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疫情對基本面是階段性影響,牛市節奏變了、格局沒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疫情對A股市場影響幾何,是投資者持續關注的焦點。

2月9日,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發表了題為“堅守”的研究報告。他表示,春節後開市第一週,新冠肺炎春節期間的爆發引發市場擔憂,導致開市首日A股大跌。而在經歷過週一的大跌之後,市場又出現連續反彈。整體判斷,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牛市的大格局,但影響了牛市節奏,市場急跌後仍需要時間消化,堅定信心,保持耐心。

回顧剛剛過去的一週,A股在鼠年開市後首日遭遇重挫。不過,反彈來得很快,之後的4個交易日,三大股指連漲4天。截至2月7日收盤時間,上證綜指報2875.96點,一週累計下跌3.38%;深證成指報10611.55點,一週累計下跌0.66%;創業板指報2015.80點,一週累計上漲4.59%。其中,創業板指站上2000點大關,創下逾三年新高。

在報告中,荀玉根提出了三大核心觀點:一是,牛市格局沒變,節奏變了;二是,急跌空間充分,還需時間盤整;三是,盤整期,結構更重要。

核心觀點一:牛市格局沒變,節奏變了

荀玉根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會對短期基本面形成衝擊,但是,牛市的三個邏輯——牛熊週期輪迴、企業盈利見底回升、大類資產偏向股市——沒有動搖,疫情對基本面影響是階段性的。

這三個因素中,疫情主要影響的是盈利,短期影響單季度基本面,中期不改業績向好趨勢。據他預測,由於疫情影響,我國一季度經濟活動時間將打7-8折,按此推算,2020年一季度A股淨利同比將從原來的10%調低至7%-8%,隨著後續財政和貨幣政策發力,上市公司業績將好轉,預計2020年A股淨利同比為12%。

在報告中,荀玉根坦言,雖然本輪牛市的大格局沒變,但牛市節奏確實受到疫情影響。

此前,荀玉根預測,2019年12月3日滬指2857點開始,逐步展開春節行情暨牛市3浪上漲,這一判斷主要源於當時庫存週期見底的時空到了,月度基本面數據確實開始企穩回升了。但現在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的基本面將出現二次探底,原先判斷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6.9%,見底後圓弧底回升,現在來看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從原來的10%調低至7-8%,即基本面形態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圓弧底變成了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W型底。當然,據他判斷,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幅最終仍然回升,2020年全年將達到12%,高於2019年的8%。

至於未來何時盤整結束,重新進入牛市3浪主升浪上漲?荀玉根說,還是要看基本面數據。

報告稱,這一方面要看防控肺炎的進展,另一方面要看對沖政策的力度。

政策方面,財政部已發佈包括《關於支持金融強化服務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內的一系列減稅降費通知、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也宣佈將開展1.2萬億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

疫情方面,從目前的疫情的披露數據來看,截至2月8日,全國新增確診人數相較2月4日的峰值有所下降,全國非湖北新增確診人數從2月3日以來已經連續5日保持下降趨勢。而全國和全國非湖北的新增疑似病例從2月5日以來均拐頭向下。從目前全國各地的復工時間來看,大部分地區均要求不早於2月9日24時復工,而在返工後存在一個14天的潛伏觀察期,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實施到位,疫情有希望在2月底前得到控制。

如果順利,3月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而且今年春節較早,3月入春後氣溫回升明顯,復工生產的力度可能會比較大,密切跟蹤到時的高頻數據,如六大集團發電耗煤同比增速、製造業PMI等。最晚4月市場經歷盤整後要選擇方向,回顧A股歷史,往往有4月決斷效應,到時季度經濟數據、年報季報等宏微觀數據將逐漸明朗。

核心觀點二:急跌空間充分,還需時間盤整

對應到A股市場上,荀玉根認為,2月3日出現的開市首日急跌後,低點較紮實,有基本面支撐。他從三方面進行解釋。

第一,從盤面對比來看,借鑑2003年“非典”集中爆發階段,上證綜指最大跌幅和春節A股休市時外盤表現,2020年1月24日-31日恆生指數、中國臺灣加權指數以及富時中國A50期指在春節期間最大跌幅在6%-8%左右,而上證綜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1月22日-2月7日)最大跌幅在12%左右,接近“非典”疫情集中爆發時(2003年4月17日-28日)的最大跌幅9.2%。跌幅較深,短期恐慌情緒基本得到消化。

第二,從基本面影響因素來看,用當前的2685低點對比去年8月初的2733低點,兩者的相似之處在於階段性基本面都遭受到衝擊,但從外部環境來看,當時的2733低點還受到中美貿易摩擦惡化、港股大跌等各類因素疊加下的影響,目前至少外部環境比當時好。

第三,經過短期急跌,A股的估值吸引力再次上升,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偏低位置。從股債收益比來看股市吸引力也明顯高於債市。

不過,市場還需要時間進行盤整。盤整到何時結束?需要看到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需要控制在較低位,即全國累計確診病例基本控制住。此外,由於本次新冠肺炎傳染性較強,返工期間疫情可能仍會有所反覆,還需時間觀察確認。荀玉根判斷,市場在2020年一季度的整體形態會類似2019年8月初-12月初。

核心觀點三:盤整期,結構更重要

荀玉根表示,牛市的大格局沒變,目前處於牛市2浪調整的後期,急跌後市場要盤整消化,即牛2C會有abc的盤整,最終會迎來牛市3浪,堅守陣地,戰略上保持樂觀。戰術上,階段性市場面臨反覆盤整,可以適當做些應對調整,組合結構的優化更重要。

在盤整階段,投資者又可以選擇哪些行業?

報告稱,2月4日市場的反彈已經給出了信號。2月4日,行業漲幅居前的分別為醫藥、電子、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和傳媒,可以發現TMT和新能源產業更佔優。對應到基本面數據上,從這次披露的年度預告數據來看,代表科技股的創業板業績整體回升。根據2019年年報預告測算的創業板整體2019年歸母淨利累計同比增速為67.6%,而2019第三季度為-5.9%,2019年第二季度則為-21.3%。創業板中的個股主要集中在TMT、醫藥和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這三個行業,因此創業板業績趨勢可以代表這些行業的趨勢。

荀玉根認為,拉長時間看,著眼整個牛市3浪,最終還是利潤增速快的行業漲幅更大,這次牛市的主導產業是“科技+券商”。

從技術週期角度看,當前正處在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週期中,借鑑2012-2015年的歷史經驗,科技股行情往往會擴散,從硬件到內容到軟件到應用場景,科技行業包括TMT和新能源車。

券商行情可能會滯後於科技行情,等待牛市三浪啟動後會更強。回顧歷史,牛市3浪中的日均成交量是1浪的1.5-1.9倍,日均成交額是1.6到2.5倍,本輪牛市1浪期間全部A股日均成交額約為6300億元,參考歷史經驗,牛市3浪日均成交額有望近萬億,券商高貝塔特徵將逐漸顯現。此外,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做大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必將做大做強證券行業,券商盈利能力更能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