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發期,要怎麼給寶寶做好預防?

你是我的避風港bc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

2、小手少放嘴巴。

3、避免接觸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

4、隔離小患者,減少交叉感染。

5、處理好患病期寶寶大便,病毒可以通過糞口傳播。

6、接種EV71疫苗,減少發生手足口病危重病例。

1、輕症沒有特別治療藥物,對症為主。

2、如果累及肺部和神經系統症狀住院治療。

警惕重症手足口病看這幾點

1、白細胞高於1.5萬以上。

2、持續高燒不退。

3、呼吸急促,心率過快。

4、肢體震顫,肢體無力。

5、噴射性嘔吐。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小朋友出現了一種手掌、腳部、口腔三個部位長皰疹並伴有發燒的症狀,也就是俗稱的“手足口病”,慢慢的我對這個病也有了一些膚淺的認知。說來就好笑,上個月我小女兒就患上了這種病,都說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沒有那麼真切的體會。剛一開始孩子只是有些低燒,精神倒是好,上爬下竄的。可我發現一個細節:孩子不時的把手放進嘴裡抓,還不停的流口水,我本還以為是孩子在長牙齒就沒有過多的去注意。沒過幾天,孩子媽媽發現孩子的指縫間有一顆透亮的小水泡,初步開始懷疑是“手足口病”,難怪孩子這幾天有一點煩躁,接下來,孩子嘴唇內外側,腳趾縫隙都不同的出現了小水泡,這就幾乎確定為這個病了。


以前大寶班上的孩子出現這個問題都會送去醫院輸液並且與其他小朋友隔離起來,因為這個病是具有傳染性的,而且還容易引起一些其他的併發症。我想這下寶貝女兒可是要受苦了,再加上這個病發出來水泡會有疼痛感,可憐我的女兒還這麼小,又不會表達,真是看得我心疼,這本來是咽喉紅腫怎麼就發展成“手足口病”了呢?

發熱門診的醫生告訴我,這種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全球性流行,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病,早期感染這個病毒的寶寶是沒什麼症狀的,所以它的隱性感染率很高,孩子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等物感染;吸入帶病毒的呼吸道飛沫或者食用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而傳播。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下7到10天可以自行痊癒。“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是2到10天,平均3到5天,這也印證了之前我的孩子還只是普通的喉嚨紅腫,過幾天病毒就爆發了。開始出疹的時候會出現發熱,手、足、口、臀部等出現疹子,常為皰疹,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狀;跟著會出現精神差,吸吮無力,容易被驚嚇,嘔吐,頭痛脖子發硬的症狀。孩子這麼小哪裡懂得怎麼描述呀,就只是哭鬧、煩躁!如果嚴重的寶寶還會有心律呼吸加快,出冷汗手腳發涼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心肺功能衰竭腦功能衰竭(這個聽起來就非常嚇人了)!家長要針對以上會出現的狀況時刻觀察寶寶出現的症狀,如果病情嚴重一定不要拖延時間,第一時間把寶寶送醫院,更不要去相信一些不靠譜的方法!!!好在這個病症較輕的多在一週內就會自愈,有少數寶寶在自愈後可能有神經系統後遺症或者有指甲脫落的現象,指甲脫落一般出現在愈後2到4周。

聽了醫生這些科普以後,我的心也輕鬆了。醫生還告訴我們:這個病是沒有疫苗的,症狀較輕就沒有必要輸液,只需要給寶寶連續打三天的針(主要是抗病毒的針藥),慢慢的寶寶身上的皰疹開始消退、然後就像水泡一樣破掉,寶寶不再發燒就痊癒了。有些家長聽到這個病就緊張,就怕孩子受苦又打針輸液又吃藥的,弄的全家人出動,勞心勞力。所以請家長也要放寬心,相信醫學!

我們要督促寶寶勤洗手,搞好環境衛生、食品和衛生,避免病從口入;該病流行期間為春夏季,要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交叉感染的機會,在學校發現疑似病人,要及時隔離治療;另外被汙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應及時消毒處理,衣物置陽光下暴曬,保持室內通風換氣,還要做好患病寶寶糞便等排洩物的處理,切斷傳播途徑;流行期可每天早上起來檢查一下孩子皮膚(主要是手腳部)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流行期可每天早上起來檢查一下孩子皮膚(主要是手腳部)和口腔有沒有異常!要預防手足口病,就要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這樣才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我們的寶爸寶媽從容應對有效處置,不要自亂陣腳,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做對了嗎?


奶爸修煉記


大寶一歲多時得過一次手足口,那會兒我真的嚇壞了。白天還好好的,傍晚突然就不舒服,精神不佳,額頭還有點燙,然後有點吐奶,我開始以為是著涼了,後來感覺不對勁就直接帶孩子去醫院了。當時醫生診斷是手足口,抽血檢查後確診確實是手足口,不過是輕微症狀的。後來聽醫生解說後才沒有那麼擔心,醫生叮囑注意觀察,多喝水,記得吃藥。後來兩天後就痊癒了,也算是幸運吧。之後我一直很注意他們的衛生問題。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疾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多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一年四季都可發,其中6~8月份為手足口的高發期,手足口病最明顯的症狀出現在手、腳和口腔中,出現類似米粒大小的皰疹,有的孩子臀部或者肛部也會長。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在2-10天左右,剛開始和普通感冒發燒比較相似,一般正常就醫吃藥後,1-2周內會自然痊癒,而且沒有什麼後遺症(當然不排除情況嚴重的)。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

1、飲食傳播

飲食傳播是主要的擴散方式之一,飲用或者食用被汙染的水、不衛生的食物或者變質過期的食物都有可能被感染。

2、呼吸傳播

呼吸傳播也就是飛沫傳播,患兒的飛沫中可能帶有病毒,寶寶們靠在一起玩耍說話時,病毒可能就不知不覺的傳播開來了。戴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禦作用。



3、接觸傳播

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餐具、毛巾等用具都有可能沾染上細菌,健康的小寶寶接觸到這些東西可能會讓細菌有機可乘。

那麼如何預防手足口呢?

1、勤洗手

給孩子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飯前便後都要仔細的洗手,可以用洗手液等洗護產品殺菌。同時告訴孩子不能吸手指,因為容易將細菌病毒通過口腔帶入體內。



2、遠離病毒源

如果身邊有孩子已經患上手足口病,一定不能讓他們接觸,以免染上病毒。同時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3、飲食消毒

寶寶餐具使用前用開水燙或者煮幾分鐘,吃的食物也要洗乾淨,煮熟,儘量吃新鮮食物。

4、消毒玩具

玩具最好每天清洗,經常消毒。特別是月齡小的寶寶,喜歡把玩具放嘴裡玩,更要注意玩具的衛生問題。

所以說在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五歲以下的孩子,儘量避免去人多,人員比較密集的場所,特別是室內遊樂場等,這種場所手足口病交叉感染的概率非常高,這個時候最好不去,同時注意給孩子勤洗手。這樣能比較好的預防手足口病。


柚子媽媽說


說到手足口病這個問題,還真想說幾句。原則上來說咱們家長是都不想讓孩子生病的,但是有時候事情並不是你想那麼簡單。我家老大在幼兒園上學期間得了手足口病,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我給孩子請假在家養病,避免給其他孩子帶來傳染威脅。其次,向班主任老師彙報孩子生病情況,發燒39℃,只有口腔和手心有幾處皰疹,屁股,大腿和腳部都沒皰疹,診斷為輕微手足口病。

接下來說重點,由於我非常擔心孩子是不是已經傳染到其他孩子所以我在幼兒園本班班級發了一條消息,內容為:我的孩子得了輕微手足口病現在家養病,請各位家長朋友細心查看一下各自孩子身體健康情況 ,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也許是我處理不當,或者是其他原因,總之幼兒園園長給我打電話了,問我為什麼把孩子病情說出來,在群裡發這種信息會引起整個幼兒園恐慌,希望我以後有問題和老師及園長溝通。對於園長的提醒我深表理解,並一再表態並不是故意針對幼兒園搞事情。並保證以後有類似事件先彙報給班主任再彙報給園長,園裡會合理解決此類事情,不需要我自作主張。但是我私心覺得孩子得了傳染病一定要第一時間提醒大家注意,萬一真有孩子繼續得病,我會覺得內疚,心疼。

接下園裡對我們班級進行大力排查,發現我的孩子症狀是最輕的,班裡還有三名幼兒得了手足口病,園裡一共查七名幼兒得了手足口病。其中有一個幼兒持續發燒五六天,嘴巴里都爛了,但是孩子疼痛不敏感,一直沒怎麼啃聲,家長一點兒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剛好就是我們班級的。

所以我認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粗心無知的家長,不知道孩子生病了,或者明知道幼兒有病,還送去幼兒園,讓其他幼兒暴露在危險中,太不應該了。

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幼兒園和班主任都有責任和義務做好園內衛生以及幼兒監控排查工作,不應出了問題就壓下去,有時候傳染病爆發是很厲害的。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在手足口病高發期,讓孩子保持衛生勤洗手,疫苗該注射就注射,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儘可能多關注孩子身體健康情況,一般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詩書畫人生


最近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手足口病是由各種腸道病毒引起,比如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埃可病毒,以及腸道病毒71型等。

該病沒有明顯的徵兆,潛伏期2-7天,會突然發病。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腔,肛周出現透明水泡,還會有打噴嚏,流鼻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由於它是腸道病毒引起,是自愈性疾病,大多數都比較輕微。現在也沒有任何藥物(除了疫苗)可預防。得了手足口病也沒有特異性抗病毒藥物,一般是對症治療,比如退熱,補充電解質,加強營養,多休息。


手足口病的預防

手足口病通過密切接觸患者糞便,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汙染的玩具,毛巾等感染。最容易在學齡前5歲以下兒童人群傳播。


手足口病預防只能注意生活方式。勤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日常的物品,玩具要消毒,清洗,避免接觸手足口病患兒。

另外注射手足口病Ev71疫苗,可以預防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可併發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肺炎,比較兇險。所以建議6月齡5歲以下兒童接種EV71疫苗。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常發病在五歲兒童一下,它的主要症狀是發燒和手足口三個部位出現明顯的小皰疹或小潰瘍。嚴重的還可以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腦炎等疾病。
手足口病傳染性很強,它可以通過患者接觸的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以傳播,還可以通過由於寶寶飲食不衛生,吃了不潔的食物或者喝了被病毒汙染的水源都可以引起。 手足口病五月到七月現在正是高發期,我們如何讓寶寶預防手足口病呢? 首先飲食上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要多吃含維生素高的食物,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來增加能量,要多喝開水。儘量不要吃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平常要注意飯前便後要及時洗手,對於寶寶玩具和餐具要及時消毒,嬰幼兒使用的奶嘴兒也要清理乾淨,定期消毒。不要帶寶寶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合。要保持家庭環境衛生,要經常室內通風,常曬衣被。平常可以讓寶寶在太陽下多活動,增加身體的免疫功能 。平常可以讓寶寶服用板蘭根沖劑來抗病毒預防疾病,還可以用疫苗接種的方法預防疾病,這些都可以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如果平時出現發熱、手足皰疹現象,要立即就醫。


愛你多一點2168


手足口的三個症狀和四個誤區

症狀:

①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 發熱 口腔會出現皰疹或潰瘍 手 手心 手背 足底 也有可能出現一些皰疹

②皰疹的形狀特點 圓圓的泡 周圍存在炎性紅暈 泡液比較少 顏色是灰白色的

③手足口病的併發症 反覆高熱 持續不退 嗜睡 昏迷 嘔吐 精神萎靡 驚跳反應 嚴重的話引起驚厥 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


特別提醒:

手足口病重症表現 神經系統受累 引起病毒性腦炎 引起呼吸衰竭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最嚴重的甚至引起死亡

誤區:

①手足口病是上火引起的? 上火是中醫的概念, 西醫講的是病原學,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主要有EV71病毒, 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等。

②皰疹性咽峽炎也屬於手足口病?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表現為 發熱,口腔的皰疹或潰瘍。 手足口病除了發熱口腔有皰疹, 手腳臀部還會出現皮疹。

③手足口病只在孩子之間傳播? 小兒是易感人群, 青少年和成人抵抗力較好, 可能不會發病, 但同樣會傳染病毒。

④手足口病痊癒後皮膚上會留下色素或疤痕? 皮膚損害一般一週會自愈, 不會留有任何疤痕, 不會留有色素沉著。


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

▲①對症處理 體溫高於38.5度以上 可以口服對乙烯氨基酚 或者布洛芬 同時注意保證液體的攝入量 少量多次的喂水

▲②注意飲食 不能吃過於堅硬的食物 儘量以稀,軟,清淡的為主 少量多次就餐 不要強迫餵食 不要吃燙的食物

▲③皮膚護理 用清水清洗 不能抓破皰疹 皰液中含有大量病毒 可能會加重感染

▲④痊癒後可以立刻上學嗎? 輕症手足口病一般一個禮拜會痊癒 但糞便中仍攜帶大量病毒 同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一般要隔離兩週以上

▲⑤得過手足口病還會再得麼?

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 得過手足口病並不能獲得終身免疫


手足口的傳染途徑和預防

1、糞便傳播

2、呼吸道傳播

3、密切接觸

4、手足口病的潛伏期


茸馬醫生


我是寶媽,孩子在4歲時上幼兒園中班得了手足口病,我們當時沒有做特別的預防工作,不過寶貝特別棒,二三天小皮疹發出來後,自己全愈了😜😜!!


春天,是手足口病的集中爆發期,做為寶媽一定要提高防病意識,不過,如果做好預防手足口病應該還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至少應該可以減輕病情,減輕症狀,減少病程,所以寶媽們也不要過於談之色變!!

一,避免接觸此腸道病毒,避免感染源!!

在病毒感染期,也就是春天這個時候經常把孩子玩具,奶瓶,碗筷,衣服,被褥等做好消毒殺菌處理,該煮的煮,該曬的曬,該洗的洗!!

另外,避免感染源進腸道,也要讓寶寶勤洗手吧!!

二,吃熟食,多喝水,室內多通風!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熟食是經過高溫製作的,消毒殺菌更徹底,寶寶吃更放心!

平時就要養成多喝水的可慣,喝水利於腸道毒素的排出!!



三,多曬太陽,多運動,少去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合!

病毒多侵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所以平時讓寶寶多曬太陽,多運動吧!

四,每天至少兩遍檢查寶寶手,足,口部位,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手足口病一般有自愈性,如果不發燒,護理得當很快就會好的!!


寶媽們,手足口病並不可怕,做好家庭和幼兒園雙方配合預防工作,孩子輕鬆度過手足口病爆發期!!


我愛四葉草的小幸運


4、5月份手足口病即將捲土重來,寶媽寶爸們一定要做好備戰準備,只要我們做好準備,是可以減少手足口的發生的。

手足口是一種腸道病毒,以兒童感染為多發,潛伏期為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手足口的症狀:發燒、食慾不振、口腔裡、手心、腳心和小屁股上出現一些白色的膿皰,周圍還有些紅暈。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寶寶可出現嗜睡、易驚、咳嗽、頭痛、呼吸困難出冷汗等症狀,口腔粘膜、咽部會出現疼痛性綠豆大小的水泡,周圍有紅暈,後破潰成小潰瘍,同時手足出現皮疹,數天後乾癟,消退,皮疹無瘙癢。



手足口的預防

1、吃熟食:注意口腔衛生,吃飯前用溫開水漱口,不要讓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開水:不要讓孩子和涼水

3、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後也要洗手,並且不能只用清水衝,要使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這樣才能達到殺菌效果。

4、常通風 :不宜帶兒童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5、曬太陽:腸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曬太陽能有效殺毒滅菌。另外傢俱用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暴曬。

6、對於嬰兒使用的物品,比如奶嘴和奶瓶在使用前後都要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細菌附著。

7、當兒童出現手足口疑似症狀時,要馬上到醫院進行診治,並且暫時不要讓兒童接觸別人。

最後送給大家15字口訣:勤洗手、勤開窗、曬衣被、喝開水、吃熟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有效的預防手足口。


腎臟生命線


手足口產生的原因

手足口,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炎熱和潮溼的氣候環境下腸道感染的疾病發病率很高,在一年中的5-9月多發。主要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者小潰瘍。產生的原因是腸道病毒,作用的部位主要為口腔和四肢末梢,和我們的消化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熱,外界的熱,會跟胃腸道里的熱和溼相互糾纏在一起,這些溼和熱就會被悶在身體裡出不去。人的身體是比較智能的,一定會想辦法把溼熱排出去,它就會找身體比較薄弱的部分排出來,通過口腔排,就是口腔的一些小皰疹或者小潰瘍;通過手足排,就是手足的一些皰疹。那這樣看的話,讓這些疹子更多的排出來,對身體來說,就能夠更多的排溼熱,身體的垃圾就會被清理的越乾淨。順著身體努力的方向,去解決問題,才是對它真正的幫助,所以當身體表現出某種症狀的時候,不要壓制它。


胃腸道里的溼和熱是怎麼產生的呢?


咱們吃進去的食物,是需要靠胃腸道的蠕動來完成消化的過程,如果它運轉正常的話,所有的食物都能被它消化掉,那就不會產生溼和熱;如果吃進去的食物超出了它的消化能力,就會有沒被消化掉的食物遺留下來,這些垃圾越堆越多,越堆越久,本來水和食物都能夠暢通無阻的在胃腸道里通過的,由於垃圾的堵塞,就會被擱淺在這裡,變成了一攤“死水”,這攤"死水”就是溼。這些,堆積的垃圾和“死水”呢,也會慢慢的產生局部的熱。


避免胃腸道里產生溼熱,就能夠有效地阻止手足口的發生。


如果避免腸道溼熱,有效預防手足口


手足口多發期,媽媽如果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也是能避免孩子傳染此類疾病的,文章的前面咱們也提到了,需要避免胃腸道產生溼熱,那怎麼才能做到呢?


由於季節的原因,人身體的能量是大量的往外走的,那用於胃腸道消化的能量就會相對減少,胃腸道的蠕動就會慢一些,媽媽在給孩子安排飲食的時候,就需要觀察孩子的消化能力。


如果給孩子餵了一些食物以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汗舌苔,跟平常相比較沒有異常的情況,那就說明當前選擇的食物,孩子的脾胃能夠消化吸收得了。反之,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突然不愛吃飯,或者平常不怎麼吃的,變得非常能吃;睡覺的時候,滿床翻滾;口臭;大便變得黏臭或者乾燥羊屎蛋,或者幾天都不排大便了;小便黃少,有騷味;尿道口紅、肛門紅;舌質紅,舌苔黃厚或者黃厚膩。以上孩子有兩三個症狀滿足的話,可能在提示你,胃腸道里有消化不動的情況,你就需要回憶下,最近兩三天的飲食是不是吃了不該吃的,比如說甜膩啊,油膩啊,寒涼的食物。如果,你是哺乳期的媽媽,飲食也需要注意些,儘量避開或者少吃這些種類的食物。


調整的方向,先給脾胃減少負擔,少吃兩餐或者吃清淡些,給脾胃恢復的時間,減少身體產生溼熱的機會。


其他有效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毒呢,有些成年人是病毒的感染者,沒有表現出來不舒服的症狀,但是它會通過跟孩子的接觸傳染給孩子。傳染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染者的飛沫(打噴嚏、咳嗽)、大便及皮膚皰疹的液體(其中包含大量病毒)傳播。


所以,生活中家長們注意以下幾點:


  • 肥皂洗手可以預防細菌病毒的感染的機率。
  • 親吻孩子前先漱口刷牙,儘量不要和孩子嘴對嘴親,尤其是不熟悉的其他人
  • 在病毒高發期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 勤洗衣服,多晾曬
  • 居家經常通風。在開空調的過程中也保持開窗通風。


多帶孩子去戶外鍛鍊身體,運動不僅能夠幫助脾胃消化,還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體質好了,同樣的病毒環境下,孩子感染疾病的機率就小。


我們是羊爸爸,是一家由中醫、推拿師、營養師、漫畫家、作家以及志願者家長組建的中醫育兒自媒體,致力於用接地氣的方式傳播中醫育兒,培養家長健康育兒技能。


關注我,獲得更加實用,專業,走心,接地氣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