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元宵节是啥?

元宵节是除夕和正月大庆之后的一个尾声,这一天要吃圆宵。现代国人对元宵的初略认识大概如此。

在古书中,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正月十五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节日的呢?

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叫作“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汉末道教的重要教派五斗米道把天、地、人当作人格神,尊之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他们能降福于人,消灾赦罪。

稍后,道教徒们进而把“三官”“三元”同时日节候相配,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因为这是天官赐福之日,其时又正当年初,隆重地庆祝上元,兼有祈求全年平安、万事顺遂的意思。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弛,而上元节则经久不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为人们所热切期待,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元宵习俗在历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色彩。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唐宋时期,得益于国力的昌盛和文化的繁荣,元宵节盛况空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是初唐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写的是元宵狂欢之夜。看:月光下,灯光下,车马喧阗,歌声盈耳,盛装的人们夜游观灯,乐而忘返。

唐代,元宵及其前后各一日,正式成为国定例假日,各官署都停止办公。而且这三夜“敕许金吾弛禁,以看灯”(《两京新记》),也就是暂定执行禁止夜行的法令,让都市中的士民尽情游乐,即使拥近宫城,禁卫部队也不得干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上元之夜,大开宫门,在宫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又命宫女千数及长安少女少妇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参《朝野佥载》)。从此历朝皇帝都在元宵“御楼观灯”,以示“与民同乐”。宫廷、寺观和贵族豪富的宅第都设山棚、搭彩楼,不惜重资“盛造灯笼烧灯”以斗奇争胜,大街小巷也都挂满了灯,“光明若昼”。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宋代元宵放灯著于法令。宋太祖削平群雄后宣称“朝廷无事,区宇咸宁,况年谷之屡丰,宜士民之纵乐”,把上元放灯由三夜增为五夜(《乾德五年诏》)。元宵游观之盛更是前所未有。

“自非贫人,家家设灯,有极精丽者”,往往用羊角、琉璃或云母石作为原料,把灯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的形状,甚至还有车舆灯、屏风灯、佛塔灯、鬼子母灯。成都府架设的灯山,还用灯串成“飞桥山亭”(参《岁时杂记》)。

汴京更用辘轳把水引到灯山最高处,用大木柜贮放,“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用草把扎缚成巨龙,“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百戏艺人各献奇术异能,又纸糊各种人物,悬于长竿,“风动宛若飞仙”(参《东京梦华录》)。

南渡之后,虽然偏安一隅,但此风不减,灯品“愈造愈精”,“山水人物,花竹翎毛”,从小巧玲珑的“没骨灯”“珠子灯”“万点罗”,到布置人物亭阁,“用机关活动”的五丈琉璃灯山,“怪怪奇奇,无所不有”。“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就是后世灯谜的源起。在都城临安,元宵及其前后数日,“每夕楼灯初上”,就有市民社团及艺人上街化装游行并表演各种技艺。“其多至数千百队”,“连亘十数里”。有些人家还“闲设雅戏烟火,花边水际,灯烛灿然,游人士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俱参《武林旧事》)。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南宋·李嵩《观灯图》

元宵观灯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是一年之中最有吸引力的节日活动。尤其是妇女,平日大家闺秀固然养在深闺,小家碧玉也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过着近于幽闭的生活,而每到元宵,她们却能名正言顺地外出夜游观灯。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永遇乐》)而一些笔记也提到元宵出游,“妇女尤甚”。宋代著名词人欧阳修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晁冲之的词也写到在“千门灯火,九街风月”的情景下,“绣阁人人(人人,对所爱之人的暱称),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传言玉女》)看来颇有一些青年男女由于在其他日子无法接近,就抓住元宵这一大好时机谈情说爱。

元明清三代元宵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明初曾明文规定,正旦节(今春节)官员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日,而“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永乐七年诏),可见元宵这一节日在当时受重视的程度。元宵张灯、看灯、夜游及百戏杂陈的习俗也相沿不改。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水浒传》剧照 东京元宵灯会

统治者借庆元宵以示歌舞升平,而这一庆典对贫民来讲则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北宋中期的官僚蔡襄出镇福州,“上元日,命民间一家点灯七盏”,当时有人写诗讽刺他:“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晁氏客话》)揭开了热闹、繁华的面纱,元宵之夜也有其凄惨的一角!

元宵节良品元宵之来历

元宵这一词另有一个含义,那就是指在元宵节煮食的圆子(汤圆)。元宵煮食圆子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文化常识普及:元宵节之由来及节日习俗渊源

据《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续齐谐记》等书记载,南北朝时上元的应节食品是拌和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

唐代则是“造面蠒,食焦䭤”(参《天宝遗事》)。蠒即茧字,面蠒是做成蚕茧状的一种面食,可能就是圆子的前身。䭤即饼,焦䭤当是烤饼,“上元食焦䭤最盛且久”。

到北宋时又出现了盐豉汤和用绿豆粉做的科斗羹,人们还“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岁时杂记》),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糖馅元宵了。

南宋的周必大专门写有一首诗以咏“元宵煮浮圆子”,诗中说:“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可见煮食圆子,同中秋吃月饼一样,取义于“团圆”。诗中又写“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很形象地描绘了洁白的圆子下锅后在浑浊的汤水中翻滚的情景。这种圆子后来取代了焦䭤等食品,成为典型的元宵应节之物。由于它是在元宵煮食,所以又被称为“元宵”。

在元宵日煮食元宵,增添了节日的情趣。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算起来已有一千来年的历史啦。

同志们,现今你所在地域有哪些元宵节日习俗呀?欢迎评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