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年中華古籍保護的“一二三四”

回望2019,“傳統文化”始終佔據著年度熱詞榜的重要位置。圍繞著“傳統文化”的主題,銘記著傳承文化的責任,古籍保護頻頻發力,古籍普查成效卓著,古籍修復加大力度,古籍數字化資源持續開放共享,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加快速度,會議、展覽,融合、跨界,在古籍保護的版圖中,模式不斷創新,更多的社會力量積極湧入,打破行業壁壘,古籍保護逐步走向“民眾自覺的保護”。

一個“大展”震撼登場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國家圖書館建館110週年,在這樣的“雙慶”時節,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典籍展覽中數量、規模、等級最高的一次,共彙集了全國20多個省份40餘家公藏單位、30餘位私人藏書家的珍貴藏品330餘種,分“國寶吉光”“百代芸香”“汲古潤金”“交流互鑑”四個展廳展出。大展自9月7日開展以來,受到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幾個月來各行各業慕名參觀者絡繹不絕。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私人藏元刻本《茅山志》

此次大展將原深藏在圖書館、民間收藏家手中的珍貴古籍實物展陳,僅宋版書就有百餘部。除此之外,更運用了豐富新鮮的科技手段,如數字虛擬沙盤演示、全息視屏演示、沉浸式數字場景、微信導覽等,用通俗的語言、靈活多樣的形式、體驗互動的科技手段將中華民族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記憶傳遞給每一位觀眾。“傳承大展”無疑成為文化領域年度熱議話題之一。

兩大系列“秀”出國寶

中國自古有在農曆七月初七翻曬藏書的傳統,最初是為了保護典籍,在歷史發展中已成為我國獨特而醇厚的書籍文化。2019年農曆七月初七到來之際,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全國各地古籍收藏單位紛紛舉辦了系列豐富多彩的曬書活動,通過曬國寶、曬經典、曬技藝、曬傳統等,使公私藏家、廣大民眾一起分享古籍知識,傳播愛書護書觀念,光大中華傳統典籍保護傳統,逐漸形成大家喜聞樂見的曬書節日。8月6日,“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啟動儀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舉辦。此後,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全國多個地市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曬書活動。10月11日,“中華傳統曬書活動暨中國古代思想家郵票主題產品發行”活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成功舉辦,集郵冊、手賬、閱讀筆記、日曆、AR互動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系列主題產品,在全國集郵系統、全國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聯盟渠道以及摩點網進行徵訂及眾籌。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啟動儀式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曬書沙龍

與此同時,“館長曬國寶”系列在線上推出,各大公共圖書館館長親自“曬國寶”,介紹館藏珍貴古籍,“秀”出典籍背後的動人故事,讓公眾近距離欣賞和感受古籍之美。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亦陸續發佈。

三個“首次”開創新局面

1.籌備開展首屆古籍修復技藝大賽

一直被大眾認為“冷門枯燥”的古籍修復技藝,近年來隨著對“大國工匠”精神的弘揚逐漸受到重視,並走入百姓視野。如何讓這門技藝更深入地被認識,如何進一步提升古籍修復者的技藝水平?那就來一場大賽,亮亮相比比身手吧!2019年,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發出“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古籍修復成果展示”的倡議後,多地開展了古籍修復技藝大賽。

7月25日,首屆四川省古籍修復技藝大賽在四川省圖書館拉開帷幕,來自四川全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高校圖書館系統14家單位的24名古籍修復師報名參賽。參賽人員選擇一冊古籍,按照整舊如舊、最小干預等原則,自行選擇修復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或最能展示修復技藝的環節錄制5分鐘以內的視頻,由古籍修復專家根據視頻和修復作品完成質量進行評分。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8月5日—8月10日,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舉辦“雲南省古籍修復技能競賽”。競賽內容選取了雲南有代表性的彝文古籍和傣文古籍進行修復,24名公共圖書館、科研系統的修復人員需在2天內,參照《古籍修復技術規範與質量要求》,完成3葉重度破損彝文古籍或傣文古籍的修復,經評審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作品將參加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的“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古籍修復成果展示”。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11月,首屆安徽省古籍修復技藝大賽開賽,來自安徽全省7個古籍公藏單位的修復人員參加比賽。此次大賽設有破損古籍制定修復方案、修補一張破損書葉、裝訂一冊線裝書3個比賽項目,內容涵蓋了古籍修復工作的基本流程,既考查了修復師對修復工作的整體策劃能力,又考驗了在修復工作中的獨立動手能力。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2.古籍修復技藝有了專屬博物館

作為2019年古籍修復技藝方面的重要成果,洛帶·藝匠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可謂“壓軸出場”。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以展示紙質文獻修復技藝為主題的文化場館,坐落於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下街50—54號1、2、3層,共1100平方米,藏(展)品500餘件,屬民辦非國有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該博物館還為紙質文化修復師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工作環境。博物館一樓為綜合展示廳和遊客接待中心,二樓為核心展陳區和傳拓體驗區,三樓主要為善本古籍、古字畫、碑帖、檔案、票據等紙(絹、布)質文物修復體驗區,修復師可現場作修復示範等。

3.文物保護創新研究院成立

11月12日,在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成立5週年之際,復旦大學文物保護創新研究院正式掛牌。在“讓文物活起來”的機遇發展期,復旦大學以“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科研機制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創新”為抓手,在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的基礎上,與政府、企業、文物與博物館界以及社會力量合作,在探索建立文物服務業、文物衍生產業的產學研結合平臺方面邁出步伐。古籍保護與文物保護的融合發展開始起步。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四個趨勢穩定發展

1.古籍普查不斷湧現新發現,古籍利用迅速跟進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古籍普查工作成效卓著,截至2019年11月,全國已有24個省區市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古籍普查完成總量260餘萬部另1.8萬函,2315家收藏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讓人驚喜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湧現了不少新發現,其中,西藏羅布林卡古籍普查新發現9函完好孤本,孔子博物館發現《乾隆御定石經》初拓本,中國民族圖書館新發現一部元大都刻本,等等。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孔子博物館開展普查工作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孔子博物館藏《乾隆御定石經》初拓本

11月12日,在古籍普查的基礎上,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吉林省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20家單位在線發佈古籍數字資源7200餘部(件),免費服務大眾閱覽和學術研究。此次聯合發佈活動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的第四次,也是參加單位最多的一次,不僅有省級館,更有很多市、區、縣公共圖書館,以及博物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系統古籍收藏單位。著名藏書家韋力先生將所藏8部稿鈔校本古籍數字影像無償贈送國家圖書館進行發佈,更是開創了民間收藏古籍以數字資源形式服務社會公眾的新模式。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20家單位在國家圖書館聯合舉辦古籍數字資源共享發佈活動2.社會力量不斷壯大,合作模式頻頻創新

2019年,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在引進社會力量方面成效顯著。1月18日,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鑑定專業委員會成立。11月8日,該專委會舉辦首次專題學術研討會,就近年開化紙古籍文獻在社會上關注度較高、說法不一展開專題研討,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外,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兩次面向社會大眾開設的古籍收藏與保護培訓班獲得廣泛好評。

近年來,黨和政府大力支持並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古籍保護,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2019年12月16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就開展藏文古籍保護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西藏自治區的古籍保存、保護、修復、出版、數字化和宣傳推廣等方面開展通力合作,共同促進藏文古籍的保護與利用。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12月26日,“鄭振鐸等搶救流散香港文物往來信札捐贈劃撥儀式暨入藏紀念展開幕式”在國家圖書館隆重舉行,這批信札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捐贈,印證了新中國在成立之初為搶救香港流散文物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紀念展首次向公眾整體展示信札原件,展期為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2月26日。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鄭振鐸致徐伯郊信札(1953年3月27日)

3.傳播模式多樣,展覽與體驗相輔相成

2019年,“走近四庫全書”系列活動走進甘肅,通過《四庫全書》專題展覽、書葉抄寫、傳拓體驗、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向校園師生、社會公眾介紹《四庫全書》,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夠進一步瞭解、感知、熟悉這份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10月19日至31日,“八桂遺珍 秘典重光——廣西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成果展”在廣西圖書館展出。此次展覽宣傳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西開展少數民族古籍普查、搶救、蒐集、整理、保護、翻譯、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配合展覽,廣西壯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還在展廳設置了碑石傳拓、雕版印刷、線裝書裝訂體驗活動,讀者可以自己拓一張拓片、印一幅畫、製作一本線裝書,感受古人智慧,增強古籍保護意識。

12月21日,“冊府千華——大連地區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暨古籍保護成果展”在大連圖書館開幕,展覽分設展示區和互動區,創新性地引入智能機器人、畫屏以及線上直播等高科技元素。傳統古籍與現代技術相融合,豐富了展覽形式,開拓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渠道。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冊府千華——大連地區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暨古籍保護成果展”4.人才培養多點推進,古籍保護技能廣泛覆蓋

8月26日,“第三期全國西文古籍修復技術研修班”開班儀式在中山大學圖書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收藏單位的38名學員在中山大學圖書館進行了為期四周的西文古籍修復學習。課程內容包括手工紙與機制紙的檢測方法、西方古籍結構調查分析、18-20世紀紙張的修復、裝幀皮革的清潔與加固、皮革燙金、書樣製作等。

2019年6月11日,“第四期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培訓班”在黑龍江省開班,來自全國各地31家單位的56位中華傳統文化推廣領域的工作者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設計了講座、雅集、座談等內容。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圖書館古籍整理與提要編纂高級研修班

2019年8月26—30日,“圖書館古籍整理與提要編纂高級研修班”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來自全國40餘家古籍收藏單位的51位學員參加,授課專家都是長期從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學員們收穫頗豐,是一次難得的古籍知識“饕餮盛宴”。

回望——2019年中华古籍保护的“一二三四”

來源:《藏書報·古籍保護專刊》2020年第1期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

群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