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近代国家脊梁,致敬一线科研人员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想必这两天,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

近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控制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把真正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

细数近代国家脊梁,致敬一线科研人员

细数近代国家脊梁,致敬一线科研人员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之魂者,立国之本。


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017年,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巨人水稻的成功,使人类水稻亩产正式超过吨。

海水水稻的成功,使中国凭空新增耕地2.8亿亩。

去镉稻的成功,使得人们从吃得饱,向吃的安全成功跨越。

医学专家黄文林。2003年非典的爆发,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发直疫情扩散,为了拯救中国人民,以黄文林为代表的中国医学专家,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了防治疫苗,我们活下来了,可是他却倒下了。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2003年10月16日,在太空漂泊了21个小时的杨利伟,乘坐中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回归中国内蒙。

细心的人会发现,当时抬出舱外的杨利伟嘴唇流血。后来有记者问航天的感受时,他简单地说:九死一生……

战斗英雄。为了支援朝鲜保家卫国,很多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如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王成、毛岸英等等,无数英雄牺牲后长眠在异国他乡。

在盛大的阅兵仪式中,那一位位头发花白,胸戴勋章的老兵,庄严地向祖国敬礼令人难忘。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在他们身上布满了一个个弹孔,留下了取不完的弹片。

抗洪英雄。1998年,中国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子弟兵不顾危险,不怕牺牲第一个冲锋在前。他们用血肉之躯与洪魔搏斗,救民众,转物资,护大堤。饿了吃干馍,渴了喝凉水,累了睡街道,睡野地,睡泥坑……

科学家高伯龙。86岁穿着跨栏时的背心编程序。他一辈子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中国的尖端武器转上了“眼睛”,让我们的尖端武器做到了知道哪儿打到哪儿。

将军林俊德。他是科学家、院士,参加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被查出癌症以后,放弃了做手术。为了电脑里的秘密文件,他带着氧气在家人的陪护下每天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院士李小龙。他主持NASA基础研究项目,堪称国内地里信息学领域泰斗,他朴素得像个农民,一直穿着布鞋搞科研,直至生命的终止。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飞机失事那一刻和勤务兵紧紧抱在一起,人烧焦了,数据完好无损。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在潘建伟的带动下,很多海外学子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了祖国搞科研。还有当年的钱三强、郭永怀、钱学森、赵忠尧等科学家,也是冲破层层阻碍封锁,坚决回到了祖国,建设伟大的祖国。正是才了他们,中国才一步步强大起来。

……

以上的每一位人,都可以代表中国精神,中国脊梁!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中国精神还体现在科学家南仁东打造的“天眼”里;体现在钟杨教授一颗颗为自然延续物种的种子里;体现在小小的中国芯片里;体现在女排精神里;体现在当年开垦的北大荒里;体现在90岁抗美援朝老兵何有毅跳水就出17个月的小孩里;体现在快递哥撑起布单接住楼上坠落的婴儿里;体现在消防队员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地扛起燃烧的煤气罐里;体现在那些不幸失去子女的父母把器官无偿捐献给需要器官的孩子们……

他们的每一个故事,令人感动,令人落泪。他们就是中国精神,就是中国脊梁!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