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疫情当前

总有一抹色彩让人心生温暖


总有一个瞬间让人心生感动
一股股暖流,一份份义举

一个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
化作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力量
让我们所有人相信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_

_

_

_

守护人、带头人、暖心人,汉川2799名防控队员争做“三种人"

_

_

_

_

_

_

_

_

_

_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1月26日,汉川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命令,组建527支防控驻村工作队派驻到全市各个村(社区)。


2月7日,市直单位再次增派97名党员干部参加乡镇留观点值守。


2799名防控队员始终践行初心使命,他们是铁的队伍,听党指挥、纪律严明;他们有铁的脊梁,不惧风险、勇挑重担;他们有铁汉柔情,服务群众,不胜不还。


争先恐后到一线,争当群众“守护人”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我去!”“我也去!”“算我一个”……在接到增派通知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黄国华在工作群里发布了信息,不到10分钟,13名青年党员、团员报名请战,经过党组研究,最终选派6名党员参战,其他同志作为预备队。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彭道明是一名刚从部队退役的党员,他积极争取,站到了仙女山街道西湖路社区防控一线。因为在城区没有宿舍,他需要从刘家隔到城里上岗。清早,他五点半钟开车到城区卡口外,然后步行4公里到小区防控点。家里人劝说他:“交通不方便,吃住没着落,能不能跟单位说说”。他坚定的说,“我是一名党员,这点困难算什么”。说服家人后,他搬到单位办公室住,睡沙发,吃方便面。


汉川银保监组党员李俊辉,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女儿刚刚临产,妻子因病住院,家里大小事务一大堆。他安顿好家务,主动报名到了一线。在仙女山街道国光村每天“连轴转”,他带领村干部分组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疫情信息,提示村民加强防护。手持体温枪,给每一位村民测试体温。他说,在关键时刻,党员要冲锋在前。


党员就要做榜样,勇当防疫“带头人”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老黄,请你们一家6口人到门口来量体温”,早晨8点,西江乡全胜村村民黄强国一家还在睡梦中,防控工作队员周耿和村干部用沙哑的喉咙,在门口开始喊起来了。


全胜村疫情防控工作队与乡卫生院密切沟通,建立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信息台账,每天2次给群众测量体温。工作队还积极联系汉川慈善总会、湖北志翔建设有限公司为全胜村捐赠口罩3000个。


寒风中、细雨下,一个个防控疫情卡口必须24小时坚守;小区内、村湾里,防控队员必须全天候开展巡逻。人手有限,任务繁重,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


市商务局驻开发区汉新村防控队员、党员王伟的孩子和母亲生病了,大家劝他回去看看。他说:“我联系过家里了,让妻子辛苦一下,防疫是最大的事,我是党员,必须坚守!”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永清坚持每天亲自带队,在经济开发区红星社区、汉正社区封堵的6个路口、8个小区开展宣传、排查、管控、督查等防疫工作,每天步行2万多步,确保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小喇叭、横幅、一封信……市烟草局党员防疫队工作在一线,利用各种接地气又实用的方法广泛宣传,让职工、居民群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增强防范意识。


为民服务解难题,乐当群众“暖心人”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张静、张军霞两名党员是汉川移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队队员,在市经济开发区九合村进行防控排查时,村民反映,很多家庭一个口罩都没有,防疫物资极度缺乏。他们立即发动自己的社会关系联系药店,找企业,先后联系了十几个地方,张军霞找到一名企业老板捐赠500只口罩,送到了村里。村支部书记薛石剑激动地说,你们在紧急关头,帮我们村民解决了大问题。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春是派驻到田二河镇的20个工作队中的一员。防疫战打响后,田二河镇关闭了全镇超市、菜市场、门店,尽最大可能隔断病毒传播渠道。


起初村民都不理解,李新春和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启穿着“红背心”、佩戴“红袖章”、带上“小喇叭”挨家挨户上门,防疫知识、省市政策反复讲,258户全部上门宣传,村民们听从劝阻呆在了家里,但是生活物资缺乏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为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李新春和村书记商量,积极协调,由村里安排专车到超市集中采购,然后运回村里,当天就发放到农户手中。


两年多的驻村经历,市农业农村局驻马鞍乡养鱼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刘进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转为防控工作队后,他迅速召集村干部了解情况,部署任务,安排人员设卡值守。但是刘进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村里贫困户吴梅芳,老人有75岁,因患冠心病经常会去市二医院住院。疫情爆发后,医院没有多的床位,也害怕交叉感染,只能在家吃药静养。于是,从防控一线下来,刘进每天都会去看望老人。他对老人说,“别怕,我每天都来看你,一定要安心养病。”


2月5日,麻河镇凉亭村党员群众自发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爱心捐赠活动。“驻凉亭村两年了,也是缘分吧,我们早已把自己当作凉亭人了。”麻河镇经济发展办主任王重喜、市驻凉亭工作队成员王梦达、柳涛主动通过微信捐款1200元。“为了村里平安度疫,我捐一千元。”在孝感做家电生意的村民刘江江献出了爱心。


在党员干部带动下,不到两天时间,村民们自发捐款1.31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很快1吨消毒液、6000个口罩也分发给了村民。村民们积极报名当志愿者,防控队员和村民们的心团结得更紧了。

_

_

_

_

小小的板凳承载着爱与守望

_

_

_

_

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

将无数的一线工作者和家人阻隔开来。

在安陆市碧涢路的一栋楼栋里,

一张普通的小板凳成为一家三代温暖的守望。

_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2月7号,安陆市普爱医院院感办工作人员郭薇下班后回到娘家的小院,一张小板凳早已放在那。凳子上是父母为她准备的晚饭和换洗的衣物。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仅是一楼之隔,郭薇却是10多天未能抱一抱女儿,一家三口只能在阳台上相互挥手,彼此加油。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疫情发生后,安陆市普爱医院全院进入战时状态,身为院感办工作人员的郭薇,从事着传染病宣传、数据采集、废弃医疗物处理等工作。抗疫一开始,郭薇就知道这是一场医务人物与病魔抗争的恶战。去年腊月二十八,郭薇就将女儿送去外婆家,从这一天开始,一家三代只能隔楼相望。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深知女儿抗疫任务沉重,又必须做好居家隔离,心疼女儿的郭微妈妈就想出了用小板凳传递物品的办法。

【暖心故事(十)】抗击疫情,有你不知道的暖心故事!

疫情面前,

为了大家的安康,

无数党员干部、志愿者医务工作者逆行,

冲锋在抗疫一线,

千万个家庭坚守后方默默支持。

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度时艰,

他们一起奋战在一线,

只为春暖花开,

共赏美景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