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是敏感的,不是脆弱的

2003年非典之後曾有業者提出了一個概念:旅遊業是敏感的(sensitive),不是脆弱的(fragile )。當前對旅遊行業一個最直接最大的短期衝擊無疑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行業的走勢首先是取決於疫情的走勢。儘管現在伴隨病例數量的快速增加,疫情和輿情一起發酵,民眾精神高度緊張,但隨著應對疫情走上正軌,有理由相信不久將對疫情的戰鬥有望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也能為後續旅遊業的復甦贏得更多時間。


2020年旅遊全行業的虧損可能很難避免,不管是企業還是從業人員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過從長期來看,旅遊已經成為民眾的剛需,只要市場需求在,旅遊業重新崛起的基礎還在。相信旅遊企業只要堅持住,一定還有翻盤的機會。


俗話說: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贏!在行業停擺的這段時間,廣大行業者紛紛建言獻策,開展行業自救行動。唯有預見疫後行業的趨勢變化,找到對策,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市場的新變化。


文旅行業自救 | 旅遊業是敏感的,不是脆弱的


分析形勢 蓄勢待發


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未來旅遊業發展定了調,就是高質量發展。但這個高質量發展更多是對旅遊業發展提出的要求,至於2020年旅遊業可能出現的情況,還需要做一番梳理。趨勢很多,這幾天不少行業者也進行了分析,這裡根據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曾博偉的分析摘要說五個:


一、市場的調整


隨著旅遊業達到相當規模,中國旅遊市場已經從最初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到平穩發展期。而從市場經營的實際情況看,更是不容樂觀。一方面國民旅遊消費增長的紅利更多流向了國外,另一方面,“宏觀報喜,微觀報憂”的情況普遍存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從長遠來看,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旅遊消費市場無疑是充滿前景;但短期來看,這樣的消費潛力是否能真正變成市場機遇,又另當別論。


二、模式的轉變


在旅行社領域,除了主打出境市場和主攻小眾市場的旅行社還有一定發展之外,傳統旅行社日子都不太好過。特別是2019年旅行社鼻祖托馬斯.庫克的倒下,更讓一眾守舊的旅行社後背發涼;互聯網時代,旅遊互聯網領域的流量大戶跨界來襲,氣勢洶洶,將客戶流量轉化成旅遊收入的產量成為香餑餑;在旅遊住宿領域,星級飯店式微,同時各類新型住宿方式卻是如火如荼;過去很多地產企業搞旅遊,玩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套路,一些房地產陷入困境,也一併拖累了旅遊大項目的投資,以文化旅遊的名義做房地產項目,未來就有點玩不轉了。


三、技術的進步


就消費者而言,旅遊追求的是體驗,故而作為應用場景,有助於提高遊客體驗感的技術將會大有用武之地。正因為如此,在主題公園裡的遊藝設備技術的進步,會大大提高了遊客的尖叫度。同樣,虛擬現實的運用也將給遊客帶來更多的驚喜,特別是在文物旅遊當中,虛擬現實技術為解決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提供了現實的解決方案。不過旅遊作為人與人之間情感體驗、交互體驗的重要方式,是很難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這些好的技術應該是幫助遊客更好地發現世界,發現自己。


四、嚴格的監管


2019年,旅遊行業在感受市場寒流的同時,也感受到監管的風暴,是大浪淘沙的最好時機。除了若干A級景區因為不能達到標準被文化和旅遊部以及省市文化旅遊部門摘牌之外,更值得關注的還有政府致力於“治本”的制度性監管措施的推出,如2019年11月底,作為首例,桂林盛迦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和導遊被列入全國旅遊市場黑名單,這也讓旅遊領域的信用管理開始浮出水面。除此之外,未來政府還將推出針對在線旅遊企業的監管辦法,同時還將推動“體驗式”暗訪評估的常態化。以創新出業績,以管理出效益應該成為旅遊企業未來真正的生存發展之道。


五、政策的加強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反映了國家層面對激發旅遊消費的殷殷之盼。可以預見,進入2020年,國家層面對旅遊的重視力度和支持力度還會不斷加強。除了對旅遊本身的政策支持之外,結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脫貧攻堅、對外交流等重大戰略,旅遊的綜合效益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在地方層面,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些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也在陸續出臺。


文旅行業自救 | 旅遊業是敏感的,不是脆弱的


尋找機遇,轉危為機


我們時常講,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當前旅遊業所處的階段,本身就亟需結構升級和產品優化提升。目前疫情的考驗,可能也是外部因素強制性倒逼行業進入深層調整,形成結構性的自我修正和模式創新的動力。我們既要高度重視此次新型疫情的影響,但也不要過度恐慌,更應有足夠的信心迎接挑戰,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過去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積極應變,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尋求政府的扶持


現在最緊急的是讓企業能獲取現金流活下去,如無息或貼息貸款、質量保證金退還,相應的減稅、退稅、基金、補貼、金融支持等。政府都會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是硬核減負,讓旅遊企業能夠應對大疫冬眠時刻。例如2月2日,蘇州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從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等給出了具體有效的政策,乾貨滿滿,可謂雪中送炭。另外企業自身也要開源節流,及時止損。重構自身的成本能力,縮減費用、剝離不良業務、杜絕虧損及沒有質量的增長,確保現金流,確保能活下去。


二、加強基礎建設


疫情過後國家一般會制定旅遊振興計劃,想方設法扶持和救助旅遊業。休整期間查漏補缺,積極完善和優化企業管理制度,加強市場和營銷的研究,強化科技的應用,加強研發升級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旅遊產品。做好這些基礎工作後思考商業模式、產品模式、服務模式的調整,制定新一年的計劃,好好進行服務打磨。同時抓住新消費、新科技的旅遊機遇,緊跟政策風向,適應市場新變化。


三、完善安全規劃


考慮到短期內不可能吸引大批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因此,在二季度開始可以把工作重點集中在開拓國內市場,刺激整個旅遊和消費市場;出臺應急預案,提升旅遊環境的衛生水平,如旅遊廁所應備有必備的耗材,包括衛生紙、清潔液、消毒劑等。對文化旅遊行業處置涉文旅突發公共事件起到指導和推動作用,提升文旅行業應急處置水平,塑造安全景區形象,重拾消費者信心。


文旅行業自救 | 旅遊業是敏感的,不是脆弱的


堅守行業 奮力攀登


偉大的企業,都是冬天的孩子。他們活得好,不僅靠活力,還靠實力,更靠毅力。越是艱難的時候,越需要勇氣和智慧奮發向前。剛開啟的2020年給我們帶來太多新的考驗和挑戰,但每一次的考驗總會讓生命力旺盛的群體更加茁壯。面對複雜多變的局面,我們需要做的是建立信心,做好充足的準備,積蓄能量,尋找更多新的機遇和發展模式。


“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難越向前”!這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精氣神。疫情對我們文旅行業打擊只是一時的,把困難舉在頭上,它就是滅頂石;把困難踩在腳下,它就是墊腳石。在黨和國家正確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很快能夠克服疫情,恢復國民經濟。嚴冬過後是陽春,行業也定將會有更大的飛躍!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共築行業發展新願景,共創行業美好新未來!

挺過去,就是勝利!

本文綜合:人民日報、巔峰智業。


研學旅行,商務合作—微博:@李可為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