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我就不说具体细节了。但为啥娱乐行业老出这种事,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我国缺乏原创娱乐能力,很多节目都是买的海外的,包括《跑男》《极限挑战》等创造收视狂潮的都是买的国外的IP,我们搞的娱乐其实都不是自己在搞,而是资本买回来的,买回来之后乱搞。

2.而资本是有代价的,就是逐利。学过财经的人都知道,如何逐利,如何提高收益呢?答案:开源节流,提高收益,减少成本。而作为节目的成本,比如明星,比如工作人员什么的,那肯定就是狠狠地压榨才有利于资本了。

3.经济压力。

先不说前几年我国发展制造,科技,搞得大批量台湾工厂因面临竞争而涌入大陆,再加上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娱乐业往大陆迁移,台湾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只能在尴尬中学会默默抱大腿。从局部主动变成全面被动,高以翔家庭经济也一定受此影响。

而这一切反应到高以翔身上就是,这个台湾帅哥,明明在温哥华待着挺舒服,却会因为赚钱的事情频繁跑来中国大陆,结果因为哥们关系而跑到江苏来接了一个10多万的,莫名其妙的娱乐单子。


所以问题来了,究竟是他在大陆市场没有走对路,还是这个市场或许就不适合他呢?其实这个不好回答。

大概就是在奥运后几年(也可能不是,我不记得了),港台偶像明星失势,挤破头在大陆抢板凳。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作为台湾演员,高性格温和,生活方式高端,来大陆做娱乐其实是有一点水土不服的,大陆娱乐更接地气,更混杂。

但为了寻找更大的市场,你只能接受并朝着合适的方向去走,去拍电视剧,去上综艺,但几年下来,高以翔拿得出手的作品《遇见王沥川》,其他就都是莫名其妙的娱乐节目了,而《遇见王沥川》虽然广受好评,网友都夸高以翔演出了角色该有的特点,但剧情本身偏感情剧,面对13亿的中国市场来说,辐射范围不够。

无论是制作费用,还是搭配演员嘉宾,《遇见王沥川》算个还可以的电视剧,但和诸多其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央视生活剧相比,仍然算低一个档次的节目,而且好像播放的电视台也不是知名卫视,也就是安徽卫视,所以整体来说进入中国市场的他,大陆生涯的顶峰也就停留在二三线。

但跟高以翔处境一样的明星不只是他,如果你看台湾那一波跟他类似的明星,在大陆都面临迷茫。

比如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言承旭,仍然帅却只能接广告的周渝民,还有上节目第一集就被小鲜肉干掉的偶像剧王明道。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但也有比他混得好的,比如赢取国民女神的赵又廷,国产剧常驻嘉宾的王耀庆等等。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所以抛开这些演员本身的颜值,演技等个人的部分,高以翔在大陆市场不愠不火或许原因跟经济公司对高以翔的策略定位不够有力有关。

一般演员的工作都是经纪公司决定,拍什么戏,做什么活动,穿什么,都是公司决定,如果在大陆市场混的不好,问题或许出在经纪公司身上。

而高以翔能在这个港台明星集体迷茫期落脚到一个知名电视剧作品,其实算是不错了,交了一个转型考试的答卷。


但由于进入大陆市场不顺利,于是高以翔频繁漂在上海,或是欧美到处跑,希望同时打海外市场。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比如曾经的而

在海外这个更加发达,成熟的市场里,高以翔同样要面对来自全球双语亚洲人的各种竞争。而这个市场其实也在变得多元化,竞争加剧。

但是高以翔其实得到过青睐,在2013年,他得到一个奇幻剧的配角角色,虽然英语还是配音的,不是他自己的,英语台词能力跟不上本地演员,但外形可以,且演技OK,让他在世界范围里收获了不错的掌声。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与此同时,高以翔本身喜欢运动健身,喜欢NBA,公司似乎也有想把他往这一块推广,效果还不错,经常看到高以翔在各大NBA,篮球赛事里出席当嘉宾,作为参赛嘉宾,并频繁为中美篮球交流助力。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似乎从这些事情之后,高以翔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既然我只能做二三线,那我就多踩几个二三线市场,我既做中国的二三线,也做海外的二三线,我以多元化思维,做规模,不强求做人人知晓的大品牌我做一个小精品就可以了。

何况高以翔虽然只是在二三线,但是自身素质能力肯定不止二三线,所以就有成长空间。于是他除了做娱乐业之外,自己爱运动,投资做健身,篮球,服装等等,算是一个富二代+创二代了。


但与此同时,竞争者开始出现,跟高以翔同等级的双语帅哥也越来越多,比如模特出身的张亮,全球不同国家飞来飞去,还特别接地气,北京人,完全秒杀全国观众。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大陆娱乐圈这几年红人人才辈出,有颜值,有演技,加上网络红人的冲击,娱乐圈一大波明星频频倍感压力,很多人都去做其他生意。

这直接导致高以翔在大陆市场败退,转入海外市场,而海外怎么可能给一个在大陆市场都站不住脚根的华人机会,中国的钱是逐利的,海外的钱也是逐利的,预算都丢留给了吴亦凡,鹿晗这种小鲜肉,越来越少人会想到高以翔。

所以最近高以翔都在上海打理自己的西服生意,而他的合作对象是谁呢,还是自己在温哥华,在美国,在台湾认识的弟兄们,比如刚进入中国CBA的林书豪。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就在前几个月,林书豪参加的《我要打篮球》真人秀节目里,还帮高以翔打了自家西服的广告,但没有露出标签,也没有购买链接,甚至品牌名叫啥也不知道。所以不算是一次推广。

而在这之后和之前,很少有人在大陆的主流媒体里再看到高以翔。

所以他在哪里呢?

他在上海某小型篮球赛事当嘉宾,挥洒热血。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他在出演由腾讯卫视推出的《彩虹的重力》电视剧,依然是感情戏,依然是那种剧情。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他穿着帅气西装,参加凡尔赛宫高端晚宴。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以及,宅在家里,玩自家的狗狗。

高以翔策略败给了大陆节奏

似乎Goffery的定位策略,基本上就是这样,来回大陆与欧美跑,做跨境优质男,停留在二三线摇摆。

偶尔演演言情剧,抽空就打打篮球,打理自己的西服生意,做一个忙而快乐,享受理想生活的优质男星。

想想,快35的他,就这样过日子,其实也蛮幸福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高以翔的策略听上去好像很稳健,但对于大陆的娱乐圈+商业市场的飞速变化,加中美贸易局势,NBA今年的尴尬事件,他所押注的几个领域都遭受打击,这一打击,会让他这种“摇摆人”会很快进入尴尬的局面。

无论他是回到娱乐圈,还是走到自己的西服生意,其实都是不愠不火的状态,红不过更年轻的,也赢不过本土更野的企业。

所以,个人感觉,回头来看,高以翔的温文尔雅让他选择了多点打二三线的策略,在刚开始转型进入大陆的时候,这个策略是很奏效的,找到了基本定位。

但这个看似保守稳健的策略持续进行没有改进,让在他在面对这个世界变化的时候,暴露了一个明显的BUG,那就是他精力太分散了,无法做出精品,缺少根基。

如果在变化的世界里难以抓住一个根基,那就很容易迷茫,特别是在娱乐圈这个行业里,没有作品的平庸就等同于被遗忘,而在商业里,没有根基就难开拓生意。

所以个人觉得,与其说他是被累坏的,不如说是被焦(焦虑)坏的,被这大陆节奏跟晕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