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怕死”的醫生火了,中國醫生太難了

最近,有位90後男醫生意外被刷屏,出圈了。

他叫徐曄。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他身穿白大褂又蘇又帥,完全是偶像劇男主的既視感,人稱“現實版江直樹”。

好多姐妹說看到他,以後看的醫生文男主終於有臉了。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戴上口罩,專注有魅力,竟然還有點撞臉蘇志燮?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最最圈粉的是,這位新晉男神還是個年輕有為的學霸。

今年 28 歲的他,工作 3 年,是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目前在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科。

他不僅長得帥,說話也帶著光環:

“中山大學醫學院有一個牌匾,上聯是救人救國救世,下聯是醫病醫人醫心。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然而,他的爆紅只是“靠臉”嗎?

當然不是,就像網友說的,帥哥常有,可比起帥氣的外表,醫生這個職業自帶的光環,才是徐醫生真正圈粉的理由。

徐曄的出圈就是憑藉著最近新出的一部紀錄片,剛一上線,就在豆瓣從9.0分漲到了9.2分。

它的名字叫做——

《中國醫生》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這是一部記錄中國醫生的故事,也是國內第一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其實有關同類型的醫療系統紀錄片有很多,但它們都默契地去拍醫生的成功,稱頌醫生的妙手回春。

但在本片中,沒有煽情,沒有歌頌,沒有標籤,只有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

它給人的感覺就是真實二字。

紀錄片內容很簡單,就是在全國的六家醫院內,跟拍幾位醫生的日常工作。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有多少人是衝著徐醫生看的《中國醫生》,可笑著笑著,竟然哭出聲來。

它承載了生死、利益、愛和金錢等常人難以承受之重,也真實地檢驗著人性。

他是一名“怕死”的醫生。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因為行醫多年,在他的病房裡總有一些病人的家屬時不時的要“威脅”他。

一個老太太,衝朱良付喊: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原因?

她覺得朱良付“害”死了自家老爺子。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可一邊這麼喊,這老太太一邊又擠到朱良付辦公室:

我近來血壓高了,你再給我看看。

朱良付對此很無奈:

“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但這並不耽誤他們投訴你,照樣告狀。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這樣的情況對於醫生來講,不在少數,還記得前陣子的楊文醫生和陶勇醫生嗎。

一個被直接砍頭致死,一個手臂被砍出血洞可能再也無法走上手術檯……令人心痛不已。

實際上。

近10年來僅據公開報道,至少發生295起暴力傷醫案件,362名醫生在暴力中受傷(包括致殘和死亡)。

即便如此,哪怕是新冠肺炎形式如此嚴峻的今天,暴力傷醫事件在疫區依然上演: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面對如此情形,就像徐曄醫生說的那樣:

“往往是醫術的瓶頸還沒遇到,人心的瓶頸就遇到了”。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其實,醫生才是最不希望患者出現問題的那一方。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當病人出了事,醫生並不比患者家屬難過的少。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除了要承擔手術潛在風險可能帶來的投訴,他們的工作強度,也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朱醫生平時面對的是死亡率最高,也是死亡速度最快的病例——腦卒中(俗稱中風)。

搶救病人,就是在和死神賽跑。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為了快,朱醫生領頭組建了卒中急救綠色通道。

24小時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鏈條上的相關醫生住院值班。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因為朱醫生是這個綠色通道小組組長,所以只要有病人,不管凌晨幾點,朱良付都要親自到場。

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他曾有一個紀錄:從早上做到凌晨 12 點,還有 16 臺造影手術等著他……最終,他第二天凌晨 5 點才下手術檯。

沒得偷懶,不敢懈怠。

因為只要他的手稍稍一鬆,從指間漏過的,就可能是一條命。

不僅是他,在《中國醫生》裡,每一個出鏡的醫生,幾乎全都是連軸轉,沒有休息時間。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對他而言,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手術,兩邊同時開工,是常態。

由於長時間的站立,小腿靜脈曲張嚴重,需要穿彈力襪。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頸椎有時候疼得受不了,上手術檯都得戴著頸託。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這樣的工作強度,其實是每個中國醫生的真實縮影。

根據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醫務人員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 63.3 小時,每天工作 13 個小時,每月值 7 個夜班,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 33.5%。

就像那位“怕死”的朱醫生說的那樣:“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這並不是在嚇人,2月3日凌晨,湖南一名90後鄉鎮醫生連續10天奔波在防控一線,因突發心源性猝死,年僅28歲。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記得肺炎剛爆發時,許多醫護人員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上了戰場。

一名ICU的年輕醫生,說話時還帶著哭腔, “不怕是不可能的,誰都怕”。

緊接著就抹掉眼淚:“但這就是責任啊。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他們怕,但是,他們不敢死。

不敢死,是因為還沒有盡到作為家長的責任;不敢死,也是因為沒有盡到作為他這個實力的醫生的責任。

朱醫生說,國家培養一個像他這樣的主任醫生,需要25年,如果他死了,就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比起怕自己死,他們更怕救不了更多的人。

因為他們知道,作為一名醫生,手裡不僅擔負著患者一條生命,更牽扯著一整個家庭。

朱醫生經常在醫院走廊裡的幾塊“名人名言”牌子底下看:

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
行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人生死,關係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徐曄醫生曾說過一句特別觸動人的話:

“醫生其實最怕的,就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吧。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你看。

世界上沒有英雄。

英雄只是那些選擇了良知的人。

直到今天,截至2月3日晚6時,共有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29個省(自治區、市)、部隊醫院,共派出70支醫療隊、8329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

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們,在這一刻,義無反顧的奔赴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沿。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對做出了“逆行”選擇的他們,我們習慣於以“英雄”相稱。

但永遠不要忘了——

他們只是一群選擇了這個職業的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

他們只是一群有著共同名字的凡人:中國醫生。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这位“怕死”的医生火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