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7.3万例,约占报告职业病病例总数的90%,我国约有1200万家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分布在30多个行业,有2亿多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

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领导在介绍“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实施背景时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天,刘医生就带大家认识最常见、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无知”让尘肺病成为最严重的职业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它与其他疾病不同,完全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却成为我国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很多企业与劳动者不了解粉尘的危害。对于大部分尘肺病人来说,一直到发病去看医生之前,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会夺去他们的生命。

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等等。

不同类型的尘肺严重程度是有区别的,其中二氧化硅粉尘(矽尘)致肺纤维化的能力最强,矽肺是尘肺病中病情最严重的。我国煤工尘肺患病人数最多,因其多暴露于含有二氧化硅和煤尘的混合性粉尘,故其病情也是比较严重的。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煤矿工人

尘肺病具有潜伏期长、隐匿性强的特点。一般的尘肺病和矽肺病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潜伏期。许多农民工在煤矿、非煤矿山打工,吸入了粉尘,一般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一检查就是得了尘肺病。劳动者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

尘肺病晚期的患者,他们的肺会变得像石块一样坚硬,成为黑色的纤维状。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尘肺患者胸片

拿命换钱,最后却没钱换命。

尘肺病患者中很多都是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保险购买率低

而尘肺病从接尘到发病一般需要20-45年,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肺功能也无明显变化。等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开始出现,他们往往已经返乡,即使诊断了尘肺病,也因为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的缺失而维权艰难。

尘肺病患者不仅要支付巨额的医药费用,还丧失了劳动能力,使家庭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严重者只能通过换肺来维持生命,但20%的死亡率,平均50-60万的费用,一个器官却平均有三十个人在等。这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如何才能进行正确诊断?

尘肺病的诊断,到底难不难?2018年一篇关于贵州航天医院从事尘肺病诊断的三位医生获失职罪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此次事件暴露出了医生在尘肺病诊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当时有专家分析,除医生个人读片经验外,读片方法、胸片技术质量及胸片保存时间等原因都会造成尘肺病诊断过程中的读片差异。

我国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 )标准。尘肺病的诊断原则是根据可靠的粉尘接触史,然后结合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主要依据,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尘肺流行病学调査资料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査,排除其他类似肺部疾病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方可诊断。

由于尘肺病的胸部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不具有特异性,像肺结核、肺癌表现与尘肺病相似,因此还需要医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晚期尘肺CT表现

理论上肺组织已经形成的纤维化是不可逆转和恢复的,而且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能阻止肺纤维化进展,因此尘肺病仍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疾病,一旦发病,终生无法治愈。

近年来,不少医疗单位开展肺灌洗术

,许多患者也希望通过此技术改善自己的病情。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肺灌洗术对改善肺功能特别是肺纤维化有明确的治疗效果。短期内症状可能有所缓解,但其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并无明显改善。目前来看全肺灌洗仍是创伤性和风险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且对肺组织生理平衡机制是否会有长期的不利影响仍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全肺灌洗仅对有大量痰液淤积不易咳出并堵塞呼吸道的病例可以考虑,前提还需要严格掌握全肺灌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权衡利弊。

晚期尘肺病患者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呼”和“吸”,肺移植是他们延续生命的唯一方式。虽然肺移植在彻底治疗尘肺病尤其是晚期尘肺病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中,尘肺病患者所占比例很小。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患者大多是农民工,他们对尘肺病的治疗方式观念陈旧,一般采取姑息治疗,导致病程迁延。国外大多数肺移植受体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当预计存活期为2 年时便开始排队等待肺源。而我国尘肺病患者大多在濒死状态下才寻求肺移植手术延长生命,入院评估时已经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这时往往等不到肺源便已死亡。即使有些患者能够等到肺源,在其围手术期死亡率也很高。

其次,患者大多较贫困,经济条件是制约尘肺病患者寻求肺移植治疗的一大因素。国内常规1 台肺移植手术需要30~60 万元人民币,大部分尘肺病患者不易承受。目前,部分省市已将肺移植列入2 类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期待今后我国有更多地区能将肺移植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的负担。

第三,职业病鉴定程序繁琐、相关法律制度设计不健全等问题导致职业病认定过程极为困难与漫长,造成患者病情延误。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尘肺病?

对于尘肺病的预防,刘医生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革新工艺过程,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革新生产设备,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

2、水湿氏作业,可以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对于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密闭尘源抽风除尘的方法。

3、通风排尘,通过合理通风来稀释和排出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

4、防尘设施要进行严格改善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良好和高效运行。

5、对于工作人员,一定要正确的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建议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一旦有异常,一定要停止从事相关工作。

曾经的奉献者,如今却跪着求生存,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

做好防护

总结:据了解,我国尘肺病仍以每年2到3万例的速度增加,但现实中,仍有大量新增尘肺病未被统计到这一数据中。尘肺病持续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与劳动者不了解粉尘危害与尘肺病。其实尘肺病诊断并不复杂,但重在早发现、早治疗,越早治疗,存活率越高

所以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和体检工作,避免发展成晚期尘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我是影像科刘医生,专注分享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或加个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