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截止2月2日,博爱县周边县市相继出现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在不断蔓延。形势愈发严峻,压力更是巨大,但压力即动力,逆势造勇者,在博爱县磨头镇的南十字村,就有这样一个年轻的支部书记带领着他的支部和群众,用满腔赤忱谱写了一段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热血故事。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这个支部书记名叫刘伟杰,今年37岁,他是在2018年换届选举中新上任的支部书记,与他一起上任的还有两个同样年轻的两委干部,和中心与刘永丰。他们思想进步,接受新生事物快,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媒体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村里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得到了群众的一片赞誉。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刘伟杰是村里人看着长大的,作为党员和两委干部,他参与决策了几项村里的大事,初露领导才能,在此次换届选举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新的支部书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群众心里会有质疑:“这伟杰年纪不大,口气可真不小,他真能当好这个支部书记?”很快,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性战役中,刘伟杰同志以舍我复谁的气度挑起了大梁,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更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爱戴。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2020年1月25日,由于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河南省宣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各级政府紧急响应,各项严格的防控措施相继出台,各地严防死守,坚决要把病毒挡在外面。在这样的形势下,响应上级号召,抓紧时间封锁村子是当务之急。然而村里不理解的声音开始相继出现:“我们这上班上学怎么办?”“不让出村咋买菜咋生活?”“封了村是不是就是被党中央放弃了?”...面对是否封村的抉择和如何做通群众工作的压力,刘伟杰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一声令下,南十字村除一个紧急出口作为检测点外,其余进出村道路全面封死,而他带领着全体村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值守在一线,负责统筹安排好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代、转、快”三字工作法。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代服务:疫情期间,按照要求,家家户户都应该闭门不出,减少聚集,因此群众对必要生活物品的采买就成了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村内成立了服务队,刘永丰任队长,以党建综合体的便民服务大厅为根据点,每天将群众们需要的物品一一登记,集中购买,刘永丰主动将自己的面包车作为货车,挨家挨户将所需物品送到群众手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平时群众们有什么必须出门办理的要紧事,服务队基本上也都全部包揽,极力减少群众出门的机会,降低感染病毒的几率。

转全村:村里的志愿者和党员自发组成了一个24小时巡逻队,由和中心带队,每日的工作内容就是巡逻全村的各个角落,驱散聚集人群,入户排查外来返焦人员,探查是否有从村边菜地、滩地等偷偷潜入的可疑人员,对村内各主要干道进行消毒,并负责分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宣传任务,确保村内一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知晓。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到达快:各村相继封锁后,交通不畅,考虑到实际需求,刘伟杰把自己的私家车作为应急车辆停在村口,和熟悉各村当前路况的几个干部组成应急队,日夜值守,确保遇到紧急事件能及时解决、及时到达。村内有群众突发脑梗,有中风前兆,刘伟杰争分夺秒将群众送往医院,由于救助及时,群众脱离了危险

刘伟杰带领的南十字村党支部真正做到了把群众放在心上,将群众护在身后,一系列暖心的举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大家也纷纷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他的支持。村口的检测点内,有群众捐献的电暖扇、饮水机、体温枪等物资;村内的大街上,群众们自觉居家隔离,减轻村委的工作负担;雨雪来临时,群众们主动帮忙加固检测点的简易帐篷...正是这样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撑,南十字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推进迅速,其中探索出的“代、转、快”三字工作法更成为了优秀的“磨头经验”,引得各村竞相学习。

博爱县南十字村刘伟杰:“磨头经验”的先行先试者

刘伟杰常说,他自己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做的也是所有普通人都会做的事。但我们知道,总是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能做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白衣战士,可扶大厦于将倾,但却可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坚守,率先点起一束火把来,为后来的人照亮追求光明的路。

致敬,所有并不普通的普通人!(图文/崔胜利 许诺 报道/常静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