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中宏网山东2月8日电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以来,槐荫区济南西、国际医学中心高速出口作为济南市的“西大门”,每天需对进济的6000余车次、近20000人次进行防疫查验,人工填写、统计车辆人员信息,工作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

槐荫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依托智能化办公及大数据平台,以微信扫码为切入点,设计开发了返济车辆人员信息采集查验系统,自2月6日起陆续在济南西、国际医学中心高速出口对防疫期间返济车辆人员信息进行智能登记,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车辆人员信息“无纸化”登记、查验模式。

智能服务,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槐荫区水务局总结自防疫查验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站在车主角度反映诉求,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设计开发出了返济车辆人员信息采集查验系统。

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设置于车道两侧的检疫二维码

车主驶入高速出口通道后,通过扫描架设于车道两侧或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二维码,进入车辆登记端进行信息填报。信息填报涵盖了车辆自出发地到返济的全程信息和人员信息。为提高通行效率,本着让车主“少填写、多选择”的原则,槐荫区水务局对信息填报栏目进行优化设置,能设置选择项的尽量不设为填写项。

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车主扫码进行信息填报

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车辆信息填报系统

在车主信息填报完毕后,现场工作人员登录验证端实时看到信息并核验,同时填写测温数据,对符合放行条件的车辆点击放行,对于不符合放行条件的车辆根据实际情况劝返,大幅缩短了登记车辆及人员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云端识别,增强信息准确性

为了提高信息填写的精确度,槐荫区水务局的信息采集查验系统采用OCR云端文字识别技术,车主只需将身份证正面对准手机拍照,系统即自动识别并填写姓名、住址及身份证号,避免手工填写易出错的问题。同时 ,通过中国移动云服务端,能够任意选择时间节点,统计车辆所属省份(省内、省外)、人员户籍地及在济详细住址、通行状态(同行、劝返)等,不仅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更精确地统计所需信息。

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后台服务界面

大数据分析,精准施策防疫工作

为掌握全天候各时段的车辆检疫情况,所有经由车辆登记端录入的车辆均汇总至中国移动云服务端实时更新。依据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进济人员信息,对居家留观等人员针对具体情况精准施策,为防疫工作开展提供大数据支撑。

云端加密,保障信息“万无一失”

为保障车主身份信息安全,槐荫区水务局与中国移动济南槐荫分公司通力合作,就数据加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利用移动云加密技术,将所有的车辆及人员信息,加密后不经过第三方软件直接存储至移动云端,既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数据调用的便捷性,又确保了信息储存的安全。

通过信息采集查验系统的使用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车辆通行快速、数据采集准确、统计分析科学、对象精准施策,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首家!槐荫区水务局“互联网+检疫”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车辆查验无纸化智能登记

区委常委、副区长胡民安调度智能系统使用情况

下一步,槐荫区水务局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防疫查验工作“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充分利用“互联网+检疫”新模式,在济南“西大门”坚决筑好防输入防扩散的“铜墙铁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