风格的不同来区分,

故,书相乃古泉鉴赏之核心,盖因为汉字之象形天生防伪,若无视之必误判矣。

君不见,四字之中,有一字风格不合其它三字者,此改刻者多;

君不见,四字书体书意皆无时代之普遍风格,则存疑问,需深考之;

君不见,四字书意过于标准者,亦宜深探,谨防当今电脑字库用字伪制,以此欺生矣。

诸如此类,书体书意,即为书相,乃泉家鉴泉之基本法,功力所在,此为首要。

一些鉴泉者,从不顾及书相特征,实为本末倒置,

故,玩泉者,若习书法或略具书法鉴赏知识,实为最必要之基本功矣。


凡此种种,三相鉴泉,乃为统一,同行同随。

此乃鉴泉之根本所在,绝不可以因偏好或者心存侥幸而厚此薄彼!

历来误判者,无不因为顾此失彼,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致。

除此之外,则还有一鉴,是为材质之辩,

历代铸钱,主铸铜或铁,铜为主,青红黄,皆有历定,合者为真,

而历史背景,食货与基本的金融知识,特殊事件,等等,

皆可成为辅鉴之据,若全面用之,则其鉴之结论,合理而可靠矣。


注:三相一材鉴定,除了古泉之外,事实上还可引申用于其它古物,此不详表了。


话说“三相一材鉴泉之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