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測溫系統:每分鐘檢測超200人次,破解返工返程難題

智能測溫系統:每分鐘檢測超200人次,破解返工返程難題

大量的返工人員將途經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傳統的測溫方式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助力,才能更好地大流量測溫的難題。

智能測溫系統:每分鐘檢測超200人次,破解返工返程難題

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迅速召集併成立了30多人的應急攻關小組,在北京市科委和中關村管委會的幫助下,短短8天時間內,就成功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瞳移動式雙光快速溫測智能識別系統。每分鐘監測人流量200+,測溫距離5米以內,溫度識別精度±0.3℃。可以迅速發現體溫異常者,在第一時間將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格靈深瞳是一家成長於中關村的科技企業,專注於把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轉化為智能的產品和服務。

隨著春運返程高峰即將來臨,大量的返工人員將途經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這使得疫情防控的形勢變得更加急迫。傳統的測溫方式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助力,才能更好地應對車站、地鐵口大流量測溫的難題。

針對該測溫難題,格靈深瞳於大年初二晚上迅速召集併成立了30多人的應急攻關小組,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發出可以應對疫情防控的智能測溫產品。針對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我們針對相關產品和技術進行了緊急攻關和優化。

首先,他們針對人臉部分遮擋情況下的人臉識別模型進行了優化,即使在戴口罩、戴帽子、戴眼鏡的情況下,系統也能準確地檢測到人臉,人臉檢測的識別率大於99.9%。

另外,他們融合了紅外熱成像與人臉識別技術,利用雙光結構動態測距,高精度識別人體溫度,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智能人臉溫度監測解決方案。

智能測溫系統:每分鐘檢測超200人次,破解返工返程難題

在北京市科委和中關村管委會的幫助下,在應急攻關小組所有同事的努力下,他們在短短8天時間內,就成功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瞳移動式雙光快速溫測智能識別系統。​

​該系統可以部署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站等重點交通樞紐和卡口以及商場、寫字樓、校園和社區等城市密集人群場所,對通行人員進行快速準確的非接觸式的體溫檢測,每分鐘監測人流量200+,測溫距離5米以內,溫度識別精度±0.3℃。可以迅速發現體溫異常者,在第一時間將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同時,系統也將通過和疫情分析大數據雲平臺對接,盤活城市中各個角落的終端數據,轉換為疫情態勢感知、遠程指揮、遷徙分析等大數據業務,可以為城市整體疫情防治提供精準的大數據服務,有利於指揮中心做出準確的宏觀觀測和快速決策。

考慮到時間緊迫,他們在產品設計時就進行了高集成度的一體化應用,設備部署在1分鐘內即可完成,上手操作簡單,不需要培訓

,便於在北京市各公共場所快速推广部署。目前,該產品在北京西站等地完成了前期的試點應用,現已經在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朝陽區政府大樓等地正式開啟了落地應用。

2月15日前,格靈深瞳可提供150套智能測溫產品,用於部署在大型公共場所疫情防控使用。

目前,全國疫情正處於防控的攻堅時刻,全國返程返工人員數以億計,特別是火車站、機場、地鐵、醫院等人流量較大場所都特別需要這種智能體溫監測系統。

這家公司創始人趙總說:將持續投入研發力量,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為公眾安全保駕護航。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號:china-mth)整理發佈,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