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為什麼會出現黃脂症?怎麼樣可以切實有效地解決黃脂症?

黃顙魚是我國淡水水體中分佈較廣的底層魚類。作為華東區域的主要優勢養殖品種,近幾年來,其養殖量逐漸增加,價格常年穩定,養殖收益有所保障。然而,現狀是黃顙魚養殖密度高,魚個體小,投苗量大,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極易產生疾病。更讓人挫敗的是,好不容易養的黃顙魚達到出魚的規格了,但由於體色不好,導致魚賣不出去。那是什麼原因導致黃顙魚體色不好呢?筆者發現黃脂症是主要原因。

黃顙魚為什麼會出現黃脂症?怎麼樣可以切實有效地解決黃脂症?

黃脂是指腸繫膜脂肪由白色變為黃色的過程,伴隨著這個過程,魚體黑色素逐步變淡,特別是魚體側面,但不會完全消失,因為它的肝胰腺損傷不太嚴重。

得了黃脂症的黃顙魚表現為:黃顙魚攝食量變化不明顯,魚體活力沒有明顯降低,但解剖魚體可以發現黃顙魚體內腸繫膜脂肪呈淺黃或是金黃色,肝顏色較正常。正常黃顙魚體內脂肪顏色與黃脂有明顯不同,同時在發生黃脂的黃顙魚魚體在體色、肝臟上也有明顯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到,發生黃脂的魚體體色暗、無亮澤,同時在肝臟也表現不好,表現有損傷。

黃顙魚為什麼會出現黃脂症?怎麼樣可以切實有效地解決黃脂症?

黃脂的發生一方面是由於膽道受阻,產生的黃疸現象,這種情況下,魚的肉色也會變黃;另一方面是由於脂肪酸的氧化,①飼料中或原料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引起魚體內脂肪的氧化變黃;②飼料或原料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消耗了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如VE),肝胰腺抗氧化酶系活性低,導致不溶油脂的黃色抗酸色素顆粒形成並在在脂肪中沉積。

黃顙魚黃脂症的解決方案:

高志強老師認為,在飼料中添加膽汁酸保護魚的肝胰腺,輔以杜仲葉提取物提高體內抗氧化能力,可有效預防黃脂現象。

對於已經發生黃脂症的魚,建議在每噸飼料中添加膽汁酸2000克+杜仲葉提取物1000克+維生素E 500克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