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由于环境条件的原因,糖蔗的种植面积主要在我国南方,虽然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但是很多农户依旧以种糖蔗为生。近几年糖蔗价格不高,很多农户失去种植积极性,对蔗田是"放养"状态,即粗放管理,导致很多病虫害逐年发生严重,甘蔗产量逐年下降,其中的危害"元凶"之一就是甘蔗黑穗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害呢?有何特点及发生规律、该如何防治?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聊一聊。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一、认识一下什么是"甘蔗黑穗病"

甘蔗黑穗病在广西甘蔗区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糖蔗感染此病后会从蔗茎的顶端长出一条黑色的鞭状物,所以又被当地农户称为"黑粉病"或者"黑鞭病",是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甘蔗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发生。甘蔗黑穗病在个甘蔗种植区均有发生,以广西地区为最严重,发病率达到10%以上,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则发病率更高,会造成大量糖蔗无法分枝、正常生长,即"长不大",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二、认识"甘蔗黑穗病"在田间的识别要点

  • 蔗种的田间表现:蔗种在下种之后受到了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侵染,那么分生孢子会刺激蔗种提早萌芽,由于是不正常萌芽,造成蔗株长势不良,表现蔗株茎秆特别纤细、脆弱,而且节间很短,叶片与正常植株相比又细又长,颜色也比正常植株的淡,之后也会没有分枝的黑色鞭状物,总之就是生长不健康。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黑穗”形象图

  • 成株的田间表现:糖蔗如果是在生长中后期感染了甘蔗黑穗病,在发病初期,蔗茎的顶端会长出一条鞭状物,之后被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包裹着,犹如一层白色的锡纸,到了后期分生孢子萌发繁殖变成厚垣孢子,然后"白色锡纸"破裂散发出"黑粉",在田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蔗茎的顶端部会看到一条黑色的鞭状物,远远望去发现有长有短,长的一般会卷曲,短的则笔直,而且顶端的部分也都没有长出分枝,呈现出"光杆司令"的模样。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三、认识"甘蔗黑穗病"的发生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1、糖蔗发生甘蔗黑穗病的原因

糖蔗之所以会发生甘蔗黑穗病是因为被一种叫做"甘蔗鞭黑粉菌"的病原菌侵染后引起的,这种病原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如果外界温度在28℃作用,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那么田间的分生孢子便能快速萌发扩散,而且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所以甘蔗进行连作会导致病原菌日积月累存在连作障碍。

2、甘蔗黑穗病的侵染规律

  • 初侵染: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会在土壤中和宿根的病蔗体内进行越冬,到了来年春季,这些越冬的分生孢子就是进行萌发繁殖、传播,如果是使用带菌的蔗种进行播种,那么带菌的蔗种就是田间引发甘蔗黑穗病的初侵染之一;而田间存活的病原菌萌发之后也会侵染下种的健康蔗种,引起发病,这就是田间的初侵染至二。
  • 再侵染:在田间因初侵染造成发病的甘蔗植株,如果外界环境条件适宜,那么病蔗的发病部位会继续萌发出大量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外力主要是风力、雨水、灌溉水等在田间进行传播扩散,造成田间发生大面积的二次侵染,尤其是管理较粗放或因劳作不当产生机械伤口较多的田块会发生比较严重。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四、了解田间"甘蔗黑穗病"发生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 田间温度、湿度适宜是决定甘蔗黑穗病是否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前面也提到了,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田间环境,即温度在25-30℃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温湿度条件达到菌丝体便会大量繁殖、扩散,增加发病的几率,所以田块低洼、排水不畅、潮湿也会加重甘蔗黑穗病的发生。
  • 蔗种带菌或者蔗种没有进行拌种消毒,这两种情况都会加重甘蔗黑穗病的发生,一是蔗种带菌下种,病原菌会在蔗种内进行潜伏,一旦外界环境适宜便会萌芽发病;二是蔗种没有拌种消毒,在下种之后容易遭受土壤中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病。
  • 甘蔗采收后没有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没有实行换茬轮作都会加重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因为这两种情况会加重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在田间土壤里面的积累,增加甘蔗的发病几率。
  • 施肥不科学不合理,盲目偏施氮肥或者过度依赖化肥,引起土壤贫瘠和甘蔗缺素,导致甘蔗生长不良,长势差抗病能力自然差,会加重甘蔗黑穗病的发生。
  • 田间管理粗放,很多农户考虑成本问题而放弃精细管理,在该追肥时没有及时追肥、该培土时没有培土、该除草时没有除草,导致甘蔗长势差,田间杂草丛生、湿度大,从而加重甘蔗黑穗病的发生。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五、自家糖蔗想要减少"甘蔗黑穗病"的发生,需要坚持做好以下工作

对于甘蔗黑穗病的防治,并不是做好某一个阶段就完全防治好了,而是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需要坚持做好一系列的防护工作,包括甘蔗砍收后的清园工作、对蔗种的消毒、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及灵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等。

1、选择健康的蔗种,同时在下种前进行拌种消毒,呵护生长

对于有自己留蔗种习惯的农户,在留种时要留意蔗种是否无虫无病,要选择健康的宿根蔗进行留种;其次来年春播的时候,在下种之前最好使用专业的拌种剂(如25%嘧菌酯悬浮剂,亩用30g)对蔗种进行消毒处理,让蔗种在下种之后既能有效抵抗土壤中的病虫,又能促进蔗种的萌芽。

2、科学合理施肥,培养健壮甘蔗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对于甘蔗的施肥,不能够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应该使用有机肥,可以是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其次再把化肥当做速效肥,根据糖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进行追肥,同时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入,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健壮的甘蔗植株。

3、加强田间管理,勤培土、除草、除病株,减少二次侵染的发生几率

种植甘蔗的蔗田,如果地势低洼则需要挖好排水沟,避免雨后积水增大田间湿度;其次在甘蔗的生长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对蔗田进行中耕培土、科学使用封闭和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除草,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湿度;同时发现了严重病株之后便要马上拔除烧毁,并喷施杀菌剂进行预防,减少田间的二次侵染。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4、甘蔗砍收后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

甘蔗在砍收之后,第一步要把枯叶、病蔗都清除至田外,然后收集至一处进行统一烧毁;第二步则是使用翻耕机对土壤进行多次翻耕,然后放置太阳底下暴晒灭杀部分病原菌;第三步则是使用生石灰粉对田块进行撒施,灭杀病原菌的同时有能改良土壤。

5、实行换茬轮作,避免蔗田出现连作障碍

田块出现连作障碍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所以避免这一现象产生的有效办法就是对田块实行换茬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效果最好,因为一个旱地一个水地,病虫害自然不会一样,所以不会存在靶标相同的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甘蔗黑穗病的发生。

6、灵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甘蔗黑穗病的防治,一是在发病之前,如遇到恶劣天气之前要做好"防";二是在发病初期后要及时"治",所以需要灵活运用药剂,预防时使用预防性强的药剂,发病后使用治疗性强的药剂,同时要注意轮换使用,避免快速产生抗药性。

预防性药剂推荐: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000倍等;

治疗性药剂推荐: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0倍、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等。

甘蔗生长出现“黑鞭”?应该是发生了“黑穗病”,如何防治来看看

总而言之,甘蔗黑穗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在甘蔗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的病害,蔗农们想要防治好该病,就要多方位对其进行了解,包括发病特点、发生特点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甘蔗的情况进行因地适宜的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