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很多上了60歲的人駕車怎麼看?

稀夫文字


有必要解釋一下。

作者提問初衷,緣由有朋友認為,上了60歲的人駕車,是一個問題。故,提出這一問。

實際上,我首先問的便是自己。

(自駕遊朋友聚會。基本上都是上了60歲的同志)

在下稀夫,退休已4年,銀髮族。自駕遊行者,就“你對很多上了60歲的人駕車怎麼看?”在這裡說說自己的觀點,和朋友們一起討論。

本問“怎麼看”,有兩個情況需要理清楚:

1,老人問題,

2,“看”的問題。

(老齡問題,是齡的問題)

老人問題實質是老齡問題,是齡的問題。

這是一個故事,一團迷霧。這個事情,世界上其實是各說各的,並沒有執行標準。聯合國說老齡,給出一個年齡,各國又有各國的年齡,我國甚至各省都不一樣。

這讓上了60歲的人尷尬,他剛失去崗位,身體卻很好,他不認為自己老了,但事實上已退休,退休等同老了。

有趣的是,60歲退休了,不用上班,也可以領到錢。一些應當享受的社會福利,可以有了吧,其實不然。領到錢是一回事,享受真正意義上的尊老待遇又是一回事,比如,免費坐公交車,你還得過5年,因為,那時你才能算得上老了。

公交車象一些景區一樣,是公共福利,對於老者,不收費。又不然,其實公交福利是一套,景區又是一套,很多地方,你得70歲方可以享受老人免票,也就是說,在他們那裡,70歲才是老人。

(自駕遊朋友聚會。60歲以上者居多,女豪傑也不少)

怎麼會這樣?

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指數提高了,早年,60歲的人腰彎背駝,一身病,現在60歲的人已不是那個情況,精力充沛。但,政府沒有對老年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出定義。

古時候對年老有界定,廉頗能飯否,說的就是界定方式,故事大意:

廉頗被免職,魏國,趙王想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使者看到廉頗, 一飯鬥米,肉十斤,可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受廉仇家賄,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

什麼意思呢?趙王想用廉頗,派去的使者被廉頗仇家收買,回稟趙王說:“廉頗雖老,尚能飯,然則一飯三遺矢焉。就是說廉頗能吃,不過在吃飯的過程中卻三次大便。 趙王認為廉頗老了,遂不用。實際上一飯三遺矢事是沒有的。

我們可以看出,趙王的標準:能吃,不能說老了,但,一餐飯之間方便三次,這是老了。

現在老齡界定含糊、混亂,使得60歲的人茫然,有許多人,有技術、有經驗、有好身體,完全可以二次就業,可以幫幫家裡,同時,也不願脫離社會,機會卻不多。他們通常被擠到一些看場、保安一類技術含量低的地方,發揮餘熱。

(自駕遊朋友聚會。從天津趕來的一對夫妻,65歲,已自駕走遍大半個中國)

社會沒有標準,一些利益部門有了機會。

那年到珠穆朗瑪峰北大門,門票180元/人,小車400元/輛, 70歲的人可以免票。

珠峰北大門海拔4300米,上了70歲的人可以免票,另外,現在每年10月至明年三月免票。大雪封山了,珠穆朗瑪峰免票了,你去嗎?

(作者退休第二年,夫妻自駕西藏,抵達珠峰)

火車站,理論上有老人婦孺優待條款,早在2007年濟南時報訊“7月7日 (記者王凱)每天坐火車的旅客成千上萬,其中不少是老弱婦孺,該給他們提供怎樣的服務?日前,濟南鐵路局規範和明確了在站內、車上對重點旅客的服務標準和程序,其中一條就是:老年旅客將得到優先購買硬座票、臥鋪票的優待。”

這確實是好消息,時隔12年,老年人購火車票情況又是如何呢?你享受過嗎?

那年,我在新加坡,參觀總統府,一早排隊,很多人。一警官從身邊走過,想看一下我的護照,看過後用華語說,先生,你不用排隊,請走老年人優先通道。那條布帶杆道和排隊道並行,沒有人走。我從那兒走過,享受老年人待遇,有些受寵若驚,不好意思。

(那條布帶杆道和排隊道並行,沒有人走。我從那兒走過,享受老年人待遇,不好意思)

我退休4年餘,在全國各地自駕遊,到處走,說實話,我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定位,是老年人或者不是老年人,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人。

好,老人問題且聊到這裡。咱說第二: “看”的問題。

我們知道,從今天國民基本健康指數和生存指數方面來說,大多數六十歲以上的人,開車應該沒有問題,法律也允許。

(自駕遊部分朋友合影,全是老豆)

自駕遊車友,60歲以上居多,女豪傑也不少。本文貼圖,主要來自自駕遊車友今年的一次聚會,你不妨仔細看看,這個群體裡50歲的人很少。並不是沒有年輕人加入,因為他們要上班,我們這些退休了的朋友,有充分的時間。

咱還說“看”。當問到:你對上了60歲的人駕車怎麼看?這一“看”,多少見出不同來,構成問題的核心。

看,語義帶有評價,有含責備,有“不好看”、“象什麼樣”意思。 比如我們見過有人質疑:”你對五十歲的女人穿超短裙怎麼看?”“你對下雪天女孩穿短褲光著一雙長腿怎樣看?”等等。

此問,有年齡大了,即使健康,也可以不開車,或者不合適意味。這個意味在人們潛意識裡和一個叫做“平等權”的詞發生了衝突。在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體系裡,“平等權”有非常明確的解答,表現在下面三點精要:

1,國家有義務無差別保護每一個公民的平等地位。不因公民的性別、年齡、職業、出身等原因給以差別對待。

2,平等權是基本權利體系的一種,是公民實現政治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與文化權利的方式。

3,平等權是作為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權利,與自由權、生命權價值相同。

公民“平等權”,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強調堅持的憲法原則。

前面我們已有共識,六十歲以上的人,只要身體允許,可以開車。法律也支持,開車是人們的社會權利,很正常。

(作者和“小野阿華”大姐合影,這是一位外國人都佩服到不得了的姐姐。一個人自駕走新疆40天,一個人自駕走歐洲十四國,且不懂外語。她的部分作品發表在汽車之家、天涯論壇。姐姐年齡就不公佈了。)

此時,如果有人對一種正常社會生活形態發問“怎麼看?”這一問,便直接撞上了“平等權”中的年齡和社會權利,出現了差別對待,即不公平。因為,只要對象沒有違法,便不可以提出類似的質疑。

質疑的眼光應該指向對象有違法紀,如果不違法,沒有觸犯法律相關規定,她便沒有錯,五十歲穿超短裙,便是八十歲,又如何?可能是有點不好看;下雪天,女孩穿短褲光著一雙長腳,也可能很冷,但那是她的選擇權,即社會權利,文化權利,旁人隨意指問, “元芳你怎樣看?”顯然有歧視傾向,是侵權行為。

(作者(右)、南京某大學教授(中)武先生,“北京傳奇”(左)合影。武先生今年78歲,一直在全國自駕遊,過著自由、快樂的候鳥生活。“北京傳奇”,朋友從名字上便能聽出來,這是走遍了全國的自駕遊老炮兒,知名人物)

年齡歧視一直以來都存在,比如就業,社會活動,上了60歲的人,相應容易被忽略,因為,已然退休,社會的一些門窗便關上了,這讓當今的退休人員無所適從,從身體方面來說,他們健康,甚至年富力強,從年齡上來說,已退休。

這是由於社會界定標準滯後,形成的一種不平等。現在好了,有了延遲退休一說,說明,社會關注到了這一塊。

期待社會給60歲同志投以溫暖眼光。

本文作者,64歲,一直在自駕遊,和全國許多自駕遊朋友有交往,相互關注,有聯繫,有的還互為粉絲。人群中,年齡60歲以上居多,有的甚至已過80歲。寫下本文時,兩位黑龍江老友一個78歲,一個81歲,出行漫遊已3個月,今天有視頻發在朋友圈,車子此時已達海口陽光海灘。

圖片中,這些自駕遊朋友,,絕大多數都經歷了走西藏,爬怒江72拐,抵拉薩,從318國道下來,去過新疆,現在仍活躍在全國各地,他們都是上了60歲的自駕行者,我們當以英雄來看。

在我相交的自駕遊朋友中,本人無論年齡還是資歷,都是小老弟。

(他們都是上了60歲的自駕行者,我們當以英雄來看)

我認為,本題“ 你對上了60歲的人駕車怎麼看?”之問,不準確。

應該知道,今天,在我國公路上開車的60歲以上的朋友,數不勝數,他們仍是這個時代精英,他們承前繼後,仍是祖國建設的重要力量,這是時代的進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這樣理解。

借本問答,作者對自己出題思考不慎密向朋友們道歉。 謝謝大家!


稀夫文字


對這件事老漢有點發言權,講出來和車友們共享吧。老漢年齡70已過,駕齡也近50年了。開過見過各種國產,進口各種車輛不下幾十種。03年買了一輛大眾車至今還在開一開而已。3年前車子已使用14年。就要按規定第二年開始每年兩次審驗了。想想算了,不玩了,就此打住這輩子就不開車。只坐車了。但人老心不死又想換一輛車再續駕車夢。又轉了幾個4S店看了幾次車。也實實在在感覺到人老珠黃的感覺。看高擋車,導購員懶的答理你,惜字如金。看低擋車時,對你就沒有存在感。算了就此打住吧。也就審完車後一年多再沒有動過車。也就漸漸沒有動車的心思了。人不找事,事找人。7、8年前在離我住家500公里外一個小縣城有點債權。債務人通知讓我去處理一下,雖然不多,但還是一件好事。小縣城交通不便。我又補審了我的坐駕。準備了一下前往而去。近2年的時間沒有動車。上路後感覺真的大不一樣。首先視覺已退化,太陽光下儀表已看的不太清楚了,雖然有故障報警燈,大白天要開著小燈看清楚儀表盤心裡才踏實。聽覺也不行了,底盤掛了點雜物行駛時有雜聲,我就沒聽見,是路人提醒才清理掉。當然駕車時省油了!是很有感覺的。一箱油原來跑700公里感覺很省油。現在隨便就能跑到900公里以上了。老年人開車,容易判斷失誤。9月份我辦完事後返回家的途中。夜間11點多,突然發現公路上沒有車了,遠遠也不見車輛的燈光了。心中感覺不對,趕快把車速降下來,已見黑壓壓的羊群沿著公路走來。車緊急停下來離羊群也就1米多一點,逃過一劫。往前行駛了幾百米燈光下看見公路上橫七豎八拖右路邊,倒黴的車子停在旁邊。就這一幕老人們一年的養老金一下就消費出去了。十月中又去了一趟。回來也是夜間又是一場大雪。上下山公路上又是一堆堆堵車長龍。堵車後下來一看原來現在的司機們紀律性極強在上下山道路上一直按交規靠右邊行駛。教他們一招,夜間燈光比較醒目,在不影響對方來車的情況下。內彎走外道“違章表現”外彎走外道,尤其初雪地面還沒有結冰的情況下儘快通過擁堵路段。當然老人開車一定要記住老就老了,不要不服老。交通法規的規定:聽力,視力首先退化有一定的科學性,要服老。杜絕夜駕、酒駕、鬥氣駕、超速駕、……。總知小心沒大錯。


高原野貓


你這個問題就是問的奇葩,你覺得60歲就應該在家裡睡覺?我現在已經60歲了還開著半掛跑長途呢,技術上面我可以和你們年輕人叫個板比試一下,精力上年輕人跑一趟我也是跑一趟,根本沒有覺得和年輕人差了什麼,就你們年輕人這倆把刷子我能甩你們倆條街,年輕人說話注意點,不要歧視老人,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開解放車鍛煉出來的,如果說現在開一輛解放車估計你們年輕人10個就有10個開不了,不是小看你們,你們還是謙虛點吧。


青147737639


60歲的人駕車,很好哇,也挺正常呀。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我是在60歲那年才學開車的。

說來也是巧合,那天閒溜達趕上下雨,我就跑進路旁一家門市房內躲雨。這是一個“宏達駕校”報名點,屋內就一張桌子,只有一人在閒坐著,我就隨便跟他聊了起來。其中我說句“我也想學開車,就是年齡大了不讓報名了”。本來一句閒話,可那位馬上問我多大年齡?我說都60了。他說沒事,完全可以報名的。一細問,才知道70歲之前都可以報名考駕照的。之前咱就認為60歲退休啥都不讓幹了,給人家打更都不用咱,嫌咱人老手腳笨。沒想到這個年齡還可以報考駕照,於是我就動心了。

回家一商量,老伴不同意,說我騎車都不穩當,還想學開車,可拉倒吧。再說了咱家也沒車,你開啥呀,省下報名費吧。但是女兒女婿他們都同意並支持我,說“爸你考下駕照我們給你買車,沒事帶我媽開車玩去唄”。

在“三比一”的優勢下我報名了,5個月後駕照拿到手。我沒讓女兒他們給買車,而是拿到駕照的當天,也就是2011年3月20日,自己花了5萬元買輛1.3排量的兩廂小車。隨後就開始練車了,一個月後可以上路了,三個月後帶著老伴跑高速,一年後,也就是2012年4月份,從瀋陽出發,先後去了大連、丹東等各地轉悠起來。這時還是以練車為主,基本在省內轉。雖然吃住都是飯店旅店,但捨得花這錢,感覺非常有意思。

而這一年我已經虛歲61歲了,自我感覺還挺年輕,開車像打了雞血似的,從沒覺得累呀乏呀的。有好幾次連續開了8個多小時車,只是中途吃飯休息20分鐘。

從來沒摸過方向盤,這回可有車了,也有“證”了,每天情緒老高了,說走開車就走。老伴愛坐車,只要是開車溜達,連家務活都不幹了,每次還總先鑽車裡佔座。

為了跑遠點,為了節省點食宿費,2012年7月我突發奇想,在車裡搭張床,帶個爐子帶個鍋,準備差不多了,開始了床車之旅,一下子把車開到天安門前了。

這時候已經進入“無齡感”狀態,就是說都忘了自己多大年齡了。因為吃住自己都能解決了,玩心更大了,一天總琢磨去哪玩,一旦選中目標,收拾收拾開車就走。2013年去了三亞,14年去了西藏,15年去了香港奧門……北極村呀,新彊呀,都去了。雲南去過兩次呢,內蒙古從東到西先後去了好幾次呢。有人說:床車自駕,老萬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其實,不少人早就說是第一了。都是相互調侃,只要大家出遊開心就好。

今年我週歲68歲,駕齡8年了,開車的興趣有增無減。現在閒著沒事出去個十天八天那是常事了。所以我說:60歲開車是很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當然,各人綜合情況不同,開車與否,這就自己決定了。


瀋陽老萬


60歲的我昨天從武漢自駕到海口了

我終於睡了個好覺,一掃自駕海南的疲勞,帶著小小朋友遠行千山萬水,我總會銘記著安全的萬千責任,全神貫注的注意路況,確保一路平安!

一路風餐露宿,小小朋友總是興奮高興的,她從四個月大我們每年都會來海南,特別是今年9月在三亞過生日遊泳,讓她喜歡上了這裡。所以她上週說了多次,武漢太冷了,北京更冷,我要先去海南,回來再上幼兒園。

今年十月我們自駕去了山西,參加大寨山地馬拉松,又自駕去了四川,參加成都馬拉松,只要一坐上車,小小朋友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扣上安全帶。

出發前用電飯煲做好米飯,再用保溫袋套上電飯煲,一路上小小朋友會吃上外婆做的香噴噴熱氣騰騰飯菜。

自駕是辛苦的,每200公里左右我們都會進服務區休息一下,並保證不開夜車,下午五點就會離開高速。

自駕也是心情放飛的生活方式,陪伴小小朋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盡享天倫之樂!三年多的朝夕相處,我們不僅僅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更多的卻是剪不斷的朋友之情。






武漢的老蔡


我今年六十五歲,四十五年駕齡,開始是B證,也就是現在的A2,開過解放、東風、黃河、斯太爾等半掛車,共行駛了幾百萬公里,跑了大半個中國,沒出過責任事故,現在退休人員了,還在天天開車,接送孫子上幼兒園,星期天帶孩子們出去玩,放假期間還自駕遊,一天跑七八百公里也沒覺著多麼累,在開車的時候一點也沒感覺自己老了


老王1415196


60週歲不能考摩托車駕照。6O歲清閒了,摩托車是引航快樂的輕騎。摩托車是件伴我們走遠自然的拐仗。摩托車是追求自由的鐵驢。有輪子不用兒子,走不了遠方遊近邊。誰說不安全,我們老練,我59考駕照,6O歲跨騎拉力車宗申200,一個人騎行,找個騎行夥伴,均說不可領駕照。只有路上覓同行。

山西侯馬老張騎25O,150摩托3次去拉薩,2次新疆,樂趣在路上,老張70歲。

我6O歲,過黃河,上六盤山,觀門源,轉青海湖,郎木寺。2次上太行,沿黃8百公里,鄂爾多斯一來回。

上路大快樂,騎行大風光。

出小家,向大自然。花小錢,大健康。

國人國車行國道

花甲路佳騎車甲!

車隨老漢,作好漢!

摩托驢,馱著我行山間小路,完成了霍山民俗的記錄,1O萬張圖車有功勞,由此冠以霍州市委聯繫專家了,12月入清華進升,又加上油了。還要進發!











郝華林


有能力保證安全就開,沒有能力就不開,有時開車還不如乘公交方便,停車難,費用高。還有年檢,保險,停車費,各種罰款,各種費用一大堆。十年前車少,路上行車也少,現在車多塞車嚴重。我把開了十三年的車白菜價賣了,心裡靜了許多。我年令六十四歲。


大連古月


老人開車更安全!因為他(她)們心細而且慢速。我老愛人今年65歲,她54歲時去駕校學習拿駕照,那幫小年青嘲笑她說:老奶奶也來湊熱鬧啊?

我愛人說:看看誰先拿到本本,誰拿不到請客!結果是理論一次通過98分,所有科目都一次考試通過,順利拿本本後自己到泰州去買車開回來了。10年中安全無事故無擦碰,坐過她車的親友都說她開得穩放心。現在仍開車上下班(退休20年了,仍反聘)。


翁明才779


沒問題,讓他們去開吧!

老年人在閒暇時間不蝸居在家,開個車到處走走看看日新月異的世界,走親訪友,老有所樂!應尊重他們的選擇並祝福他們!


60歲已經不代表一個人頭昏眼花、老態龍鍾,精力睏乏。現在的人60歲精力、體力猶存,完全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世界各國普遍推行延遲至60歲以後退休的改革,就是例證。

60後歲開車是國家賦予這些老人的權利,符合有關法規,且在70歲以前無需年年提供體檢健康證明。

一般說法;60歲以後開車由於精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事!

這只是臆斷!

實踐證明,絕大多少交通事故,肇事者絕大多數不是60歲以上的老司機。

這些60歲以上老司機開車不乏法經驗,技術也尚可,而且他們中多數人開車循規蹈矩,不急不躁不鬥氣、不搶道不超速。他們不易發生交通肇事,即使發生交通肇事也多是小事故,很少造成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

現在一些年青司機性子急,總覺得老司機慢悠悠開車妨礙交通礙事,這需要調整心態,慢慢習慣並接受。

因為,年青司機也有60歲的時候,到那時,他們也絕不會放棄開車的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