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份讓企業HR看了以後不會淘汰的簡歷?

有職者事竟成


簡歷這個東西我談談我的觀點,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分量的內容,這個要麼是你的業績,要麼就是你的證書,我在電力設計行業中,自己本身有註冊岩土工程師執業資格和二級結構工程師,業績有大量的項目管理經驗,我相信這也就是用人單位最關心的問題


阿貝爾的淚


『職同心合』為您答疑解惑,如何設計一份讓企業HR看了以後不會淘汰的簡歷?簡歷是求職者打開面試之門的一把“金鑰匙”,而意向崗位就猶如一把鎖,如果簡歷這把鑰匙正好與意向崗位的鎖孔匹配,就肯定能打開崗位這把鎖。

想要設計一份讓HR看了以後不會淘汰的簡歷,就先要了解什麼是“個人簡歷”這個概念。

個人簡歷是求職者給招聘單位發送的一份簡要介紹,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政治面貌、學歷、聯繫方式,以及自我評價、工作經歷、學習經歷、榮譽與成就、求職願望、對這份工作的簡要理解等等。

“簡歷簡歷”,就是以簡潔,突出重點為最佳標準。想要製作一份被HR看了以後不會淘汰的簡歷,就要站在HR的角度上來進行簡歷的設計。

很多求職者在設計簡歷的時候,一般會存在以下5個問題:

第一,篇幅過長,內容沉餘。簡歷一般1-2頁即可,HR審閱簡歷一般是掃描式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仔細研讀。
第二,信息比重失調,無法突出個人特色。在HR掃描式的審閱下,無特色的簡歷就會被秒慮掉。

第三,邏輯混亂,層次不分明。HR看到一堆文字,是沒有耐心繼續閱讀下去的。
第四,簡歷設計沒有針對性,千篇一律。簡歷比較普通,或與其他人的相似度較高,是不會吸引HR眼球的。
第五,定性描述過多,數據化支撐幾乎沒有。定性描述一般說服力不強,如果能加上一些過去業績的數據化描述,邏輯支撐和說服力能更強一些。

分析了以上簡歷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我將針對如何設計一份讓企業HR看了以後不會淘汰的簡歷?這個問題出發,進行詳細的邏輯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求職者。

一、HR是如何進行簡歷篩選的?

1.以“秒”為時間單位進行簡歷篩選

很多求職者可能不知道,企業的HR在招聘的繁忙季,每天都會面對成百上千份簡歷,他們的時間是非常的緊迫的,HR是不可能對每一份簡歷都進行仔細研讀的,一份簡歷最快的閱讀時間就1秒鐘,最慢的也不會超過1分鐘。

在這種快速的閱讀之下,如果你的簡歷雜亂無章,邏輯不清,沒有亮點,瞬間就會被HR淘汰掉,就再也沒有機會重新進入HR的視野之內。

2.簡歷分檔篩選

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一般也就設置2個檔次,合格檔與不合格檔,再細分一點,最多3個檔次,合格檔,備用檔,不合格檔。

如果你運氣不好,遇到只設置了2個簡歷篩選檔次的HR,那麼你的簡歷被篩選上和被淘汰的概率都是50%;如果有幸遇上設置了3個簡歷篩選檔次的HR,那麼,你的簡歷被直接淘汰的概率就是33%,被篩選上的概率就會達到67%。

當然,無論HR設置了2個篩選檔次,還是3個篩選檔次,你的簡歷如果比較low的話,即使設置十個檔次也是不會被篩選上的。

3.簡歷內容的審視

除過年齡,性別,體重,身高,教育背景等一些固定性的內容信息外,HR在簡歷篩選時,一般會先快速的審視簡歷中的這些內容:

(1)工作經歷

HR在瀏覽工作經歷時,主要看的是求職者工作經歷中與企業所要招聘崗位比較匹配的職位,如果求職者的工作經歷中與企業所要招聘崗位重合率較高,或者求職者在多家公司從事的都是與企業所要招聘崗位相似的崗位,那麼,HR就會著重的多看這樣的簡歷幾眼,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就會篩選通過。

這就要求作為求職者的你,在簡歷設計時,應該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儘量將自己曾經從事過的與擬聘企業崗位相似的工作經歷填寫上。

(2)工作的連貫性

站在企業的角度,肯定是要招聘到比較穩定和忠誠的人,如果你在設計簡歷時,不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工作經歷的填寫,HR在快速的審閱簡歷時,極容易將你的工作經歷看成有空檔期。

這是我在審閱簡歷時發現的問題,有些求職者明明工作的時間都比較連貫,在填寫簡歷時,不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填寫,而是想起那個工作經歷就填那個,導致HR快速瀏覽簡歷時,一個不注意就會誤認為他們的工作有空檔期,從而將他們歸類到不合格簡歷一欄中。

(3)培訓經歷

HR在篩選簡歷時,也比較看重求職者的培訓經歷,因為他們認為你參與過的培訓可以反映出2方面的問題:

  • 第一,說明你之前的公司管理上比較正規,很重視員工的成長。HR就會由此得出你的綜合素質不會太差。

  • 第二,從培訓經歷能夠看出你對某一個崗位的忠誠度。如果你自始至終參加的培訓都是與工作崗位密切相關的,HR會認為你非常的青睞目前所做的崗位工作;如果看到你培訓經歷中的培訓科目繁多的話,HR就會由此得出你可能對目前的崗位不是很感興趣,可能尋機在轉崗。

所以,培訓經歷中最好填寫與申請職位密切的培訓科目。

(4)內容邏輯

如果HR發現你的簡歷毫無章法,語言邏輯表述混亂,層次不清,錯別字滿篇,HR就此也會認為你個人的工作思維邏輯肯定是混亂的,他會毫不猶豫的將你的簡歷淘汰掉。

在我審閱過的簡歷中,那些優秀的簡歷都具備這樣的特徵,語言精練,邏輯清晰,結構分明,讓人一眼看過去有一種“眉清目秀”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就會將這種簡歷歸類為優質的簡歷。

(5)薪資要求

作為求職者的我們,找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獲得理想中的薪資待遇,在期望薪資這一塊兒,我覺得還是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進行一個合理的書寫,否則,簡歷的其他方面都很好,可能會因為期望薪資過高而被HR過濾掉。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原因是這樣的,因為每一個企業的崗位都會有一個薪資框架,明確了崗位的薪資構成,以及最高薪資是多少,最低薪資是多少,HR雖然負責招聘,負責薪資談判,但是他是沒有權利改變公司的薪資框架的,如果你的期望薪資太過於離譜,企業達不到的話,HR也就只能忍痛割愛了。

(6)目標職位

很多求職者可能只設計了一個模板的求職者簡歷,利用的是“廣撒網”的求職策略,在目標職位一欄中會寫很多意向的崗位。

這在HR看來,求職者注重職業發展的廣度,而不注重職業發展的深度,說明求職者的職業目標不清晰,可能還處在職業的摸索期,這樣的話,穩定性和專注度就不夠。HR一般在面對這種簡歷時,也是會歸置到不合格簡歷中的。

(7)自我評價

很多優秀企業的優秀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會特別留意求職者簡歷中自我評價這一欄,因為在自我評價這一欄,HR看到的不僅僅是求職者美化自我的內容,還能夠通過自我評價獲取以下內容信息:

①求職者的邏輯條理是否清晰

邏輯條理清晰的自我評價一般不是長篇大論,也不是一段文字,而是採用序號進行標註表達的,這樣的自我評價HR才最愛看。

②求職者最值得驕傲的工作經歷

作為求職者,如果能夠在自我評價中將自己曾經最出色的經歷寫出來,HR會認為這是你的優勢面,會注意看你的優勢面和你申請的職位是否匹配。

③從最突出的優勢面反觀弱勢面

我覺得求職者在自我評價中最好不要寫自己“工作踏實認真,為人老實本分”,因為這樣寫的話,HR利用逆向思維會推斷出你不善於人際溝通,靈活應變能力也可能比較差。

【小結】:

如果在設計簡歷的時候,求職人員能夠換位思考,站在企業HR的思維角度上去進行一系列的簡歷設計思考,簡歷淘汰的概率就會降低很多。


二、簡歷設計時,求職者的核心關注點在哪裡?

求職者在設計簡歷時,要想抓住簡歷設計的核心點,還必須要站在企業HR的角度上來進行思考,我們要思考HR在篩選簡歷時,都會看重簡歷的什麼,HR多看重的就是簡歷設計的核心關注點。

一般情況下,HR會關注簡歷的這些方面:

1.關注崗位“匹配性”

由於企業肯定是要招聘到適合自己崗位的人才,他首先關注的就是求職者是否和申請的崗位匹配,如果匹配度較高,肯定會歸為合格檔的簡歷。

所以,求職者在向自己意向的企業投遞簡歷時,一定要將那些與意向企業崗位匹配度不是很高的信息刪減掉,儘量將自己曾經工作經歷中與意向企業崗位匹配性較高的信息填寫上去。

2.關注工作“穩定性”

企業在招聘時都喜歡那些能夠在一家企業幹3年以上的求職者,可能有些求職者以前做的工作比較特殊,屬於季節性的,或者兼職類的工作,每一份工作的工作時間都不是很長。我建議在簡歷設計時,最好能夠備註一下,讓HR明確你並不是不想長期的幹一份工作,而只是工作性質影響了工作時長。

還有,我在前邊的內容中說過,在書寫工作經歷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工作的時間先後順序去填寫,不要想起那個寫那個,這樣勢必會讓工作經歷的時間混亂,HR在快速瀏覽簡歷時,可能會無人為你職業空檔期較是一個不穩定的人。

3.關注“求職動機”

一般來說,想要在簡歷中分析出求職者的求職動機還是比較困難的,HR在快速的篩選簡歷時,也不會過多的去思考,如果我們在設計簡歷時,能夠明確的體現出來自己的求職動機,這無疑會讓HR眼前一亮,多關注以下我們的簡歷,降低簡歷的被淘汰概率。

比如,有些聰明的求職者,會通過職業規劃明確的表明自己的求職動機。

4.關注簡歷“邏輯性”

簡歷的結構設計和內容填寫,關乎著簡歷的邏輯性。一般情況下,簡歷的結構呈現以下順序:

(1)個人基本信息

(2)工作經歷

(3)教育及培訓經歷

(4)技能、特長與愛好

(5)獲獎或所獲證書情況

(6)項目經歷

(7)自我評價

設計簡歷時,以上7點是簡歷的整體結構,簡歷的整體結構就好比骨架,骨架搭建好以後,就要填充內容,內容是簡歷的靈魂之所在。求職者一定要注意前後的一致性和邏輯性。

【小結】:

在設計簡歷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想一想如果你是企業的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更注重簡歷的哪些方面,只有明白了和這個道理,才能夠設計出比較符合申請企業崗位的簡歷。

三、如何設計一份不會輕易被HR淘汰的簡歷?

1.真實性

HR是非常的忌諱簡歷造假的,即使你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亮點,也不要在簡歷中捏造亮點。一旦簡歷篩選通過,捏造的亮點在面試時露餡兒,你將會被企業打入黑名單,永不錄用,並且還會因此影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

2.針對性

由於每一個企業的崗位需求都不盡相同,求職者千萬不要“一份簡歷走江湖”,而是要根據意向企業的崗位要求,以及企業的特點進行簡歷的設計。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簡歷才具有針對性,能夠容易被HR所青睞。

3.價值性

“簡歷”顧名思義,就是要用最簡練的語言表現出個人的價值,在簡歷的描述中切忌用定性或感性的語言來進行描述,最好能夠將自己過去的工作績效和本身擁有的價值通過量化描述表現出來。

比如,你曾經開發了多少客戶,年銷售業績達到多少萬元,參加了多少項目,並且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再者,最好將自己成功的經歷寫出來。比如,曾經在某個公司完成了一個特別難的項目。在簡歷的設計中,根據申請崗位的特點和要求,將自己獨有的成功經歷一定要表現出來。

4.邏輯性

在簡歷的文字描述上,一定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技巧和邏輯性,千萬不可出現語句不通順,前後內容矛盾的情況。

比如,在教育經歷和工作經歷的時間順序上,可以採用倒序,也可以採用順序的方式。在自我評價中可以利用序號將每一層的意思分隔開,這樣HR在瀏覽簡歷時就顯得比較清晰。

5.格式規範

我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不會設計求職簡歷,一般都是在網上去進行下載,網上的簡歷只是上傳者上傳的適合自己格式的簡歷,並不一定真正的適合你自己。

我個人建議,網上的簡歷做一個參考就行,還是要自己親自動手去設計,因為只有自己對自己最瞭解,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優勢需要展示,那些之於申請崗位是沒有價值的。

6.照片要職業化

在設計簡歷的時候最好能夠附上自己的職業化照片,你要相信,企業的HR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會憑藉你的相貌,對你做出一些主觀性的評判。

在附照片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生活照,或者大頭貼附上去,而是要附上自己職業照,最好是按照證件照的要求去貼照片。

【小結】:

作為求職者在設計簡歷時,心一定要誠,要做到實事求是。根據不同的企業,設計與企業崗位相匹配的簡歷。只有這樣,你的簡歷才能夠從眾多的簡歷中脫穎而出,獲得面試的機會。

【結束語】:
簡歷是求職者打開面試之門的金鑰匙,求職者在設計簡歷時,首先,需要了解HR是如何篩選簡歷的。其次,要思考清楚簡歷設計的核心要點是什麼。最後,要根據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設計一份適合企業的崗位需求的簡歷。

職同心合


我是一名設計行業從業者,跟好多HR聊過他們對應聘者簡歷的看法,現總結一下與你分享,首先建議自己設計簡歷版面,不要一味的用word固定版式:

1.一方面是有些設計公司很注重這一點的,如果你是設計行業從業者,用的word編輯的那種,他會問你怎麼不自己設計一下,這樣的話第一印象會大打折扣,所以最好自己設計一下版面排版等,體現自己的設計能力,另一方面自己設計的版面可能區別於其他同類應聘者,可以給你加分。

2.自己設計的簡歷可以包含簡歷封面、個人簡介、作品集三部分。

①封面設計一定要美觀簡潔,附上自己的名字、聯繫方式、應聘崗位等信息,讓人一眼就能很清楚地看到。

②到個人簡介部分粘貼的自己照片最好稍微正式一點,別弄太誇張的大頭照之類的,需要把自己的詳細信息表達清楚,完後包含教育經歷、工作經歷以及一些培訓經歷等。教育這塊現在都比較看中學歷,以及你哪個學校畢業的,具體學的啥專業,與應聘的崗位是否相匹配;工作經歷HR看的也比較多,他們會綜合評判你之前所從事的行業及崗位,另外工作經歷這些要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可以的話大致表述一下為什麼離職,這個他們也都比較關心;培訓經歷有的話可以加上,加上一些培訓經歷會讓他們對你的專業技能更加認可,大多數HR認為特意培訓過相對比沒有培訓過的人專業技能更突出一些;

個人簡介部分要特別強調一下自己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對自己的自我綜合評價,自己到底會哪些東西,到公司以後能幹啥,能給公司帶來什麼實際收益。

③作品集最好能全面體現你的各種專業技能,比如你如果室內設計行業,要有CAD圖紙、3D效果圖、PS修的、草圖建模的等等,儘量把你的能力全面展示給HR,好讓她對你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對你的能力有一個全面的評估。

另外簡歷設計可以在一些設計網站上搜索參考看一下,有很多都是可以借鑑學習的,以上回答有沒表達清楚的你可以提出疑問我再給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在理想職業的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二毛夫人


新的一年開始後很多公司為了業務的正常開展都準備開始招人,我們也不例外。前兩天負責招聘的同事和用人部門溝通後貼出了幾則招聘信息,沒過多久同事們的郵箱就陸陸續續的收到很多求職者發來的簡歷。在大致瀏覽了一番之後,我發現竟然找不到一份可以讓我產生溝通慾望的簡歷,究其原因是趟在我郵箱的那些簡歷都不合格。

<strong>經過分析後我發現那些不合格簡歷都有幾個通病:

1、簡歷信息冗餘、重點不突出

打開簡歷看了半天,並沒有找到任何重點信息,項目經驗和工作經驗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給別人的感覺是簡歷上的這個人好像什麼事情都做,看起來很全能,但是好像又是什麼都不通,只停留在表層。

借用《紅樓夢》中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2、成績泛泛,沒有經典案例支撐

好多人的簡歷上只是單純的列舉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但是並不能讓HR通過STAR法則看到他的個人成績。

所謂的STAR法則就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簡單易懂的表達就是一個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了哪些任務,通過什麼方案和行動得到哪些可見的結果。而這在大部分人的簡歷是體現不出來的。

3、崗位匹配度太低,可遷移能力比較弱

通過“知願能”模型,我發現很多人的工作經驗與崗位的匹配度、個人特質與工作崗位的匹配度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個人能力和項目經驗在自己投遞的崗位上基本發揮不出任何優勢。

一個工作多年的HR,過目的簡歷自然不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很多簡歷寫得密密麻麻,認真讀完後卻挖掘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那種心情是相當崩潰的。所以當你在寫簡歷之前,首先得先知道HR是怎麼看待一份簡歷的內容?

HR一般會把簡歷中的內容,分為五個檔次,有效性逐級遞減:價值 > 業績 > 能力 > 知識 >自我評價。而這五個檔次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價值——候選人隱藏哪些待挖掘的資源

業績——做成功過哪些經典案例

能力——能解決哪些問題,

知識——自我學習的驅動力,

評價——自我定位和認知,

大多數人的簡歷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的問題,那是因為他們始終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展現自己,沒能角色轉換一下從招聘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簡歷。

其實寫簡歷就好比是做產品,做產品時我們要考慮受眾群體、用戶場景、用戶需求、產品的核心價值、產品被用戶使用的時長等等因素,那麼寫簡歷時我們也可以用產品思維這樣思考:簡歷給誰看、在什麼場合下看簡歷、瀏覽簡歷的時間有多長、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一、簡歷給誰看

通常情況下,至少會有三個人會看簡歷,分別是負責招聘的HR,直屬領導和部門領導。求職者在招聘網站投出去的簡歷,一般會先進HR的郵箱,然後經過HR篩選後,再將簡歷流轉到用人部門的直屬領導那裡做二審。如果當前這個人比較符合預期才會打電話邀約面試。一面二面過了後部門領導才會參與進來做最終選擇。在做簡歷篩選的過程中不同的人看簡歷時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

01 HR對於簡歷的關注點

在平時招聘的過程中影響HR是否會給一個求職者面試機會一般有三個因素:①.基本信息;②.教育背景;③.工作/項目經歷,缺一不可。

基本信息

HR對候選人進行條件匹配是就是基於基本信息進行的。我們打開招聘網站會發現每個公司在招人時,都會開出一些條件,比如最低學歷、最低工作年限、工作成績等等,而這些條件往往是HR在招聘過程中直接篩選的一些關鍵詞。沒有完善的基本信息讓很多人在第一輪篩選的過程中就被刷掉了。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公司找一個設計師,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平面和插畫,工作地點是北京。HR 呢要在你的簡歷裡面要看到: 設計,平面、插畫,北京 這幾個關鍵詞你就完成了第一輪篩選,如果你簡歷裡面沒有點出或者缺失這幾個關鍵詞HR 當然就看不到啦,怎麼會有面試通知呢?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包含的內容其實很多,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如果寫起來的的話估計得幾頁紙才能寫完,但是HR關心的內容其實並沒有那麼多。HR一般關注四點:畢業院校、時間、學歷、專業,這四點相當於硬性條件,不達標的自然也會被刷掉。所以在簡歷中必須做到簡明扼要的突出這四點。

工作/項目經歷,

對於HR來說,工作/項目經歷其實是考察候選人的軟性條件和崗位的匹配度。HR希望看到你能將上一份工作中的能力積累和項目經驗轉移運用到新的工作中的。比如:你上份工作中擔任的是管理的角色,那麼HR基本可以根據工作職責的陳述,所負責的項目來判斷你未來可以勝任多大的工作強度、以及能管理於多大體量的團隊;服務多大體量的業務。

02 直屬領導和部門領導看簡歷關注的點

領導一般是直接負責項目開展的,他們需要“即插即用”型員工。所以他們更加關注你簡歷上寫的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從而判斷你是否和當前的項目匹配,然後通過你所寫的個人成績判斷你的個人能力是否達標。

當然在真實的招聘過程中,能遇到和自己公司完美匹配的簡歷和人才是不太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候選人有通用的方法論或者自己獨特的能力,領導也是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你展開深度交流的。

那麼很多人就問了,什麼是通用的能力呢?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做運營的,那麼你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該總結出一些關於活動設計的底層邏輯,比如如何利用價格區間和數據區間來觸發用戶的損失規避心理,利用價格錨點來引導用戶做出付費決策等等。這些能力可同時遷移到線上、線下,或者做其他產品的市場化運營依然是可行的。

總之,由於面對不同的人關注的點不同,而簡歷上展示空間又很有限,因此跟應聘崗位關係不大的內容要放棄。我們在寫簡歷的時候就要做到重要信息重點突出,要明白:哪些內容該強調,哪些內容可以做減法去掉,做到信息合理取捨,才能將信息冗餘的問題解決掉。

二、簡歷會在什麼場合下被查看

HR為了能招到一個優秀的人,可能會隨時隨地的翻翻招聘網站,看看自己的郵箱。有人會在辦公室、有人會在上下班的路上、有人會在家中,總之場景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同時在不同的場景下,看簡歷使用的工具也不一樣,有人用手機看、有人用電腦看。在這個時候一份簡歷能在各種情況下正常打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發送給HR的簡歷最好是word版本和PDF版本的。

這並不是強制要求,只是這兩種版本能夠基本保證在各個設備中正常瀏覽,不至於你的辛辛苦苦寫的簡歷還沒被人看到你就被淘汰了。

除了注意文件的格式外,投遞簡歷的時間也會非常重要的,根據一些招聘網站的大數據顯示,每天早晨8點到10點,下午的1點到3點是刷簡歷的高峰時間段。週五下午和週一上午,週末兩日刷簡歷的頻率比較低。因為大多數企業會流行在週一或者週五的上下午舉行例會,而HR也是參會的主要人員之一。這個時間段投遞出的簡歷會直接被後來的簡歷壓在郵箱的底部,要想重見天日就非常難。

三、簡歷會被瀏覽多長時間

曾經有一個團隊在人才市場上做過一個課題調查:HR看一份簡歷要多長時間?最後的結果是平均20秒,有的最快“1秒”。

他們的測試是這樣做的,測試員才來人才市場的某個招聘窗口面前,掐著秒錶統計了10位面試者從交上簡歷到離開座位的時間。其中在30秒之內結束的有6人,還沒到10秒就結束的有3人。其中最快的一位HR僅僅花了1秒的時間——應聘者邊在座位上坐下邊遞上簡歷,HR只瞄了一眼就找到了重點,應聘者是本三,不在招錄範圍內,簡歷幾乎還沒被移到HR眼前就被重新遞了回來,應聘者只能起身換下一位。

在一些崗位的招聘中中,HR“秒退”這些簡歷理由也非常明確,學校不符合要求,不是本地戶籍以及專業不對口等等

總之HR在一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長,除非這個簡歷有非常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他們還會願意花一點時間,通常一般在20秒之內就能基本找齊自己所需要的“點”。

四、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

在平時的招聘中,篩選簡歷也好面試也罷,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很多求職者找工作時雖然十分明確自己的訴求是什麼,比如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需要什麼樣的工作,自己想進入那個行業的哪個公司、但最後他們依舊會忽略一個很重要問題:“這個公司到底在招聘什麼樣的人?我到底是不是那個合適的人?”

這兩個問題是撰寫簡歷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大多數的人找工作肯定沒有準備多份簡歷。經常是寫好一份就海投,做全面撒網重點捕撈的準備。其實只要稍微對公司寫的招聘簡章做一下研究你就會發現,公司標榜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最後都可以轉化到:“公司要求你要會什麼?”“公司希望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上。

“你要會什麼”這個問題無非就是專業技能、做過什麼項目等等比較客觀的內容。而“公司希望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比較開放,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落實到紙面上終歸還是有答案的。

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於1973年正式提出一個詞——“勝任力”。它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深層次特徵。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並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徵。但有的學者從更廣泛的角度定義勝任力.認為勝任力包括職業、行為和戰略綜合3個維度。

所以在簡歷中我們需要體現出個人職業的穩定性、行為的上進性、格局的高瞻性,通過多個維度打造自我形象。所有的公司都希望招聘到一個穩定、技術好、和公司的企業文化貼合的人。從這些角度去切入對工作內容和職業技能的展示才能將你與其他競爭者區分開。

五、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寫簡歷的時候,我們明白價值的體現是決定你能否被邀約面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體現方式通常就在自我評價中去陳述。

我們要像做產品一樣,找準自己的定位,選擇好自己的發展方向,思考自己的優劣勢。在這個自我定位的過程中首先你應該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表達自己是如何將時間、資產、人脈這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做短期和長期的規劃的。根據自己的方向和期望的崗位要求,針對性地寫自己的個人介紹。

只有將自我成長的邏輯清楚的表達給HR,這樣才能讓別人看到你不管對於技術也好,運營也好,還是其他方面有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人對事有自己的溝通方法和執行方案。選擇你對於公司來說用工風險和培養成本風險會小很多。所以說利用自己的核心價值去打造個人品牌比你套模板寫一份標準化的簡歷簡單有效的多。

總結:

寫簡歷對每個求職者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思考和雕琢。一份優秀的簡歷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不斷的補充和完善,最後達到每句話每個字都足夠精簡凝練,都能準確陳述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一份優秀的簡歷雖然不能說明這個人優秀,但是優秀的人,簡歷必然不會差。願每個人都能學會運用產品思維去思考問題,展現自我的價值,遠離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我是【職說筆記】,聚焦求職面試、職場關係、勞資糾紛。關注我,遠離職場困擾。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

職說筆記


就我個人面試一些前來我們公司應聘的經驗來說,主要是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簡歷需要包含封面、個人簡介、作品集或工作經驗證明、獲獎或其它專業證書、其它能證明專能力或個人能力的有效文本等,封底。第二,個人形象照儘量真實不能過於藝術化處理。第三,專業技能及學校所學的主要專業課程、自己強項技能需要描述清楚。第四,自己的工作經驗或參賽經驗、其它實踐經驗描述清楚。第五、對於勝任的崗位及工作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描述。第六,簡歷一定要裝訂成冊,有條件的最好是印刷精裝版。最後如果自己親自拿簡歷去應聘,一定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穿著及言行舉止。


雅苑景觀庭院


我經營公司在,面試過很多人,也和公司的hr總監溝通過,每一次貼出招聘廣告收到的簡歷都是海量的,首先對於hr來講能夠入眼是最主要的,有幾下幾點請你關注:

1.一定要符合招聘的需求,要對口。特別是你上一份工作的崗位,一定要和應聘的崗位具有強相關性。

2.前面的幾句話的概述特別重要,因為實際上HR不會有太多時間去瀏覽每一份簡歷,主要先看頭幾句話,亮點一定要寫在前面,比如你最有優勢的幾個部分和職業概述一定要在開篇的最上面體現出來。

3.簡歷不要篇幅太長,儘量精精煉一些,一頁只能搞定。

4.排版清晰,清晰整潔的排版會加分的。

5.不要有錯字。

6.只寫客觀的東西,不要加主觀的評價。客觀寫,你在哪工作?多長時間?擔任什麼崗位?經歷過什麼項目?真正吸引僱主的是他能看見那些關心的和他業務有關的名詞,比如競爭對手的公司名字,或者是一個很紅的項目。你的評價,其他人對你的評價都不重要。


贊聚優世


我覺的設計一份好簡歷,首先你要把字體大小型號格把控好,排版字體間距合適,一級二級標題明確,正文書寫要語句簡練,清晰明瞭。

簡歷封面最好是自己去設計,(如果自己不會設計在網上找個好看點圖當封面,這樣可以看出你做事認真,不隨意)如果是應騁平面設計,封面很重要,你的封面設計越有創意,設計感強,去面試時拿給企業公司面試官越有優勢。去企業面試都會看簡歷,而簡歷是給公司的第一個參考和入職要求。

簡歷中的內容不能過份誇大自己的能力,要跟據自己情況去認真填寫。簡歷加封面最好不要超過3頁。

因為許多公司招聘員工看簡歷頁數內容太多會很繁瑣,投入的時間精力也大,所以簡歷一定要精簡。





YF小飛66


大約分幾步

1、組織好你的經歷。

2、給你的成長經歷分類。

3、簡歷排版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毀滅你。

字體一定要舒服,儘量用微軟黑和宋體。

過多的字體、顏色會分散HR注意力。

4、內容是決定未來的能力。

清晰的表達的過去的工作經歷。

比如:設計師

■溝通了解客戶需求。

喜好|家庭成員|生活習慣等相關內容。

■實地測量,瞭解戶型建築結構,承重牆和非承重牆 原始給排水的位置 原始電路工程的情況。

■設計平面佈局圖。

■和客戶關於前期設計溝通與答疑。

■確定方案。

■確定預算。

■深化設計。

■預算修訂。

■簽訂合同。

5、表現自己的設計能力。

使用數字和百分比,精確的表達你業績。

6、團隊能力

培訓和監管團隊成長,這也是加分項。

7、長度。

儘量精煉,沒有人願意看長篇大論,保留最相關、給人印象深刻的。


地中海


本人作為企業高級招聘經理,經常進行簡歷如何書寫和注意事項的課程培訓,在這裡給你分享下我作為企業HR是如何看簡歷和進行評審的。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圖書和職場資料分享


簡歷是求職者的名片,是企業初步認識求職者的媒介。

有些人能力一般,但簡歷設計不錯,有些人工作能力不錯,但簡歷上不能體現出來,可能會因此丟掉一份心儀的工作。簡歷的作用說白了就是能夠讓企業邀約自己到企業面試,能面試才有機會進入到企業(能不能進入還得看面試表現,這裡不多說)。

如何讓企業hr看了不會淘汰,那得先了解企業hr的工作是怎樣的?企業hr每天除了招聘,也有社保,考核,培訓等等工作,事情從上班開始就沒聽過,哪怕專門的招聘崗位每天至少篩選簡歷上千份,那放在每一份簡歷的時間可能也就在30秒-1分鐘左右。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寫簡歷的時候注意一下幾點:

1.頁數不要太多。剛才提到了簡歷篩選的時間很短,長篇大論的簡歷,企業hr可能一眼略過,因為沒時間那麼看,一個崗位好幾十幾百份簡歷。最好控制在2頁以內。

2.佈局結構邏輯性要好。一個簡歷包含什麼內容也很重要。簡要來說,我們要傳遞給企業hr幾個信息,我是誰,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乾的咋樣。而企業關心的則是你是誰,能幹什麼,之前乾的怎麼樣,是否跟我的要求匹配。

a企業招聘崗位工作內容和要求,hr已經牢記在心,對於不能變更的硬性條件(一般來說年齡啊,教育背景學歷啊,比如說有的企業要求學歷必須985、211本科,有的要求必須近2年在某某行業做到某級別等),一眼確定,符合再看其他內容,不符合直接pass。

b我們在寫的時候,對於企業招聘要求裡的內容需要留意一下。可以參考一下結構:個人情況(姓名、性別、年齡、學歷、所在地、聯繫方式),教育情況、工作經歷(之前的工作崗位、內容、項目經歷等)、培訓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自我評價。工作經歷書寫時要注意語言簡潔,工作成績如何(數據性表達最好,但不可勉強),不要過多敘述性語言(跟寫作文似的)。自我評價部分書寫簡練,結合事實進行總結,不要簡單寫細心、認真、什麼的。

c知道企業要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了解了企業招聘需求),也知道自己是啥樣的了(簡歷上的內容),接下來還需要注意以上部分在紙面上的 呈現結構,段落的順序,字體等等。最後生成文檔的時候,PDF格式會更美觀一些。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照片是否要放?如果放的話,最好以半身職業照為好。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會對簡歷有加分。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hr也不例外。當然也要根據所應聘的崗位。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小建議,希望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