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工作的時候,大家會把一些經驗傳授給新人嗎?

溫暖的鴕鴕鳥


作為一個職場理性人,是可以把一些實用簡單的經驗分享給新人,越分享就越快樂,別人不一定馬上對你感激;但分享多了,你的口碑一定會好起來。


波sir


無論是崗位調整還是離職,我都是與接任者交接好,交代好,在交接表上簽字。我離職時,交接清楚後,交接表一式三份,領導監交也簽字。在離職一年半後,前同事給我打電話,問攝像機是否交接,放什麼地方了?我說不是有交接清單嗎,回答找不到了。我也無語了。


北面山上有野果


對工作交接老葛一直認為是要盡我所能,在崗一天就要盡到所有的職責。也就是說進行工作交接時,把工作的重要事項,關鍵節點都要一五一十地交接給接任者。至於你所說的經驗傳授給新人,要看具體是否是數據化、程序化和標準化的東西。如果僅是一些心得體會和經驗,更多還是要靠其自己參與進來之後努力的去提高!

我就任上一份工作時,因上一任負責人提前離職,以至於我接手後沒有太多的關鍵文件沉澱,導致我很多工作十分被動,甚至是從零開始做起的!這讓我十分的惱怒,並且下定決心為公司改變這一狀況,後來我們做到了!

第一,工作痕跡管理。

關鍵文件要有固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固定的路徑進行存儲和傳承。文件做好分類。做好相應的路徑,這是提高我們工作效率的法寶,同時也以便於我們未來的工作交接中更好地進行信息的傳遞。

第二,關鍵工作數據化。

要高效清晰地將自己的工作重要事項,當前工作的進展狀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重心。進行詳細的闡述對接,並形成工作清單,以便於接任者,可以迅速接手。並進入工作狀態。減少因信息差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

第三,要培養自己的接班人。

無論你是企業的,領導。還是普通的職業經理人,管理人員。都應該在自己在指使。為為單位培養後備軍接班人。這本身就是我們職責所在,同時作為管理人員也必須要有這樣的高度。哪怕是在我們已經提出離職,但凡在崗一天就要將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到底。呃,要知道的事。職場其實就那麼大,人脈圈子其實就那麼小。雖然我們馬上要離開當前的工作了。拋開感情不講。難道我們要在未來的職場中,商場中樹立敵人嗎?何不給老東家留一個好印象

總之,老葛認為認真做好崗位交接工作本身就是作為一個合格領導的基本素質要求。如果自己短視,思想狹隘,還想給老東家留一手,勸你少有這樣的想法!未來或許大家沒有辦法繼續在同一戰壕工作了,但不代表我們需要成為敵人吧?


愛家的葛子


這兩天公司的法務專員離職,因為崗位的重要性(公司所有的合同都在她手上),在離職交接的時候,很多環節我都做了監督,見證了一次不順暢的工作交接。

事先,我們與法務專員專門交代過,請她把各項工作的流程(公司相關流程未成文)梳理成書面的文檔,做一份公司風險防範的工作經驗總結,以及把所有的待辦工作列出來,以便接手工作的新人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法務專員肯定且有點不屑地說:“工作總結沒用的,都是要靠經驗的”、“沒有待辦工作,到我這裡的工作都處理完了”。

正式交接工作的那天,法務專員桌子上堆了一大摞合同,足足有七八十釐米高!告訴接手工作的新人:“這些都是審核好,但未登記電子臺賬,也未歸到檔案盒裡的,2016年所有的,都在這裡了”。頓時,接受工作的新人心裡哇涼哇涼的!這也叫沒有待辦工作?離職前半年都開始消極怠工了,聽好多同事反映看到她每天在上淘寶。這對工作也忒不負責任了吧!

還有,合同哪些借出去了,哪些歸還了,還剩哪些未還,都沒有清晰的臺賬……諸如種種,半拉子工程的事項太多了。

分明是留了一個爛攤子,接手工作的新人該有多迷茫,多煩躁啊!

在公司四年了,離職交接的時候,真的不可以認真一點,再認真一點嗎?你的細緻交接,對你來說不會有任何的損失,不是你給了新人一份經驗總結,新人就學會了你所有的經驗,就能夠擁有和你一樣的能力。該自己做完的事情,為何不能清清楚楚的來個了結?讓新人能夠清清爽爽的開展工作。

我也是離職過的,也給新人交接過工作,也接手過別人的工作。在工作交接的時候,我沒有任何的私心,就想把我會的,我懂的,能寫出來的,與我的工作有關的,全部一股腦的告訴新人。上家公司離職的時候,我寫了14頁的工作交接,並把每項工作細緻的給接手工作的新人講了一遍。在離職前的最後半個月,新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輔導。就連離職後,只要新人有打電話尋求工作上的幫助,都第一時間給予了回覆。

多數不願意認真進行細緻工作交接的人,一般平時的工作也做的不怎麼樣吧。職業素養有一種慣性,平時工作認真負責,注重方式方法,工作質量出色的員工,交接工作也會高質量的完成,而不是敷衍,不情願,丟爛攤子。

多數不願意認真進行細緻工作交接的人,可能心裡有種不自信,或者對目前的工作狀況頗有抱怨。很多人工作交接的時候可能會擔心細緻的交接,會把自己的經驗全部傾囊傳授給新人,這些經驗是自己花了時間,花了心血積累下來的,無條件的告訴給新人,憑什麼呢?讓新人一下子學這麼多,我才不樂意呢!我入職的時候,可沒有人告訴我這麼多!公司給我的待遇又不好,領導對我也不怎麼樣,我為什麼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無外乎,這些想法。

認真進行工作交接,也是一種職業素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撞,你要撞出的鐘聲洪亮,且能喚醒眾生,才是一個合格的撞鐘和尚。離職工作交接和平時的每一件工作一樣,如果你不是一個隨便的人,真該讓工作交接也體現你一貫的職業素養,給你的職業形象加分,而不是減分。

工作交接,也是一種積德修行,你付出的是善意和毫無保留,獲得的是你內心修為的提升、豁達和心安。還有,新人的無限感激。

相信我:認真的工作交接,不會讓你有任何的損失。你的經驗和智慧,不會因為一次工作交接有所減少,新人也不會因為聽了你的工作交接,就可以很快超越你。你的認真交接,只是讓你在公司的最後一次任務,最後一次撞鐘,仍然有“喚醒眾生”的力量。留給你服務過的這家公司一個更加完美的職業形象,然後,在你華麗轉身的時候,問心無愧,心裡坦蕩蕩。


北漂和和Vlog


題主說的交接工作之時,你會把一些工作經驗教授給新人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

不是不教,而是教了也沒用,實在無此必要。

曾經我作為“繼任者”接替一個“前任”的工作時,他只給了我一臺空電腦,裡邊的東西刪的乾乾淨淨。。。。。。

回到問題:我一般是給一張工作清單+電腦工作資料的拷貝,當然,工作資料會花上近1天的時間給他仔細講講。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再加一張資源交接清單,雙方查看實物後簽字確認,以免後期的麻煩。

但是工作經驗,確實沒必要傳授,原因如下:

1、經驗這種東西比較個人話,說了也沒用

你幹了這麼多年,當然有一些工作心得,或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或者是一些之前犯錯的經驗總結,又或者是一些項目成功的經驗,但你也是一步一步邊幹邊想悟出來的,是很你的方法未必適合別人。

再說你一股腦的把資料、工作計劃交給新人,他已經滿腦子暈了,你再給他喋喋不休的說經驗,他也根本聽不進去聽不懂。

萬一他聽串了,有可能走到相反的方向去了,那樣就適得其反了。

2、你是好心,但別人會以為你是別有用心

你認為是經驗,但別人未必這樣認為。你好心想交給別人經驗,但有人會認為你是“擺資格”。教的多了他記不住,教的少了他認為你有所保留。

建議你只交接分內的東西,除此之外的東西別多說,否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3、更重要的是,把資源交接清楚

除了資料這些常規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資源交接清楚,比如說電腦、打印機等,甚至還有小金庫、發票等,這項一定不能馬虎。

不要出現重要資源丟失的情況,那就很麻煩了,哪怕你是清白的,也說不清了。

更好的交接方式是

你先把工作資料及近期重點工作交代給他,讓他消化實踐一段時間,等過一段他上手了順了,再找時間給他細說。這可能稍微麻煩點,但能幫助新人更好的過度,也顯得你非常敬業和幫助新人。

歡迎【關注】“職道明”,10餘年資深職場經理人,每日分享最新最有價值的職場經驗、個人成長、財富積累方面的深度好文,歡迎留言討論。


職道明


大家平時在公司上班,辭職交接是很正常的事情。前來接替你工作的人也有很多種,遇到有經驗的老人交接就很簡單了,正常交代平時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但如果遇到一個新手來交接的話可能比較麻煩點,畢竟新手是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懷著一顆對公司感恩的心把工作交接掉的,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工作基本情況在接手人還沒有正式開始接手工作之前,可以先把工作的整體情況跟新人講解一下,比如說工作的種類內容等等,這樣能夠讓接手的人從整體上對工作有一個認識。

2、詳細描述工作如何做如果工作是比較繁瑣的,那麼只是跟新人講一下是不夠的,還需要針對每一項工作的具體流程,實際操作給他們看,這樣能夠加深他們的認識。

3、監督和指導新人的前期工作為了更好的讓新人能夠勝任工作,在工作交接的時候還可以先讓他們具體的去做一下,你需要在一旁進行監督和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之後,新人基本上就可以對工作的步驟有一個清楚的瞭解。

4、告訴新人工作的注意事項新人不僅要了解具體的工作,還需要知道在工作的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這些可能都是老員工工作多年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傳授給新人能夠讓他們儘快的上手。

5、讓新人在遇到問題時及時提問新人在工作交接之後難免不會碰到一些問題,那麼就要他及時的來請教你,這樣就可以將問題及時的解決,避免新人胡亂處理導致出現不好的結果。

6、老員工可以先指導新人老員工最好是能夠指導新人一段時間,至於這個時間的長短,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一般來說,複雜一點的工作可能需要交接10天時間左右。

7、交接完後期也要保持聯繫工作交接完成之後,新人肯定會碰到一些問題,所以老員工和新員工之間需要保持聯繫,及時的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以上的這些問題就是在工作交接的時候要注意的,只有把這些都注意到了,那麼才能讓後期的工作更順利。這樣我們也會給上個公司留個好印象。


財務會計小余


看情況了,如果是要離職交接工作的話會的,因為不交接好,後面還回來找你也挺麻煩的。我一會都是盡努力交接的,有時候沒辦法還需要一點後續輔導咯。

1、講解工作基本情況

在接手人還沒有正式開始接手工作之前,可以先把工作的整體情況跟新人講解一下,比如說工作的種類內容等等,這樣能夠讓接手的人從整體上對工作有一個認識。

2、詳細描述工作如何做

如果工作是比較繁瑣的,那麼只是跟新人講一下是不夠的,還需要針對每一項工作的具體流程,實際操作給他們看,這樣能夠加深他們的認識。

3、監督和指導新人的前期工作

為了更好的讓新人能夠勝任工作,在工作交接的時候還可以先讓他們具體的去做一下,你需要在一旁進行監督和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之後,新人基本上就可以對工作的步驟有一個清楚的瞭解。

4、告訴新人工作的注意事項

新人不僅要了解具體的工作,還需要知道在工作的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這些可能都是老員工工作多年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傳授給新人能夠讓他們儘快的上手。

5、讓新人在遇到問題時及時提問

新人在工作交接之後難免不會碰到一些問題,那麼就要他及時的來請教你,這樣就可以將問題及時的解決,避免新人胡亂處理導致出現不好的結果。

6、老員工可以先指導新人

老員工最好是能夠指導新人一段時間,至於這個時間的長短,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了。一般來說,複雜一點的工作可能需要交接10天時間左右。

7、交接完後期也要保持聯繫

工作交接完成之後,新人肯定會碰到一些問題,所以老員工和新員工之間需要保持聯繫,及時的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流夢


寶貴經驗之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9d43ba4ac4d4784938f171747b86789\

Leo西西


這個問題,看自己吧。


但是交接工作,一定要把自己現有的工作內容,一項項列出來,工作的進展,與誰的協作,都寫下來,然後對照著一項項跟交接人說清楚,理清楚工作內容。每項內容都瞭解了,讓對方簽字,畫對勾啥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在正式辦理離職之前,可以再溝通,交接人問道的, 就詳細的說說,讓對方把工作很快入手就行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方式,技巧,不需要把更多的東西給對方,也許對方根本用不上,咱還得費心思。


我曾經在一個企業離職得時候,負責得內容很多,我自己有個習慣,每增加一項工作內容,就都會寫下了,不再繼續得內容就劃掉,等我離職得時候,我會把每天干得,每週需要做得,每個月需要做得,哪個節點做什麼,都寫得很清楚,交接得時候 一項項說給對方,並讓他寫下每項得工作流程,因為內容太多,以免會忘記得。就是等我離職半年裡,對方還沒做好工作,這個怎麼說呢,工作量很大,但是沒有回報,很多人都會認為離開了誰都可以得,那自己只能選擇適合自己得崗位了。整個半年公司得這塊工作都是稀裡糊塗得,尤其是財務方面得,這個就不具體說了。我只能說,離開誰都可以,只是運營得慢點而已。

在公司,既然有崗位,有工作量,那就是任何一個崗位都是重要的,大家是一起協作的,公司和個人應該是雙贏的。


塵玥姐姐


對於離職交接,我的觀點是:善始善終。

能多說一句,就多說一句;能多教兩下,就多教兩下。沒什麼必要藏私,你不傳授經驗,新人早晚也一樣可以學會,何不廣結善緣呢?

不用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停滯不前的師父才會被餓死,徒弟在進步,你一樣也在進步,只要不停下前進的腳步,你永遠餓不死。即便徒弟青出於藍了又如何?沒有李小龍,誰知道葉問?大可不必太過狹隘。職場混五年,靠的是能力,職場混十年、二十年,靠的是人脈,是資源,是眼界,是格局……

離職見人品,無論什麼原因離開,多多少少會帶著點負面和消極,這是沒辦法的事。即便你對老東家沒有怨言,只是希望找個大舞臺去施展自己魔鬼的步伐。

當年入職,一定“曾經愛過”;現在離開,儘量“好聚好散”。分手後還是朋友,見面時笑著寒暄……買賣不成仁義在,即便心存不滿,也不必耿耿於懷,把離職交接處理的漂漂亮亮,這是基本的職業素養。分門別類的整理所有資料,該給的給,該教的教,給交接人留個聯繫方式,大大方方的“以後有事可以找我”。

出來混社會,做個講究人,不是為了給老闆看,咱自己問心無愧,同事們也都瞧著呢,都在一個圈子裡,不定什麼時候江湖再見。

混跡職場年頭多了,你會發現: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拼到最後,拼的是人品值;一個企業的發展,拼到最後,拼的是創始人的價值觀。有德無才,走不動;有才無德,走不遠。你的所有善良和付出,早晚一定會有回報,這並不是傻,而是大智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明哥聊求職!

明哥,陳年職場老幫菜,混跡職場十八載,《明哥聊求職》作者。如果你想看幽默犀利的職場觀點,關注明哥聊求職,與你一路相伴進擊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