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大明王朝1566》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小编都看了好多遍了。虽然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会,但是对于大部分人物的印象,几乎都没有什么新的改变,很多人都可以用一句来形容。

比如绝顶官僚——徐阶,最佳员工——吕芳,又或者怼天怼地——海瑞。不管是好或是坏,都可以“一言以蔽之”。

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唯独一个人,小编不知道怎么形容他。说他是奸臣,可是他对君主的忠心不下于最佳员工吕芳;说他是利己主义的官僚,可是他也任贤用能,心里装着天下稳定;说他贪财,可是那些清流们,也不见得比他干净。

诚然,严嵩肯定不是什么贤臣良相,但是你要说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奸臣贪官,那也不是很恰当。

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我们在评价严嵩这个人物时,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严嵩的所作所为与嘉靖有多少关系;毕竟在大明王朝,想做“黄河”,还是“长江”,是由不得自己的。再者,严党的所做所为与严嵩有多少关系;虽然严党是严嵩创建的,但是严党并不等于严嵩,很多朋友都会发现:在《大明王朝》里,其实严党的很多事情,是完全脱离了严嵩控制的,甚至是和严嵩的意愿背道而驰的。

现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这两个问题:

一、严嵩的所作所为与嘉靖有多少关系。

在大明王朝里,嘉靖是一个buff似的存在,不管是严党、清流、还是百姓,甚或是怼天怼地的海瑞,都对其敬佩有加,忠心不二。

作为嘉靖坐下第一大将,严嵩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事情,并不是严嵩想做,而是他不得不做。

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比如,贪污这件事。严嵩已经贵为宰辅,各种灰色收入肯定已经相当可观。就如六必居的酱菜,他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完全不用巧取豪夺,授人以柄。

再不济,他也可以像徐阶一样,在家乡广置田产、合理避税,钻制度的空子发家致富。而且这样做,是没有任何人会说他贪污腐败的,因为文官集团都这么做。可是,严嵩(党)却不得不疯狂敛财,因为这是嘉靖赋予其的基本属性。嘉靖要修道,要炼丹,要修殿宇,要用茅台洗脚,严嵩不敛财,严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再说,打压清流这件事。

其实对于一个独裁帝王来说,他最讨厌的不是权奸,而是道德君子(清流)。因为,权奸有污点,可以利用,可以打压罢免,甚至可以除之而后快,不论怎么做,都没有人说皇帝的不是。

可是清流就不同了。整天不干正事,总是键盘在手,看谁都不顺眼。连久旱无雪这种事,都能联想到皇帝的德行上,这就是在找茬。

更可气的是,你还不能直接修理他,不然阻塞言路的昏君恶名你就担定了。所以嘉靖急需一个“背锅侠”,来替自己担恶名,修理这些人,于是严嵩(党)应运而起。

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而且,由于严党是嘉靖既得利益的代言人,所以清流们的每次攻击,总是拿严党开刀。所以,不是严党要打击清流,而是清流们欺软怕硬,只敢拿严党开刀

(海瑞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严嵩只是在自卫反击。

总之一句话,不是严嵩想做恶人,而是他做不成好人,或者说,自从嘉靖选中他的那天起,严嵩再也做不成好人了。


二、严党的所做所为与严嵩有多少关系。

我们都知道,严党倒台最根本原因是严党太作,触碰了嘉靖的容忍底线。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严嵩,而在于严世蕃(严党)。

比如,对待胡宗宪的态度。严嵩一直以国士之礼相待。因为他知道,胡宗宪是一个可以做事人才,更是严党保持地位的底牌。可是严世蕃却嫉贤妒能、急功近利把老成谋国胡宗宪踢出局,让贪腐成性的郑泌昌和茂才瞎搞一气。

再比如,“毁堤淹田”,这种刀尖上跳舞的计划,完全是严世蕃等人背着严嵩干的。

又或者,最后的鄢懋卿巡盐,分赃分成那样,也只有利令智昏的二杆子才干的出来吧?

也许在本局中,严嵩唯一的污点,就是让胡宗宪养寇自重吧!可是,你不要忘了,当浙江百姓遭遇水灾之后,清流们也是拒不借粮,视人命如草芥。

大明王朝人物篇:别无选择的严嵩


而在当时,整个大明王朝里唯一真心想着借粮给浙江只有严嵩一人而已。

所以,不要说什么奸臣,什么良相,严嵩只是在嘉靖设计的规则里,尽力完美演出,他也想过转变,也想过结局。可是世事不允许,规则不允许,其他人更不允许。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