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發熱、密接、疑似和確診”人群分類管理?

如何對“發熱、密接、疑似和確診”人群分類管理?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8日電(記者 張茜翼) 海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場新聞發佈會發佈8日下午在海口召開,海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呂傳柱對“發熱、密接、疑似和確診”四類人群的分類管理進行介紹。

呂傳柱說,發熱是指體溫升高超過37.3攝氏度。密切接觸者就是14天內曾與新冠肺炎的確診或高度疑似病例有過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的人比如辦公室的同事,同機的乘客,還有包括新冠肺炎病人的陪護、乘出租車、乘電梯等直接接觸者等。疑似和確診患者按照國家第五版診療方案由醫務人員確定。

由於一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症狀較輕,僅有發熱而無肺炎臨床表現,但仍有傳染性,為控制傳染源,分類管理十分必要。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日常發熱不等於密切接觸,更不能等於疑似或者確診病例。

出現輕度發熱情況,如果沒有密切接觸發病患者,可能就是普通感冒,對可排除疑似的普通發熱病人可以門診治療或者居家觀察。發熱,沒有呼吸困難、氣促等症狀,可以撥12345或者12320諮詢,由專業人士提供建議,也可以就近就地或者居家對症觀察,絕大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盲目跑到大醫院增加交叉感染機率。

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或者病情加重者應立即轉移至定點機構發熱門診,進入發熱病人就診流程。

呂傳柱稱,發熱門診(或診室)接診醫生診察病人,通過血常規、胸部影像學等檢查,流行病學史特別重要,要及時提供,更不能隱瞞。對於能明確排除疑似的,轉至普通門診就診;對於無法排除疑似的,定點醫院進一步留觀。

此外,呂傳柱還介紹了海南目前死亡患者情況:兩例死亡患者均是高齡伴嚴重基礎疾病患者,1位是78歲男性,20餘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史,另一位是79歲女性,伴有高血壓、乙肝、肝硬化病史,確診患者絕大多是為輕型與普通病例,公眾不要恐慌,儘量不去人群聚集場所,做好個人防護就是目前防疫最好的方法,如果確需外出到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戴口罩。勤洗手和戴口罩同等重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清除手部汙物和細菌,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