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假陰性,這樣做避免漏診

2月9日,我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佈會透露,

由於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假陰性,目前,對病情判定,將核酸檢測、臨床症狀、肺部影像學三個方面結合起來,以避免漏診。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彭志勇介紹,此前,主要依賴核酸檢測結果來判斷病人有無感染新冠肺炎。由於取樣部位在鼻咽部,在上呼吸道里面,它的陽性預估值比較低。而新冠病毒主要存在於下呼吸道,侵害部位主要是肺部,越往下面走,可能陽性值越高。但對大量病人來說,取肺泡灌洗液並不現實。另外,在每次實際操作過程中,取樣、採樣也可能存在誤差,這在客觀上造成“假陰性”的可能,一部分病人沒有檢測出,導致漏診。這樣,可能會造成一些傳染源沒有真正被識別出來,有疫情擴大的風險。而結合CT影像學結果、臨床有無發熱症狀等一起來判斷,則更為精準。

在2月5日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將CT影像醫學的臨床表現納入診斷標準(僅限湖北省),這讓一些核酸檢測呈“假陰性”、但是在CT等影像醫學有典型表現的病例能夠得到及早救治。眼下,核酸檢測、臨床症狀、肺部影像學三個方面結合起來作為依據,較好地解決了核酸檢測呈“假陰性”的問題。

據悉,為避免傳播新冠病毒,病人做CT時 ,其所接觸的任何部位都會消毒,且床單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