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书法作品之一,无名款。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都认为是唐钟绍京书。《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我们学习硬笔书法也可以从《灵飞经》入手。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拓本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是道教的一部经文,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右下笔潭》中称这部作品为:“如新莺歌白啭之声”。《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灵飞经》以其秀媚舒展,沉着遵正,风姿不凡的艺术特色为历代书家所钟爱。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说:“赵文敏(注: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谥号“文敏”)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赵孟頫这么高的书法造诣,才学到钟绍京十之一二,可见对钟绍京的书法有多么推崇了。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近代大书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受益于《灵飞经》。可见《灵飞经》有着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启功书法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官至中书令,越国公。“以工书直凤阁”,唐武则天时甚为所重。时号“小钟”,他嗜书成癖,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史载,唐睿宗时封钟绍京为“中书令”。中书令,乃古代执掌宣诏令的大官重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曾任中书令,故在唐代不轻易授予其他人。按照《辞海》词条的解释:“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任宰相者多仅授以中书(或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照唐朝早期官制,中书令即为后世统称的“宰相”。

《灵飞经》除了有刻本,还有一卷墨迹本,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总共四十三行。虽然不能确定是不是钟绍京亲笔所写,但是优秀的墨迹本仍然是学习书法的首选,那纤毫毕现的细节,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笔法。大家可以把拓本和墨迹对比着进行学习。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墨迹本部分

《灵飞经》是唐人小楷的最高峰,此帖用笔灵动轻盈而不失厚重,结构侧媚多姿又不失端庄;既有写经书法常见之精练纯熟,又处处显现二王书风“明月入怀”之雅致。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书写作品,我把《灵飞经》的字进行了集字作品的制作,用《灵飞经》里面的字拼成好的词、句、文,供大家参考。

一:《传道》、《乐道》、《长乐》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灵飞经》集字作品(一)


乐(樂)字是由原文中的“药”(藥)字去掉草字头而来。

传道: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道,极致的宇宙世界观、宇宙世界规律、规则。老子曾言:道可道,非常道。此处之道主要是讲修行人士所追求的大悟大彻的极致之路。

乐道:(1).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2).喜好圣贤之道。《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諂,何如?’ 孔子 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3).喜欢修道。

长乐:永远快乐。出自《韩非子·功名》:“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夬》:“如鱼逢水,长乐受喜。” 清 龚自珍 《以金石文字拓本寄秦恩复》诗:“如作器者言词良,长生长乐乐未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