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翁 · 欧阳修

鬼叔 编撰

酒文化人物系列:酒仙榜|酒翁 · 欧阳修

因着一个人、一首诗、一篇文章、一则故事而闻名于世的地方想必不少,滁州便是其中之一。滁州城的四周都是山,特别是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林木葱茏翠蔓,沟壑纵横蜿蜒。远远望去,格外峭拔秀美的,便是琅琊山。沿着山间小道往上走六、七里,渐渐地能听到流水潺潺,及行至跟前,原来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气势奔放,激荡訇鸣,这就是有名的酿泉。过了酿泉,山势回旋环绕,山路也曲折拐弯,转过一堵巨大的石崖,一座亭子赫然在目,那亭子四角翩然翘起,像鸟儿振翅欲飞,但见亭子的楣额上题写了三个大字:醉翁亭。

这是欧阳修在他的传世名篇《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描写,读之仿若跟随着欧阳公一道登临峰峦,凭高览胜,竟有心旷神怡之感。欧阳修时任滁州太守,政务之余,喜欢与朋友和同僚登游琅琊山。他的好友智仙和尚在峰顶建造了一座亭子,供登上山巅的游人休憩和娱乐。欧阳修经常登临至此,与众人一道观景、饮酒、游戏,并用自己的别号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欧阳修此时不过四十岁左右,正值壮岁,但他在同游的这些朋友和同僚中算是年长的,而且他说自己的酒量和年轻时不能比了,喝一点儿就醉,所以称自己是“醉翁”。

醉翁欧阳修在滁州施行“宽简而不扰”的政策,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兴旺百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服务型”的治理模式。也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一智慧开明、维德养民的举措,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政通人和,百姓安乐。欧阳修作为地方长官,置身民间,与民同乐,醉情于山水之美,痴心在酒趣之乐。每次游山饮酒的时候,童叟往来,宾客同欢,有弹琴唱歌的,有投壶弈棋的,谈笑喧闹,气氛热烈而融洽。在一片觥筹交错的快乐与满足中,坐在众人中间那个醉醺醺的老头儿,就是我们可爱的太守大人,欧阳永叔。

欧阳修知滁州三年,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永叔公把自己的为政理念做了一次很好的实践,老百姓则真切地感谢上天赐给了他们一位好官。三年很短,但足以做很多的事情,三年很长,可在动了情的人心里只是转眼。当朝廷的诏令到来,欧阳修要被调任到扬州去,滁州士人、百姓依依不舍,他们箪食壶浆,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了一程又一程,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此时正是仲春时节,落花缤纷,欧阳修无法推却滁州民众的情意,将大家敬给他的酒饮了一杯又一杯。还有人感慨不已,鸣琴吹箫为老官长送行。酒已醺然的欧阳修劝众人不必再远送了,更不要作悲情的音乐,春光如此美好,春酒如此美妙,就当往常一样吧,快乐是最重要的。他即咏一首《别滁》,与他所深爱的这座城及这座城的人们告别: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修,字永叔,别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有宋乃至中华历史中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欧阳修平生有两件事情是足以彪炳千古的贡献。其一,他领导并实践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和发展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一改唐代中后期至五代、宋初沉渣泛起的追求绮靡骈丽之风,为中国文学在之后的一千年来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其二,他是一位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他不但使苏轼、苏辙、曾巩这样的青年才俊得以快速脱颖而出,也对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横空出世助力有加,他还荐拔了王安石、苏洵等文章大家,亦有包拯、韩琦、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因为他的赏识和提携而名扬天下。他是不折不扣的文坛宗师。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知书识理,虽家境简拙却没有失了对欧阳修的教育,她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儿子写字,这成了童年欧阳修最好的启蒙。十岁时,欧阳修从邻居李姓人家的废旧书筐里得到唐代古文巨擘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爱不释手,勤加研读,为后来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开启了门扉。欧阳修十七岁、二十岁两次科考都未中,二十二岁人生开挂,参加了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均拔得头名,成为监元和解元,次年的礼部省试再获第一,成为省元,随后又在殿试中二甲进士及第。据时任主考官的晏殊后来回忆,欧阳修未能夺得状元,主要是因为锋芒过露,众考官爱其才,又想挫其锐气,所以意图磨砺使其成长。

欧阳修前脚金榜题名,后脚洞房花烛,并顺利踏入仕途。他与同为青年才俊的梅尧臣和尹洙结为至交,他们的上司是极其开明的钱惟演,钱惟演很是厚待这些年轻人,不但不让他们干那些冗杂的俗务,竟然还公开地支持他们饮酒玩乐。也正是有了钱惟演的鼓励和支持,欧阳修有充裕的时间揣摩和钻研古文典籍。钱惟演调离后,王曙接任。王曙是个刻板严格的人,他把欧阳修等人召集起来严厉地教导:“即便寇莱公这样的人,尚且因耽于享乐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又比不了寇莱公,怎敢如此?”王曙讲的寇莱公即是北宋名臣寇准。哪知欧阳修却反驳道:“寇莱公后来之所以被贬官,不是因为他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隐退。”王曙竟然被怼得默然无语。

宋仁宗时期,帝国承平日久,社会生活表面上祥和、安定、繁荣、有序,但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范仲淹看到腐败现象突显,呼吁进行改革,欧阳修振臂响应,进一步指出最根本的问题是冗官冗员。范仲淹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他们的攻讦谗毁,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同党”也受到牵连,被贬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范仲淹任职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打算聘请欧阳修为书记官,欧阳修笑而谢绝道:“我当时的举措绝非是为了一己之利,我们虽然同时被降职了,但也不必同时升迁。”这是一个正直无私之士的高风亮节,由此范仲淹更加喜爱和看重欧阳修。

四年后,欧阳修被召回京师,复任原职。又四年,欧阳修出任右正言、知制诰。就在这一年,范仲淹、韩琦、富弼、吕夷简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积极参与到革新运动中,并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然而可惜的是,在守旧派的疯狂阻挠和打压下,新政最终遭遇失败。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无果,也遭到斥退,左迁为滁州太守。后来又改官扬州、颍州、应天府等地。在滁州时,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此时他的古文造诣已臻成熟。据说此文一出,人们争相抄阅诵读,风行一时。《滁州志》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人们为了拓取刻在碑石上的《醉翁亭记》,竟然把寺庙库房里的存毡都用光了,只好连僧人卧室床铺的毡子都拿来用。

回到京师,欧阳修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期间与宋祁等同修《新唐书》,又自撰《五代史记》。五十一岁时,欧阳修担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主持进士考试,他提倡古朴平实的文风,反对当时在部分文人中流行的“太学体”。此次考试,欧阳修拔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文章新秀,对北宋乃至后世之文风向平易通晓、言之有物的转变有莫大的引导作用。欧阳修对苏轼的文章与气度尤其激赏,他曾对好友梅尧臣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其后欧阳修加领龙图阁学士,任开封府知府。再其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六十五岁时以太子少师致仕,次年在家中逝世。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有客人问:“六一,何谓也?”居士答:“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人疑惑道:“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答:“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常置酒一壶的醉翁欧阳修喝了一辈子酒,从年轻时钱惟演放任他饮酒,之后毕生与酒结缘。欧阳修还总结出了饮酒的许多好处,譬如:饮酒能使人乐观通达,“人生浪自苦,得酒且开释”;饮酒能使人开心愉悦,“况此杯中趣,久得乐无涯”;饮酒能使人洞明世事,“达人但饮酒,壮士徒悲歌”;饮酒能使人抒放情怀,“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饮酒能使人诗兴永驻,“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饮酒能使人打发闲暇,“饮酒横琴销永日,焚香读易过残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欧阳修为人正直宽和,又是文章宗师,他的朋友、门生众多,其中关系最为相契的,当属梅尧臣。此二公青年时期即相识,遂为挚友,终生不渝,诗酒唱和也最多。有一次梅尧臣远道往访老朋友,欧阳修非常高兴,置酒畅饮,尽醉言欢,席间挥毫写下了《圣俞会饮》一诗(梅尧臣字圣俞)。他对梅尧臣说,之所以强劝你饮酒是想要和你好好聊聊呀,毕竟我们自京师分散后,实在是不容易见到!又说滑公井水酿的美酒这么好,正适合边喝酒边吟诵你写的诗。并由衷赞美梅尧臣,说我结交的天下豪俊之士中,没有谁能如你这般全面的,集众美于一身。而且明天又要分别了,不知何时再得相见,所以我们就一醉方休吧!

《圣俞会饮》

倾壶岂徒强君饮,解带且欲留君谈。

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

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

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

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

吾交豪俊天下选,谁得众美如君兼。

诗工鑱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钤。

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

关西幕府不能辟,陇山败将死可惭。

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发犹青衫。

吴兴太守诗亦好,往奏玉琯和英咸。

杯行到手莫辞醉,明日举棹天东南。

梅尧臣年轻时也好饮,与欧阳修、尹洙等一起花天酒地过。年纪大了以后不大喝了,晚年更是不沾酒,他还劝欧阳修也少喝酒。有一年欧阳修患病,按照医家嘱咐,整整一个春天都没有饮酒,这可把醉翁憋坏了,他寄给梅尧臣的诗中说“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饮气弥劣”,意思是这病说是跟喝酒有关系,可我三个月没喝了,感觉精气神咋还不如以前了呢!梅尧臣关心老朋友的健康,回信劝告欧阳修把酒忌了,写写诗便好。醉翁哪里听得进去,他回了一首诗《答圣俞莫饮酒》,东拉西扯,振振有词,说了一车的大道理。本来是梅尧臣劝欧阳修忌酒,读起来反倒是欧阳修劝梅尧臣喝酒,想必是他们谁也没劝成。但欧阳修这首诗却写得风趣、幽默、率真、明理。

《答圣俞莫饮酒》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余酩酊一樽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子其听我言非痴。

南湖野客评曰:欧阳文忠公,文章宗师,自宋而降,咸以为源。承韩、柳之文道,开继代之文风,千年以来,骈文衰,古文振,文以载道,道以实文。于是宋、元、明、清,乃至今日,文章作法,宣文辞,重义理,语之有美,言之有物。文忠公亦有慧眼,提携后辈,发现人才,荐拔俊杰,使栋梁之士为国家所用,使隽才之人为文苑增辉。文忠公为人,淡泊名利,器劲正直,雅俗兼得,无欲则刚。文忠公作文,苏子瞻云“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抑扬爽朗,条达疏畅,用语顿挫老到,言事鞭辟入里,绝清谈迂论,弃秾丽浮靡,使笔下有力量,使文章有重量。文忠公好饮酒,杯壶系于一生,往来酣醉者,或朋辈,或同僚,或门生,或故交,或市井贩夫走卒,或山泽耕民野老,每有饮宴,辄取乐为上,使饮集者个个欢然,人人尽兴,佐诗文益知酒之妙,寄山水更觉酒之美。公自号醉翁,且自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信然,亦不尽然。昭明太子论陶渊明,云:“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余以为公意亦不在山水之间,若渊明之“寄酒为迹者”也。欧阳文忠公既自号醉翁,酒仙榜尊奉列座,号为「酒翁」。

1. 元脱脱《宋史·欧阳修传》

2.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