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灼.灼


這兩句話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深刻指出自然法則與社會法則的根本區別,並一語道破社會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原文如下:

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老子說,自然的規律,就像拉開弓弦一樣,拉的位置高了,就下移一點,拉的位置低了,就上移一點。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充不足的。而社會的法則就不是這樣,社會的法則是要損害不足的,來供奉有餘的人。

誰能把有餘的拿來供奉給天下不足的人呢?這恐怕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吧!

所以,聖人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卻不居功,他是不想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清易佩紳《老子解》:“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後適於用。 此有餘則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餘,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損有餘也;舉其下者,補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窮也”他說天道地均,其實也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性,天道以和諧統一為目的,自然就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明沈一貫《老子通》:“人之道則不然。裒聚窮賤之財,以媚尊貴者之心;下則箠楚流血,取之盡錙銖;上則多藏而不盡用, 或用之如泥沙。損不足以奉有餘,與天道異矣。”

說到底,人類社會從來都是不平等的,富貴有餘者,永遠都是更有權力更有能力的人,他們能斂聚更多的財富和權利,而這些,都是從貧窮不足都身上取來的。

而不足者,正因為不足,所以也就沒有能力跟有餘者對抗,只能任憑有餘者索取,這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謝小樓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 從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來理解。

眾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經》有集中反應辯證法思想,而我們高中教材就有講述辯證法的,所以從這方面去理解,我覺得會比較容易一些。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自然的道理,是折損有餘的,來彌補不足的。

而人的道理卻是相反,“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損失本來就不足的,來供奉給本來就有餘的,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加速兩極分化。

這兩句話,首先就是形成一個矛盾。

和唯物辯證法一樣,肯定了這個矛盾的存在,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相互聯繫的,這兩句話也一樣,貧富分化依然是當今世界的普遍性矛盾。

在唯物辯證法中,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而老子對這個矛盾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並且要“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解決和解決之後的狀態又是一種矛盾統一對立的處世態度。


第二, 從對《易經》的傳承和後人對《道德經》的傳承去理解。

《道德經》中有88句經文來自易經,也可見辯證思想在我們文化中的久遠。

當然這兩句話和《道德經》的辯證思想更鮮明突出了。

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在述”說的何嘗又不是貧富分化的問題。

北宋張載“不有兩,則無一”,也是繼往開來了矛盾中的統一,有些理論接近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的觀點。

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有這種矛盾的否定觀即是新事物發展、舊事物產生都是事物的否定的類似思想。

這種傳承中,也讓李約瑟、尼采、康德、黑格爾等西方人推崇老子。

最後是老子對這兩句話的矛盾所提出的解決方式也驗證了辯證的反向轉化,因為貧富分化的問題是統治者為了自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運用“道法”的工具造成這一局面,而最後也得是“有道”的統治者去解決。

並且老子這種解決問題後“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思想從古至今都影響著不少大人物的行事方式,當然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明智選擇。


我叫楊培川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此章節中的這兩句話,敘述的是兩種對立的道的表現形式,分別以天道和人道來表示而已,並沒有涉及過深的倫理和價值判斷。通觀整個章節,其主要目的是表達老子這樣的觀點:聖人之道乃天道,抑或,天道即聖人之道。這一點被如下兩句表述的很清楚: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以及,聖人“能有餘以奉天下”。相對的,文中所說“人之道”便可以理解為“常人之道”,而常人之道,並非庸常人之道,應該是平常人之道,即生命之常道。

我們平常所見的能量和物質的自然擴散,體現的是今日所說熱力學第二定律,即是老子天之道“損有餘 補不足”規律性的體現。而作為反自然之道的“生命之常道”,物質和能量的“逆向運行”,即“損不足以奉有餘”便是必然,這是生命體作為一種耗散結構的必然表現形式,沒有“損不足以奉有餘”,便不會有生命體存在的可能。

作為個體的生命體,即個人,是耗散的、反天之道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即自私自利的),否則人的個體將無法生存。但是,沒有人能夠以個體的方式長久地單獨存在,其必然要作為一個群體的成員之一而存在。這樣,區別於常人的另一種人的出現便呼之欲出,這種人就叫做“聖人”。這種人,作為個體,也是一個平常的人,一個正常的生命個體,但是,作為群體的成員之一,他還有別於其他成員,他要遵從天之道——而不是出於個體生命的本能去“反天道”,他要“能有餘以奉天下”。他所體現出來的區別,並非其個體獨立性,而是區別於所有群體中的其他成員,在另一個層次——非個體的新陳代謝層次——上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至於群體中聖人與常人的比例,應該是進化決定的,不在此論述。


郭城3點14壹伍玖


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七章中是這樣說的:“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從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用白話文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樣的:天道的作用,就象開弓一樣吧!弦高了就把它壓低,弦低了就把它升高,弦長了就把它減少,弦短了就把它加長。天之道,是減少有餘的,用來彌補不足的。但人的道卻不是這樣的,偏要剝奪不足的,用來供給有餘的。誰才能體行天道,把有餘的供給天下不足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如此。所以聖人作育了萬物,而不認為有能力,成就了萬物,而不佔居其功勞。他無私無慾,一切順應自然,不願表現自己的才德。我覺的這段話很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縱觀社會發展的歷史,從隸奴制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者的精英們,和那些所謂的偽“聖人”、假“偉人”們,不正是這樣違背“天道”爭權奪利,壓榨人民,貪天之功,而做的嗎?

本章用“張弓"來比喻天道的完滿與和諧。其真正的和諧之道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切利益都是為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的,不與民爭利,社會財富要人人平等共享。誰才能做到呢?唯有無私無慾的真“聖人"和真“偉人",才能“替天行道"。而一般人由於有私心雜念太重,為了自身利益,只能是“損不足而奉有餘"的做法,表現完全和天道相反,這就是為什麼老子同樣在第四十八章中提到為人要“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和“法天"、“法道”的真正原因所在。


















飛龍在天231272723


現代經濟學說白了就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中庸互補,對應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體制妥協。資本主義市場理論始於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演變到現代弗裡德曼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對應於一百年前西方經濟的大蕭條和如今每五到七年一次的國際金融危機的現實。經濟學代表了人類對利益和財富的慾望,相對斯密和弗裡德曼的放任和危機,必然就有馬克思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管制,自由必然遭遇制約。猶如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和哲學原理也是左派和右派的抗爭和妥協,發展市場、增長經濟的確需要少數精英的自由發揮,但提高國民整體的生活水平及其消費規模從而做到市場的可持續增長,社會主義體制和分撒財富的稅收政策必不可少。

發展經濟,主要不在於政治體制而在於經濟體制及其政策,如何調節、優化市場和社會的管制和去管制,從而控制好貧富兩階層合理的收入差距?2500年前的老子早就做出了精彩的論述,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調控經濟就像拉弓射箭,壓制高端收入、抬高低端群體,損有餘而補不足。聽上去分明是打富濟貧的社會主義老子?其實不然,道家提倡絕聖棄智、太上無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道家指望你我阿貓阿狗都能達到老子這樣的哲學認知,自覺做到損有餘而補不足。你我當然做不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孔子代表老子來教導我們,最佳的經濟政策無非就是自由市場和威權管制的結合,管制和去管制的不斷優化,也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理論的中庸妥協。


Lauzi


如何理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看到這個問題,我本來想解釋一下比較空泛的理解。

但是,我想講一個,我之前和朋友的一個小事兒,從現實中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有一次,找朋友幫忙辦一件事兒,事成後,我給朋友轉了五百塊紅包。

朋友拒收,我問他問什麼?他說:我不收整數,要麼你不用發了,要麼發我490就行。

我又問為什麼?他說你沒聽說過“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嗎?後來給我解釋了一番天道,地道,人道。下面我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夠幫助大家理解。

朋友說天道忌滿,古代皇帝用個完美的瓷碗還要打破個小豁口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完美的東西天道是要損之的,如果不夠天道會來幫助的補全的,所以說《半半歌》:一半還之與天地, 讓將一半留人間。

然後又說了“人之道”“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朋友只給做了一個很現實的比喻,他說:你看觀察下現實生活,越是有錢人就越有錢,越有資源,又是窮人就越窮,越窮就越得不到資源!這不就是道德經裡面的“人之道”嗎?

聽完之後我思索良久,覺得有道理。現在分享給大家


術數天地


因為天道是自然的而然的,天生天滅都是循乎自然的,他通過陰陽互補,調節著宇宙萬物的平衡。為了維持宇宙生態的整體平衡,天道自然會損其富餘,補其不足。損和補都是基於整體平衡“中”,中則和,和則平,平則能合,直到中正平衡。


天道是自然的,而人類所有的原則、所有的法、所有的術都摻雜著人的私慾和雜念,違背了天道的自然規律,進入了魔鬼的惡性循環,與天道背道而馳。

太極出八卦,八卦出六十四卦,越演越遠,遠到極處便是魔。陰的太陰,陽的太陽,富人太富有,窮人太貧窮,善惡混淆,黑白顛倒,價值扭曲。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昧著良心,視真為假,視魔為道,並輔之以規章制度,限制和扼殺真理大道,以犧牲公共利益為代價保護私慾。


其實,真正明瞭天道的,一定會遵循天道的,他們走中極正道立人極,建功立業為眾生。因為天下財富為天下人所有,人間資源為人類所共有,暫時的持有不會永久持有。應法天道自然而自動平衡,行人道自然而心平氣和,天下為公,人類當同甘共苦,只有當人道合乎天道的時候,人類才能永享康樂太平。


問道黃老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天道思想,反映老子樸素的自然觀

人類哲學思想的形成,與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密切的聯繫。老子是怎麼看待天道(自然規律)呢?他說:“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在老子看來,天道是一種削高填低的動態平衡,比如說高山會遭到風沙、降水、泥石流的侵蝕,會逐漸被削低,而低谷則因沖積而抬升。山頂的石塊泥土會被帶到山下,把低窪處墊高。這就叫做損有餘而補不足。

老子的觀念,是符合我們生活的常識。山上的石頭會掉到低谷,低谷的石頭會滾到山上嗎?以我們的生活經驗來看,是不會的。同樣,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它不會自動從低處向高處流,除非你會水泵給它加壓。當然,用了水泵,就是人為干擾,就不能算天道了。

第二,讓老子困惑的是,人類社會卻出現與自然相反的走勢

中國古代經常以天道來定人道,就是以自然法則來指導人類思想。在老子看來,自然法則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可是我們看到的人類社會是一種怎麼樣的趨勢呢?剛好相反。“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大家都聽過一個“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對聖經《馬太福音》裡面一句話的拓展引申,這句話是:“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引申義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其實我們中國人不一定叫他“馬太效應”,更應該叫“老子效應”,因為老子的年代比耶穌、馬太要早得多。

老子說的損不足而奉有餘,就是本來就不夠用,還要被奪走,拿去供奉過剩的人。這個意思,當然也是強者愈強,富老愈富;弱者愈弱,貧者愈貧。

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類的法則會與自然的法則相背離呢?這個問題,老子沒有想通。因為他對自然規律的瞭解,受限於其時代。今天,我們可以來解決老子的困惑。

第三,老子的問題出在哪裡?

其實這不能怪老子。老子只看到自然界有削高填低的一面,這是他科學知識的侷限性造成的。我們設想一下,倘若自然界只是削高填低,那麼最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變成一片平地。萬物會變得無差別,有序的世界會走向混沌。

可是我們看到的自然界並不是一片平面。今天我們知道,高山並不總是被削低,在地殼作用下,有的高山還在不斷隆起;低谷並不總是被填高,有的低谷比如東非大裂谷,還在不斷地下探。這些知識,兩千多年前的老子不知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因此,我們在講老子的哲學,不要照著說,而是要接著說。我們要以新的自然觀,來重新闡述舊的哲學。

從根本上說,老子關於自然界的動態平衡的觀點是沒有錯的。只是並非高者一定往低走,低者一定往高走,而是高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往低走,低到一定程度就往高走。就好比自然界隆起的山峰,不會無限隆起,而是隆起到一定高度了,就開始削低;同樣,自然界的低谷也不會無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要抬升。這就是自然界的動態平衡。

其實人類社會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說“馬太效應”時,說富者愈富,同時又說“富不過三代”,這就好比山峰的隆起,升到頂點還是要往下降,甚至變為海洋。從這點看,人類社會的規律,與自然規律並沒有衝突。不僅沒有衝突,而且是非常的吻合。

第四,老子的意義在哪裡?

在說到“天道”與“人道”之後,老子還說了一句話,非常有意義:“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就是老子的深刻性。

我們把老子說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看作是人類社會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是存在,從古代到今天都是存在的,但老子並不認為這是無解的。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老子說:“唯有道者。”只有那些能夠領悟天道的人,也就是能夠正確認識自然規律的人。

解決兩極分化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任憑內在規律發生作用。當人類社會的不公平,達到一定的限度後,這些“不足者”,會以起義、造反的形式,去推翻、消滅“有餘者”,以達到財富的再分配、再轉移。這個過程,是血腥的,破壞性的,代價巨大的。

第二種辦法:就是老子說的“唯有道者”的解決方案。道者,就是認識自然規律,認識人類社會規律,以人為的方法,以制度、法律、經濟、文化等手段,來避免兩極分化過度,把社會差距維繫在一個穩定為前提的合理範圍之內。

有人說老子是“無為”,不人為干預,這個我不贊同。老子自己都說了,“為而不恃”,“功成不處”。老子認為最高明的,是做了,讓人家感覺沒做,彷彿自然而然似的。就好比女人化妝,最高境界,是化了妝,自然得讓你看不出她化妝。


君山話史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

對於這兩句話的直白解說就是:大自然的處事法則就是,哪裡高了,突出了,或過多了,就把那些高的、突出的、多的去掉一部分,去填充給那些過低、過窪、或過少的,讓二者之間達到一種平衡,使他們不至於走向各自的極端。而人類社會的法則就不是這樣的,人類社會是把那些資源貧瘠的去補充給那些資源豐富的,使二者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於走向各自的極端。

聖賢終究是聖賢,可以一葉知秋。儘管老子沒讀過《史記》之類的二十史,也更沒經歷過中國幾千年來的改朝換代。但他的思想可以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了。歷朝歷代的規律是由平至亂、由盛而衰,其根本就是對於“損不足而補有餘”的最佳解釋與事例證明。王朝初建,統治階級多是勵精圖治奮發有為的,整個社會也會呈現一片太平盛景,這個時候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距離還不太明顯,甚至有些明君和官員們還更勤政愛民,因此,社會發展進步只是時間問題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財富日漸積累,太平日子過久了,統治階級就開始享受生活了,歌舞昇平坐吃山空,甚至是透支王朝未來,苛捐雜稅猛於虎,老百姓日子漸漸失去了希望和奔頭,再來點天災人禍,只需要有人登高一呼,響應者雲集,最終星星之火成燎燃之勢,開啟天下大亂模式。如此王朝更替週而復始。這不正是因為“損不足而奉有餘”的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麼?
至於大自然呢?它一直都遵循著“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法則,所以任由我們人類社會如何更替往復,它依然是自然而然,不動聲色。

任何一個王朝,如果統治者們能效仿天地法則――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與天下為公有同工之妙),那麼這個王朝還是很有中興之希望的。但人的私心太盛,註定了更替是其宿命!

――鄙人不才,如有不妥,還望指點。


一刀斷髮


天之道,具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自然的法則,不是很像拉弓弦嗎?拉高了就放低一些,拉低了就抬高一些。拉得太滿就放鬆一些,拉得不夠滿就補充一些。自然的法則,就是消減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

人世的法則就不是這樣了,它是消減不足的來供給有餘的。誰能消減有餘的,來供給天下的不足呢?只有領悟了自然法則的人能夠做到。因此,聖人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想表現自己的智慧和才幹。


從現實生活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這一現象除了思維與懶惰,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人世間“消減不足來供給有餘”的法則。這一現象也被新一代年輕人,也就是90後一代人稱為“劫貧濟富”。

試想一下,有多少人願意將自己得來不易的東西無私送給別人呢?其實我自己也很難做到啊!

不過,我們也不必過分悲觀。雖然我們不是聖人,但是能夠按照自然法則,“消減有餘而補充不足”的人還有很多。

香港明星古天樂,不僅能夠做到“消減有餘而補充不足”,為大陸貧苦孩子做出巨大貢獻,而且能夠做到了“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長期隱瞞著他的偉大作為。

與古天樂的偉大心境比起來,我們真應該慚愧啊!我們總是有一點作為就炫耀自己的力量,我們總是有一點成就就炫耀自己的功勞,我們總是有一點作為就認為他人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恩賜!

不過,現實生活中,我的身邊也出現過很多樂於助人的人。他們不富裕,但是很樂觀。他們有的隨手幫助別人,有的默默陪伴我走過抑鬱的日子。他們總是突然出現,然後默默地離開。他們微不足道,但是使得我過去的生活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