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晏子使楚》

确实如此。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人也不例外。环境能影响人,也能塑造人。近期,因疫情影响,我们只能乖乖待在家里,就连工作还需要在家进行。据阿里钉钉的数据,今年春节超2亿人在家办公。2月5日,财经网通过其官方微博发起调查:在家办公感觉更累了吗?超过8928位网友表示“是的,我想回公司上班”;6843位网友觉得“没有,在家多舒服”。

这说明了超一半的人更愿意在外出办公。为什么呢?

原因有三:

  1. 在家办公沟通难,效率低,业绩不如意,收入不理想。
  2. 少了工作仪式感。《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因为这种不同,使得我们在平淡无味生活里,重新找回更多乐趣。
  3. 在家办公难,干扰因素多,一会手机响起,一会家人“甜蜜”式干扰,就如电影《囧妈》里,徐峥在微信语音,妈妈突然就插话了;他在工作,与同事通电话时,妈妈不断往他嘴里塞小番茄,也丝毫不顾忌这到底会不会影响儿子的工作。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尽管如此,即便你内心很不乐意在家工作。你还是不能出门,还是需要在家办公(学习)。所以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方法:自我对抗

我们开始学自律,学时间管理,会做计划,会如何排除干扰要素,关闭房门,仍丢手机等等,可是这些方法有用吗?

在我看来,这些方法都有一定道理和作用,但不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说,这些方法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所以呢!接下来,我结合自己这两年来当自由职业的实际经验,来分享一些在家办公(学习)思考。

01

时间管理是一个伪概念

你要管理的是自己,而不是时间

我们一生中有两个大财富,一是才华,二是时间。人活着必定才华越来越多,但时间越来越少。可以说,人生在于你花多少时间,换的怎样的才华,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问题来了!很多人时间减少了,但才华始终没有增进。于是人类就有了一个新概念,有效管理时间。怎么管理时间呢?

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科书告诉我们要如何利用工具来合理安排时间,或者直接说如何高效工作。比如,番茄时钟、smart原则、时间管理优先矩阵等等。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但其实时间管理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让我们认识自己,合理制定目标。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是不可复制的,也无可替代的。你再如何高效管理,或者合理利用时间,一天都只有24小时。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无尽,但在有限时间里,你能做的事却是有限的。

第二:你没有那么忙,无须做时间管理。经济学家哈莫默什在《花时间》里列出数据:跟 50 年前相比, 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只增加了 15%,而收入是那时的三倍。也就是说,如今的我们时间多了,收入也增加了,但为何人们总是觉得增加很忙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你在忙什么呢?忙刷手机?看网文?刷抖音?还是逛淘宝呢?

事实上,大部分人每天要做的事就并不多,只是人有惰性,时常白白浪费时间,拖延事件,直到事情多了,压垮自己了,就抱怨时间不够。

德鲁克说:“曾经公司的董事长,非常肯定自己的时间安排,有1/3用于研究业务,1/3接待客户,还有1/3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但等实际记录了六个星期之后,实际上他在这三方面没有花什么时间,相反,他把时间都浪费在调度工作上了。例如处理顾客的订单,打电话给工厂催货等等。当秘书把记录送给他看时,他简直一点儿都不能相信。后来他的秘书又确实地做了几次记录,他才相信自己的估计靠不住,开始相信那份记录的真实性。

这说明了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把时间全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所以我认为时间管理这个概念,不全是对的。管理时间的本质是管理自己,让自己围绕目标做事,这才是关键。具体怎么做呢?

我给大家两个方法。

方法一:让自己忙起来,给自己安排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因为人惰性。我们总是习惯在事情多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时候,才肯去思考最紧急、最重要事情是什么,才有压迫感去做事,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事。

方法二:每天给自己列出最重要的3件事。注意了!你只能写出3件事,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围绕目标深度工作。具体怎么操作呢?我把它提炼总结为“自我三问法”。

  • 我将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
  • 我将如何开展工作?
  • 是什么动力让我坚持做这项工作?

以我自己为例,每天上午9:00-12:00,这个时间段是我进行专注读书和写作时间段。在阅读之前,我会先手机调为处于飞行模式、然后准备一杯水和一本书。时间一到,我就迅速回房间开始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是边读边做笔记。读累了,就开始定主题写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一直坚持读书、写作呢?

原因如下:

  • 我自己喜欢用这种方式独处。
  • 读书、写作是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方式。
  • 金钱奖励
  • 当我明确读书、写作确确实实能给我带来好处时,我完全能享受心流式的学习给我带来的快乐。因为我很喜欢也一直在践行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这一句话:“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两种方法之后,你就别犯傻了!你知道人的时间无须管理。也就是说,时间管理是一个伪概念。不过,现实中,还是很多人持着时间需要管理的观点。为什么呢?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时间,而是时间太多了,深怕自己浪费时间,才需要花时间做一系列的时间管理。

不过,尼尔·埃亚勒在《不可打扰》中说了:“驱动人的不是趋利避害,就是避害。”也就是说,我们所做一切努力全为了逃避痛苦。因此,时间管理即是痛苦管理。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为难自己,让自己痛苦不堪呢?

所以,在我看来,时间需要管理的说法,不全是对的。我们要管理的是自己,是习惯,是习惯,而不是时间。我们要看到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被浪费的,而不是把时间塞的满满的,以至于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好了!当你认识到时间管理是一个伪概念之后,又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想利用好时间,却时常在颓废;我们很想在家好好努力却没动力,这又是什么回事。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02

有无干劲,全是骗人的

是否有动力,关键看你内心能否得到满足

我们经常会听到:“谁做某件事,干劲满满”;或是说:“谁做某件事,没干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做事有干劲,说明你做这件事,是发自内心喜欢,或者是觉得有意义等等。而做事没干劲的原因却很多种,但最常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

  • 不想做:没动力、找不到价值 ,也不知道做了有何意义
  • 不能做:没能力、没方法
  • 没机会:没有好的天时(时机)、地利(环境)、与人和 (同伴)

然而,心理学家凯利·麦克尼格尔在《自控力》中说:“在心理学上认为所谓的干劲,并不是某一种东西,也不存在被消耗的情况”。因为人们做事时,总是怀着强烈的欲望。也就是说,我们觉得做事没干劲时,是没找到具体的方法,是内心得不到满足,为什么这样呢?

美国心理学 家爱德华·德西与理查德·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他认为人存在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即是自主、胜任和归属 。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三种心理动机。

  • 自主感:有自主权,能自己选择和决定。
  • 胜任感:或称成就感, 是指自己能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并得到他人的及时反馈,刺激多巴胺,感觉到幸福。
  • 归属感:或称关系, 是指人们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得到对方的认可。

简单来说,当你做事时,这三种心理动机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幸福,就自然感觉干劲十足。反而,你就不想努力,想逃避,想拖延,甚至想找更多借口等等。

例如,为什么你想离职呢?原因很可能有多种,但总体上还是离不开工作低、能力等不到提升,找不到成就感;办公政治,各种坑人的制度让你感到不自由,或是跟同事闹翻没归属感等等。

但这些问题,不单单在于没干劲。没干劲只是其中某一个心理动机得不到满足。简单来说,没干劲只是一个表象。

所以,很多时候,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你做事有没有干劲,而是你的内心的欲望是否等到满足。你如果只是没干劲,那么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手段来刺激你,比如金钱,改变工作环境和方式等等。

就像 Paul Graham曾经调侃过的一句话:在美国,唯一强迫人的方式是征兵,但我们已经30年没有这么做过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

为此,在我看来,做事有无干劲,全是借口,全在骗人。你是否想做某件事,关键看你的内心是否得到了满足。

用乔布斯在演讲中所讲:“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 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找到这种工作, 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 要跟随自己的心, 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所以我认为你该醒一醒,无论是在家办公(学习),还是外出工作,别在以没干劲帮自己找借口了!你也别再妄想以没干劲欺骗他人(上级)了。你要做的不是感受自己做事是否有干劲,而是要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你内心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归属 ,能否真的得到满足。

一旦你内心得到满足,那还需要强迫自己自律吗?

答案很简单,不需要。这又是为什么呢?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03

逼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什么事的自律模式,是不对的

自律不是自我捆绑,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做事模式

一提自律,你想到什么?

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每天坚持读书健身并打卡,对吧?自律的人,总是能把该做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序。

确实如此。自律的人总是能把应该做的事做好,而不自律的人,时常自我放纵,以至于一事无成。所以大家网上各种文章,还有各类书籍,不断地告诉我们自律的好处及作用。

TED有一个演讲《只有自律,才能活成想要的人生》里面讲一个蜜蜂的故事。有一天,一只蜜蜂跟同伴翩翩起舞在玩耍,突然来了一只熊,慢慢靠近蜂窝,想偷蜜。为了救蜂窝,蜜蜂就飞过去盯熊,结果发现熊皮太厚了。当它试着把针拔出来时,却扎死自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蜜蜂多年演化的本能反应。结果缺很悲剧,它没有选择权,直接被自己害死了。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动物(人)本能、本性会伤害自己,甚至把自己置身于死的。这看似挺有道理的,真实世界确实如此。动物(人)的很多行动受“无意识”或本能支配。特别是人类,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就是懒惰、贪婪、自私。但问题是人为了对抗懒惰而捆绑自己,要求自己高度自律,难吗?

很难!也就是说,逼自己自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并且真的能做到自律的人,只有少数人。

关于自律的研究,最初的来源,是非常经典的「棉花糖实验」。斯坦福大学教授Walter Mischel找来600多个四岁的孩子做了的实验: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立刻吃这块糖,过一会他们就可以再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在大人离开房间后,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坚持了几分钟后吃掉了糖。15分钟后,实验人员回到房间,大约3个孩子里,有1个孩子坚持住没吃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用唱歌,蒙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样看来,不自律的人,偷吃糖的孩子,他们人生就完蛋了吗?其实不然。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何为自律呢?

所谓自律,是说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古人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的来说:“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也就是说,自律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手段,是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事。

但是呢!自律有前提条件被绝忽视了。自律第一步是,你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比如在实验中,孩子们吃糖的目的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为了得到第二颗糖,而有的孩子可能为了是充饥,及时补充能量等等。

然而,很多人对自律理解有误。他们认为自律就是复制他人的模式,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比如,我要早起,我要读100本书等等。当你坚持做到了,就认为自己努力了,自律了。反而,你则认为自己自甘堕落。

问题是真的自律不是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

比如,有人是“早星族”,他们在早晨做事更有效率,但“晚星族”(夜猫子),他们在夜深人静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你无须逼着自己跟他人一样早起打卡啊!在他们看来,组队早起打卡,是自律应该做的事,但对于夜猫子是无关紧要,也不是最想要做的事。对夜猫子而言,你在夜里,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既然如此,那你又何苦要逼着自己跟着他人的脚步,来早起打卡,证明自己很自律呢?

所以在我看来,自律不是盲目复制他人的做事模式,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做事方式,并逐渐形成习惯。自律是要明确自己目标,找到自己做事动机,让欲望和动力去驱动你自动去完成某些事,而不是给自己定一系列死规定,逼自己必须做某件事。

用《银河补习班》电影中,父亲对儿子说的两句话就是“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没有箭靶子,你每天的拉弓就毫无意义。”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也就是说,真正的自律是先要找到自己的箭靶子后,允许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而不是复制他人的自律模式,来自我捆绑。简单来说,真正的自律是你内心真的想做成某件事,并从现在开始,而不是等明天,不是下个月,就在此刻,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完成,而不是把自己逼得痛苦不堪,或者没有完成事情而自责当中去。

用贾平凹在《自在独行》说:“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确实如此。这也才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结语

1.时间管理是一个伪概念。人要管理的是自己,是性格,是习惯,而不是时间。我们要观察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被浪费的,而不是管理时间,把时间塞的满满的,以至于让自己喘不过气来。那些认为时间管理的人,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时间,而是时间太多了,深怕自己浪费时间,才需要花时间做一系列的时间管理。

2.做事有无干劲,是假象,是借口,是在骗人的。你是否想做某件事,关键看你的内心是否得到了满足。

3.逼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什么事的自律模式,是不对的。自律不是自我捆绑,给自己定一系列死规定,逼自己必须做某件事,也不是盲目复制他人的做事模式。真正的自律是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做事模式,并逐渐形成习惯。可以说,自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最后,愿新一年的你,无论在什么地方办公(学习),别再刷手机浪费时间了,也别再当空想家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从现在起,你就努力当一位实干家,让自己成为一位自律、自由达人!

记得一句话,别再等了!现在,你在决定你的生命。“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疫情在家很不自律,计划满满全泡汤,想努力却没干劲,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