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选择相信未来,是一种温柔


依然选择相信未来,是一种温柔

橙全心理

可能,到处都是坏消息。 你或许和我一样,心情糟透了,现在只想快点看到—— “疫情已完全消失,没有新增病例”, “我们已经找到治愈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 ……

很可惜,这里没有这样的消息。 有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做“替代性创伤”,指的是普通人突然暴露在大量负面消息下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 人们在这些消息中会无所适从、悲伤、沮丧、痛苦万分。而现在,说到底没什么好消息,所以很多人主动的或被动的一直泡在这样消息中,越来越焦虑烦躁,越来越希望听到一些好消息。

虽然坏消息很多,但我还是试图从很多坏消息中,找到比较好的那些,希望大家看了能宽慰一点。 这不是粉饰。 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相信未来,是一种温柔。 从下图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远低于SARS、禽流感、MERS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而且新闻通告说,这次治疗没有用大量激素,不会造成非典治疗那样的副作用,所以有个自愈的姑娘说的“这次病毒没有那么可怕。”并不是空口无凭,是有道理的。

我们最恐惧的,从来都是未知。 现在对新冠肺炎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对它掌握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也就不要太恐慌了。 我相信,我们最后一定能战胜疫情,战胜病毒的。 所以,不要太恐慌也不需要太恐慌,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如果说一个月前我们的敌人是轻慢的话,现在我们的敌人确实是谣言弥漫确实是恐慌了。

也不是说事情不严重不值得恐惧,而是说已经重视到现在这个地步了,已经采取这么多措施了,再多恐惧也无济于事了。 适当的恐惧是好的,适当的恐惧可以让人行动起来,采取理性的行动。但过分恐惧,只会让人惊慌失措——而混乱成一团的人群,是最脆弱的。 抗击疫情,做好我们每个人该做的,不要有害人之心,不要没有防备。 尽人事。

相信我们的努力是有用的! ——雷斯林《为你写一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