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構築全市疫情防控“智慧網”72小時建設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創蘭州速度

用大數據構築全市疫情防控“智慧網”

72小時建設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創蘭州速度

每日甘肅網2月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 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必須與時間賽跑。如果把一間空房子變為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需要多長時間?市衛健委給出了答案:72小時!

多家單位爭分奪秒搶進度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項極其嚴肅的政治任務!蘭州作為省會城市,確診病例佔全省一半以上,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和複雜,利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開展疫情聯防聯控迫在眉睫!”市衛健委主任楊衍佑說,經過研究決定,必須快速建設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

“多久可以建成?”“預計需要15天左右”“疫情不等人,3天必須完成,有沒有信心?”“3天保證完成任務!”這是1月28日楊衍佑與市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負責人陶生聰的對話。

只有3天!但建設所需的硬件設施都沒有。“雖然立下了軍令狀,但時間緊、任務重,我壓力非常大,來不及多想,迅速行動起來了。”陶生聰告訴記者,1月28日是農曆正月初四,在蘭州的電子信息企業普遍沒有復工,貨源、物流、工人都是難題,多方詢問無果。隨後,陶生聰聯繫到了杭州一家企業,開始購置設備。從下訂單到所有設備運至市衛健委,時間已經過去了48小時,距離建設時限還剩下24小時。

“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緊急採購設備,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設備把能幹的工作先幹起來。”陶生聰介紹,採購設備的同時,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與市疾控中心、全市11家定點醫院、8個區縣留觀點的電纜佈設、監控布放和視頻調測施工同步開展。

“施工的時候,缺工人,電壓負荷不夠。除了要找到施工工人外,還要找供電、物業、電信、物流等多方面配合。”陶生聰說,經過協調,由市衛健委牽頭,市機關事務局、市大數據局和市電信公司、浙江大華、壹傑華安等多個團隊配合入場施工。同時,邀請了蘭州大學、市民政局、蘭大二院、市工程諮詢公司、市電信公司5位信息化經驗豐富的高工組成專家組,進駐現場進行論證施工。

“多個部門和企業相互配合,大家爭分奪秒搶進度,一刻也不敢停歇。”陶生聰感慨地說。

“兩小時後留觀患者住進病房”

就在陶生聰組織人員到醫院施工時,全市11家定點醫院已有群眾在觀察點或隔離病房觀察治療。

要在醫院的感染區、隔離病區施工,工人面臨口罩缺乏和病毒傳染的巨大心理壓力。陶生聰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一名90後共產黨員幹部,時刻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和義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他積極給家人做思想工作,並將家裡備用口罩、消毒液分給施工團隊,讓工人們做好防護,為大家和自己打氣加油。隨後,他與工人們前往市疾控中心、各個定點醫院和留觀點,一一施工安裝設備,測試視頻效果。

讓陶生聰難忘的是,1月30日凌晨0時07分,施工團隊連夜前往安寧區、紅古區進行施工。就在安寧區某院病房施工完成2小時後,一名留觀患者進入病房進行醫學觀察。與疫情賽跑,陶生聰他們跑到了前面。

1月30日9時57分,第一家醫院和留觀點測試調通,當日22時42分,市疫情防控調度指揮中心與市肺科醫院、市疾控中心、10家定點醫院、8家區縣留觀點全線貫通,實現無縫鏈接,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構建起了全市疫情聯防聯控“一張網”。

至此,從決定建設,到下訂單、運輸、施工,再到全線貫通投入使用,只用了72小時,創造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蘭州速度”。這樣的速度,是多家部門和企業80多人晝夜奮戰的結果。而作為項目負責人的陶生聰,72小時裡休息時間不足4小時。

“市疫情防控指揮調度中心建成投用,意味著我市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構築起了全市疫情聯防聯控的‘智慧網’,將為全市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的服務支撐。”楊衍佑說,目前,每天都會利用該平臺開展全市疫情數據監測、大數據分析等,為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了權威信息。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蘭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