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編者按:不管是名人明星,還是普通大眾,做慈善都是出於一廂情願,是人們自願地奉獻愛心與援助的行為和從事扶弱濟貧的一種社會事業。只要人們心中有愛或者伸出手去援助,都叫作慈善。權衡慈善的砝碼既是物質的捐贈,又是精神的給予。如果慈善成為一種強制,或者是一種逼迫,更或者以數額來衡量人性,那麼用這種道德綁架的方式,勢必將慈善的本意扭曲變形。


捐多少才滿意?

先來看一下那些被逼捐的名人和明星。

1、潘石屹:最近潘石屹消息備受關注,有人說他為美國捐款幾千萬美元,甚至總額已經過億美元,可是對武漢卻一毛不拔。又有消息報道,潘石屹在為疫情地區建設臨時醫院。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2、成龍被逼捐1000萬。成龍近日在個人主頁發文拜師,想要暗處100萬元感謝研製出特效藥的個人或機構。成龍大哥這樣的想法雖然很“幼稚”,但出發點是好,他希望這場疫情能早點過去。可就有這麼一些人,他就在留言區發文“成龍大哥你應該獎勵1000萬,那樣更積極,100萬也不少,大哥好有心 !”點贊數高達600多。這一行為很明顯就是道德綁架,認為明星收入高就應該多捐款。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3、鄧超孫儷夫婦。鄧超孫儷夫婦一直在娛樂圈模範夫妻,在做公益這件事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面對武漢的疫情,這對夫妻捐款了30萬元,還不止一次在社交平臺上為武漢加油。但依舊有不少的網友公開指責他們是鐵公雞,“太摳門太小氣了”“我是來看你兩口捐了30萬被罵”。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4、黃曉明與Angelababy夫婦。同樣被罵的還有黃曉明與Angelababy夫婦,兩人最初只是捐款了20萬,不少表示這筆錢還不夠baby的一包。很快,兩人又追加捐款80萬,黃曉明還給醫院捐了20臺乾衣機和140桶食用油等物資。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5、郭冬臨被逼曬捐款證明。郭冬臨在私下向武漢捐贈了20萬元,但他沒有公開此事,而此時就一直有網友質疑“為何不捐款”,最後不得已要曬出捐款證明來證明自己。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6、玖月奇蹟。近日就有網友拿玖月奇蹟中王小瑋參加活動的照片來吐槽她,稱武漢疫情關頭沒有出來捐贈,反而是出場一些光鮮亮麗的活動增加自己的名氣,反正言語裡面對玖月奇蹟很是不友好的意味。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7、低調行善的古天樂。除此之外,古天樂捐1000萬的傳聞愈演愈烈,有媒體稱,此消息並不屬實。顯然這是“捧殺”,有人故意給古天樂造勢,逼迫他不得不站出來給個說法。如果古天樂沒有捐1000萬,網友們肯定覺得被“欺騙”了,然後給他招黑,事實上這個造勢的人已經成功了!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像這種名人明星被逼捐的事件已經不新鮮,“成功”的是那些藉此炒作的滋事者(機構或個人),無辜的是那些盲目跟從的吃瓜群眾。


仇富心態幾時休?

鍵盤俠口中的“個把億不算事兒”、“我要像你那麼有錢就每天發百萬紅包”、“不捐款就不用淘寶”……言辭之間盡是諷刺。一種“你馬雲要是捐得一分不剩,那才叫大快人心”的心態,讓人反感。

愛心捐款被逼迫成了“封口費”,捐款數額成了衡量愛心的標尺,到底還有沒有真心做公益的了?

仇富心理讓一部分人失去了理性,他們躲在手機後面不停的謾罵以平衡自己人生中的不快。

他們關心的並不是疫區需求,他們關心的是自己通過辱罵這些明星能否獲得精神上的釋放。

每個人賺的錢,都來自於社會,當一方有難時,八方支援是一種民族的凝聚力,

捐多捐少都是心意,不應該被量化,被捆綁。

一個簡單的道理: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是個很可怕的心態。


名人明星被逼捐慈善的現象何時方休?


如何看待明星被逼捐的行為?

捐款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純自願的行為,捐了值得推崇,不捐也不必去強迫,畢竟那是別人的私有財產,他們有權支配並決定用於何種用途。況且,他們在其他公益事業上的支出並不少,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我們可以去譴責別人的卑劣行為,但我們無權去要求別人高尚。

高尚,是一種只能被希望,不能被要求的品質,而且高尚從來都不能被量化。

我們本應當感謝每一位奉獻愛心的人,不論捐款多少都是愛心,

感恩每一位奉獻愛心的人,才能將點點滴滴的愛心匯聚成民族大愛,眾志成誠才能共渡難關。

去道德綁架他人,傷了別人的心,自己不過是圖了一時之快。

在疫情面前,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受害者,並不因為財富的多少而有所區別,我弱我有理,

你強你就得多付出,這隻能是一種希望,別人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

如果有一個經濟條件不如你的人,天天追著你罵你沒給武漢捐款亦或者嫌你捐得少,

你又是什麼心情呢?你大概會回他一句:老子的錢,想花哪兒就花哪兒,你管得著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不要去要求別人高尚,過份的強求,無異於你給自己頒發的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