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分析解讀2020年中醫新大綱變化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發佈官方通知:

2020年中醫類別資格考試將啟用新大綱,

「獨家」分析解讀2020年中醫新大綱變化


我們接下會具體分析一下新大綱的變化,

可能對於很多

第一次參加考試的考試的考生來說,

並不關心考綱變化,

反正都是新知識。


其實不然,

因為這個大綱正如前面官方所言,

是歷時2年編寫完成的,

那麼多專家的成果,

肯定會帶給考試特別大的變革。


提醒大家注意幾點:

1.特別強調中醫思維,

2.特別貼近臨床。

3.筆試西醫的難度不可小覷,注意換了馬甲(改名)的疾病。


以下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主要是依據執業大綱變化,助理稍微有涉及。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會推出更多免費資源。


實踐技能考試:


醫患溝通改為醫師職業素養,並進一步細化。


第一站中醫常見疾病有一些增刪。執業共要求60個疾病,助理共要求51個疾病。


針灸常用腧穴,增加12個,刪除2個。共要求90個腧穴


針灸技術的其他療法,增加“耳穴壓丸法”。

針刺異常情況處理,增加“刺傷內臟”、“刺傷腦脊髓”、“外周神經損傷”。

常見急性病症的針灸治療,增加了一些病種,刪除“虛脫”。執業共要求18個病,助理要求12個病。


推拿技術,增加“搓法”。


體格檢查變動不大。


基本操作增加“脫手術衣”“導尿術(男、女)”“胸膜穿刺術”“腹腔穿刺術”。


輔助檢查:X線片增加病種,同時增加增加“CT影像學診斷。實驗室檢查增刪一些檢查項目;心電圖考察項目無變化。


西醫常見病:增刪一些疾病,要特別注意疾病名稱變化。(對應第九版西醫內科學教材)


筆試大綱


《中醫學基礎》

增加中醫學概念與學科屬性增加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增加精氣的概念增加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依據和方法增加人體之精的生成增加陰陽失調病機的陰陽轉化增加養生的基本概念

刪除陰陽一體觀、腎與命門的關係等部分內容


《中醫診斷學》

刪除望水皰、望瘡瘍,

刪除望大便、小便

增加短氣、少氣,

增加黃汗

增加身重、身癢

增加診婦人脈

增加中醫診斷思維與應用

執業因為加了四大經典,所以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刪除原文內容,只保留各證候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


《中藥學》

變動最小。

增加歸經的臨床意義;藥物增加了配伍意義。

執業藥物要求沒有變化

助理:

增加木瓜、石韋、葶藶子、北沙參

刪除紫苑、款冬花、珍珠、南沙參、蓮子


《方劑學》

執業和助理增加了治瘡瘍劑

執業方劑中大黃牡丹湯、葦莖湯、仙方活命飲、陽和湯歸到瘡瘍劑,暖肝煎放到了溫裡劑中溫經散寒章節。百合固金湯放到了治燥劑中

《中醫經典》(助理不考)

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


《中醫內科學》

刪除真心痛,增加心衰

刪除痞滿,增加胃痞

刪除積聚,增加積證、聚證

刪除自汗盜汗,增加汗證

刪除關格

增加癭病、陽痿

助理:

增加肺脹、積證


《中醫外科學》

執業和助理:

加白屑風刪脂溢性皮炎

加精濁刪慢性前列腺炎

加青蛇毒刪血栓性淺靜脈炎

執業:

加精癃刪前列腺增生

刪乳漏

助理:

加疾病辨證

加膏藥、油膏、箍圍藥、摻藥、走黃與內陷知識點

加燒傷

刪肛隱窩炎、股腫


《中醫婦科學》

執業:

刪絕經婦女骨質疏鬆症

執業和助理:

刪妊娠腹痛

助理:

加異位妊娠、缺乳

加第五單元 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

加第十四單元 常用檢查與診斷技術


《中醫兒科學》

執業和助理

增加腹痛、便秘

貧血改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癇證改為癇病

傳染病章節中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放到了其他病證章節。

助理增加麻疹


《針灸學》

執業和助理穴位裡面都加了操作,針灸處方改為選穴。針刺異常情況刪了氣胸,增加了外周神經損傷

執業:

刪除了痢疾、陽痿

增加了小兒多動症、鼻鼽、火針法

助理:

刪除大包、天柱、膽俞、胃俞、中衝、聽會、上脘、迎隨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

增加歸來、條口、肩井、坐骨神經痛選穴


《診斷學基礎》

刪除皮膚黏膜出血

刪除皮下氣腫

心電圖刪除竇性心律失常

影像診斷刪除了臟器顯像檢查(甲狀腺、心肌灌注)

增加問診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增加視診內容及方法

增加了C反應蛋白、腦肽鈉、抗Sm抗體、抗SSA抗體

心電圖增加血鉀異常

《內科學》

增加慢性呼吸衰竭

增加急性胰腺炎

細化白血病,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改名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增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增加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增加血脂異常

增加高尿酸血癥與痛風

增加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刪除心力衰竭、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傳染病學》

刪除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增加結核病、布魯菌病”

《醫學倫理學》

增加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道德要求


《衛生法規》

細節有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