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現在重點佈局哪些產業?有哪些成果?

常州外來戶


常州十大產業鏈

智能數控和機器人產業鏈

智能電網產業鏈

通用航空產業鏈

新光源產業鏈

新醫藥產業鏈

碳材料產業鏈

太陽能光伏產業鏈

農機和工程機械產業鏈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

軌道交通產業鏈

智能數控和機器人產業鏈

常州作為蘇南模式發祥地,產業基礎雄厚,大力推進“五新三高兩智能”產業升級,構建“一核兩區三園多基地”的佈局。以常州高新區和武進高新區兩大園區為主導,配以全市零星布點的新興產業集群,推動常州產業人群向高素質轉變。

作為全市創新之核的常州科教城正加快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高職教育和國際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常州高新區與武進高新區兩大國家高新區正加快步伐邁入全國高新區先進行列。西太湖科技產業園、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溧陽)、華羅庚科技產業園(金壇)三大園區正打造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新高地。




小尛惡魔


杜牧在《江南春》裡寫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裡描寫的江南就是常州郊外美景。常州位處“蘇錫常”都市圈內,打造江浙中軸樞紐城市、區域創新中心和智造基地,建設和諧宜居的幸福城市和更富文化魅力的江南水鄉。

常州“升級版”的十大產業鏈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及生物技術、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節能環保、智能製造裝備、智能電網。其中,高鐵、航母等 " 大國重器 " 中頻頻閃現 " 常州元素 ",湧現出 200 多個行業 " 隱形冠軍 ",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以石墨烯和碳纖維為代表的新材料等產業實現重大突破,光伏產業綜合實力國際領先,“一核兩區多元”的區域創新總體佈局不斷完善。

根據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產業發展目標為優化產業佈局,引導資源配置,推動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特色化發展。

總體來看,常州市主要以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為主力, 工業基礎積澱厚實,先進製造業在全球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在成果方面已形成了以機械、紡織、化工、冶金、和電子等產業為支柱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服務業發展迅速,各級金融機構著力強化風險管理,旅遊產業的投入加大,在華東地區已有較大的知名度及吸引力。

根據十三五規劃指引,常州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產城融合發展、可持續發展、全方位開放、民生共建共享五大戰略,提升“創新創業城、現代產業城、生態宜居城、和諧幸福城”發展水平,堅持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智能製造名城、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內領先的產城融合示範區,基本建成具有突出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常州重點產業創新能力讓人震撼,常州不同尋常,未來已來,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