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宰相制的弊端和優勢是什麼?

愛歷史的小阿瓜


先要普及一個常識,宰相這個稱謂,雖然長期存在於人們的口語中,但它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名。也就是說,正式詔令中不會出現宰相二字,會出現的是丞相、相國、國相等——不同時期,稱謂各有不同。

而宰相呢,就是對這一切正式官稱的非正式統稱。

但不管怎麼說,明朝廢除的不叫宰相制,而是丞相制。

丞相是個什麼官呢?

通過影視作品、民間戲曲的普及,大家也都知道了,丞相是承上啟下的——上承皇帝,下啟百官,歷來被稱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世界是辯證的,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必然有正反利弊兩個方面,只不過是兩方面所佔的比例不同罷了。丞相的存在,也是如此。

從有利的方面來說,他替皇帝統領百官,治理百官,並且可以替皇帝幹除了生育皇子外的幾乎所有事情。

皇帝只要選一個好丞相,並且能夠駕馭住丞相,那麼皇帝會非常輕鬆。他如果懶,可以什麼都不做,一切都交給丞相。

簡單點說,皇帝就像董事長,只需要抓住大的戰略方向;而丞相就像職業經理人,要去落實所有具體的事務。

那麼,丞相制有沒有弊端呢?

當然有。

什麼權臣篡位這種事咱就不講了。咱就說一說不篡位的丞相。

丞相統領百官。如果丞相的意見和皇帝不同,那麼就麻煩了。

一般情況下,丞相的意見會代表大部分朝臣的意見。如果丞相帶頭反對皇帝的意見,那麼皇帝的意志就很難貫徹下去。

這時候,皇帝要麼順從丞相,要麼就得把他換掉。但是換掉也不容易,因為丞相在朝廷中的門生故吏盤根錯節,很難一下子收拾乾淨,搞不好,還容易生變。

如果皇帝既不順從,又不換掉丞相呢,那麼丞相就會以忠臣直諫的名義,堅決不按皇帝的命令辦事。

而這,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撤掉丞相的原因。他也換過。但他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換了誰當丞相,都容易礙事。於是,為了調高效率,朱元璋就把丞相個撤掉了。

但是,原本屬於丞相的那塊活兒,可就要皇帝代勞了。所以,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趣談國史


明朝廢除宰相制是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年間,歷經生死才拿下江山的朱元璋生怕有人從他手裡奪走這個天下的一分一毫。老朱坐上了皇位那天起就想著怎麼能把這個位置坐穩,怎麼能讓他的子孫坐得更穩。

說句不好聽的,天下是我打下來的,你們都是我的打工仔。你們出的力我都已經給你們加官進爵回報你們了。我不需要一個人來分走我的權利,甚至分走我子孫後代皇帝的權利,不需要任何打工仔分走皇權的任何一部分。

弊端:

1. 以前皇帝和宰相兩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全部壓在了皇帝身上。上到軍國大事,下到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皇帝你一個人來操持把關。皇帝負擔太重了,真的能累死人。比如我們的雍正皇帝。

2. 遇到年少或不務正業的天子,宰相容易把持朝政一家獨大。皇權容易旁落甚至易姓。歷史和朱元璋開了個大玩笑,他親手廢除的丞相制沒想到後來卻讓不是宰相的高拱和張居正兩人比宰相還要宰相,甚至已經凌駕於皇權之上了,世人只知張閣老不知有萬曆帝。再比如那句“汝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

3. 宰相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旦空缺,朝中就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位置,來明爭暗鬥,容易形成大小集團,割裂團結穩定的局面,形成內耗。

優勢:

1. 多了個全面手幫助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皇帝只要壓得住宰相,那可真的是清閒的多。皇帝只有一人,宰相卻可以多人,累死一個還會有下一個。

2. 國家在制定任何國策時,宰相都會以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參考判斷這項國策的可行性與短板。針對短板,根據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或執行方案。這樣可以規避很多不成熟或是有弊端的政策。

宰相是聯繫朝中大臣和皇帝的有效渠道,能讓基層官員的聲音上達天聽,也能讓皇帝的聲音下達到各個單位。


援庵講史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是因為明朝承襲的是元朝制度,而非宋朝。

如果他用的是宋朝制度,理論上不需要廢除宰相制的,兩宋歷史上沒有一個可以稱之為權臣的,也不需要外戚宦官,皇權就很穩固,

兩宋延續的是隋唐的制度,都是群相制,且經過了改良,相權已經被削弱了,

而元朝不怎麼會玩,唐宋三省分權,元朝又把中書省一家獨大,中書省宰相總領百官,於是元朝權臣輩出。

朱元璋建立大明,用的元朝官制,中書省丞相一家獨大,地方行中書省權力也很重,相權大了自然威脅皇權了,於是朱元璋就廢除了宰相制度



中國通史視頻


朱元璋為什麼廢除丞相制?

首先更正一下,朱元璋廢除掉的是丞相制而不是宰相制。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設立了丞相制度,漢代保留了下來。從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個制度能夠流傳這麼久,必然是有他它存在的道理的。


那麼為什麼到了朱元璋這就把它給廢除了呢?因為朱元璋想強化皇權,加強皇帝的權威。

丞相的設立和發展

丞相制度在秦朝的時候設立,到明朝時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

秦始皇兼併六國後,設立了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什麼?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各有各的任務:丞相統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政務,雜七雜八的事情都是丞相來對付的;太尉負責管理軍事方面的事情,兵馬、器械、軍糧等等都是太尉的事情;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三公之間誰也不能管誰,直接歸皇帝管理,加強了皇權。

到了唐代,發展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別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他們之間是怎麼分工合作的呢?

皇帝要實施一項新的政策,從政策的草擬,到確定,再到最終實施,離不開三省的分工合作。中書省負責起草文案,根據皇帝的旨意來擬定政策。好,擬定完了後,交給門下省來審議,看尚書省擬定的政策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規定。門下省審核通過後,再交給尚書省,由尚書省來負責執行實施。

在三省六部制中,我們可以看到,三省之間是分工合作的關係,同時也起到了相互制約的關係。三省之間互相牽制,避免了權力過於集中,間接的加強了皇權。

丞相制從設立之後,它的大趨勢是在不斷的分權,避免權力過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不過到了元朝,出現了不同的情況,中書省的權力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可以說是“上承天子,下管六部及百官。”。到了這個時候,丞相的權力就變得很重了。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官制。

明朝建立之後,採用了元朝的官制,也就是說中書省依然是一家獨大,相權依然過重。

相權的過重,是導致朱元璋要廢除丞相制的原因。

為何呢?我們從朱元璋的經歷可以看出來原因。朱元璋一生可謂是酸甜苦辣都品嚐過的,他當過乞丐,做過和尚,當過大帥,最後還當了皇上。

在朱元璋當大帥之前,他一直是個沒什麼地位的人,而一個沒有地位的人在得到巨大權力之後,通常都會非常迷戀權力,這似乎是一種通病,就好比一個窮人在得到鉅款之後瘋狂迷戀錢一樣。

所以,朱元璋是個權利感極強的人,他自然不願意自己的權利受到別人的影響。於是,朱元璋就藉著胡惟庸案來將丞相給廢除掉。表面上看,朱元璋廢除丞相制是因為胡惟庸作亂,但實際上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想強化皇權,加強皇帝的權威。

丞相的優缺點

講了這麼多,我們來分析下丞相的優點和缺點。

丞相最大的作用就是協助皇帝做事,丞相最初設立的目的就在於此。作為百官之首,丞相能夠代替皇帝處理很多事情,分擔皇帝的壓力。

那麼大一個國家,有一大堆的事情,總不可能全部由皇帝來做吧?設立丞相,讓他負責一部分事情,減輕自己的壓力,更好的治理國家,這就是丞相最大的作用。蕭何、諸葛亮、房玄齡、魏徵......這些有名的丞相無一不說明了這一點。

缺點在哪呢?既然從皇帝那分到一部分權力,萬一這“一部分”越變越多呢?那將在某種程度上架空皇權,東漢末年的曹操和漢獻帝之間就是很好的例子。

從丞相制的設立到廢除,你看出了什麼?

其實,無論是設立丞相制,還是廢除丞相制,最原始的目的都是為了皇帝的統治,都是為了皇權。

當我覺得需要有丞相來輔助的時候,我就設立個丞相來幫助我;當我覺得丞相沒用了或者說不那麼有必要了,我就廢除掉它。所以,廢不廢除丞相制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君主的統治,是為了皇權的需要。


簡單平凡123123


中國封建時代,存在著一種宰輔制度。宰相制度主要通過“丞相”這一關鍵官職來運行,丞相亦稱“宰相”。

宰相制度的演變: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有“相卿制度”,各個國家稱謂不同,戰國末期,韓、趙、魏、燕、齊等國稱宰相為“相”或者稱“相國”。秦國以左、右庶長為丞相。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天下庶務,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並且作為丞相的當然繼承者。

秦朝滅亡後,漢朝承繼秦朝的國家制度,丞相地位顯著提高,丞相輔佐皇帝,總攬庶政,在文武百官中權力最大,地位最尊。

隋唐時期,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了三公制,設左、右丞相,以左丞相為尊。元代以右丞相為尊,並啟用蒙古官員為相,並以中書省掌管全國行政。

明朝初年沿用元朝國家制度,中央設立中書省,後改行省為布政使司,由於地方權力都集中到了中書省,中書省的權力抬升。相權與皇權發生矛盾。

明太祖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中書省丞相,並下令後世不得再設立丞相,丞相制度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明朝為什麼要廢除丞相制度?

  1. 丞相制度,限制了皇權,朱元璋符合權力的私慾是極強的,特別是朱元璋是農民起家,擔心皇權被架空。
  2. 宰相權力過大,在封建王朝中,宰相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比他的權力要大,雖然宰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皇帝處理繁雜政務的壓力。但是宰相權力過度集權,雖然歷朝歷代,經歷過多次的改革。但是到了明初,宰相權力達到了頂峰。所以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廢除宰相制度。
  3. 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漢朝因為丞相權力集中,出現了挾持天子以令諸侯。西漢末年,因為丞相的權力過大,不得不依靠外戚來平衡勢力。這也造成了外戚干政,也造成了西漢的滅亡。

廢除丞相制度後,帶來的影響;

  1. 皇權高度集中,使得皇帝得工作量加大。
  2. 廢除中書省,廢丞相,讓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負責。但六部尚書權力分配,儼然成了六位宰相。後來採取折中的做法,即“四輔官”,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明成祖朱棣採用內閣制度,內閣充當皇帝的私人秘書機構,殿閣大學士又隸屬於翰林學士府。內閣掌握宰相是全部,具體是體現在參與中樞決策。

子非魚


明朝建立初期,其官員體制的設制,基本源用元朝的制度,設置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為左右丞相,也就是宰相。中書省下設六部,由丞相總攝,總攬國家行政大權,權力居百官之首。中書省丞相為正一品,平章政事為從一品,左右丞為正二品,參知政事為從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書,為正三品,侍郎為正四品。

明朝的丞相,有李善長、徐達、汪廣洋和胡惟庸四人,其中徐達長期在外帶兵征戰,只是掛名左丞相而已,實質意義上的丞相只有三人。其中李善長在朱元璋還是吳王時就任相國,直到洪武四年正月退休;汪廣洋接任右丞相,徐達雖為左丞相,是正職,但仍然統軍,中書省的實際權力在汪廣洋;洪武六年正月,汪廣洋被貶到廣東任行省參知政事,胡惟庸由左丞進右丞相,掌管中書省,行使丞相之權。

明朝丞相制度的廢除,直接導火索是丞相胡惟庸的謀反事發。胡惟庸伏誅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撤銷了中書省的機構,由皇帝親自統領六部,同時提升六部的品秩,六部尚書升為正二品,侍郎升為正三品。廢除丞相的真正原因,從朱元璋敕諭群臣的敕書中可以窺見一二。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雖多賢相,然其中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請者,置之重典。”(出自《明太祖寶訓》)

相權危及皇權

丞相的職權,西漢初年的陳平有段精彩的論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丞相的品階最高,直接對皇帝負責,百官直接對丞相負責,統管人事、事軍、政財和經濟大權,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東漢末年及魏、晉時期,權臣都是自領丞相(或錄尚書事)之位,總攬國政,架空皇權,成為朝廷的實際控制者。明朝的胡惟庸,玩弄權柄,官員的升遷貶斥不通過皇帝,自行決斷;內外大臣給皇帝的奏章,私自取來閱看,對自己不利的奏章,私自截留不轉呈給皇帝。長此以往,皇權慢慢被架空,文武百官爭相投靠丞相門下,形成利益集團,威脅皇權和政權的穩定。

宏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洞察胡惟庸的謀逆姦情,果斷處置,此案連誅者達三萬人之多,開國功臣封侯者就有二十多人。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痛定思痛,擔心後代之君沒有自己的膽識和魄力,決心廢除丞相,以絕後患!從此,中國封建王朝中的丞相之職,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strong>

相權滋生腐敗

丞相居百官之首,總領朝廷大權,權力過於集中,明之前的御史臺或明初的都察院,都很難對丞相行使監督之權,能監督丞相的,只有皇帝一人。但,丞相又大都是皇帝親近和信任的人,過於信任往往又會導致疏於監督或不予監督。絕對的權力,再加上沒有監督,丞相的行為完全依靠本人的人品和修養,很容易滋生腐敗或違法行為的發生。明朝的丞相胡惟庸不但是謀反,也是貪腐的典型,犯了錯誤求情的官員,沒有實職的功臣武將,尋求升遷的官員等等,都競相投到胡的門下,爭相饋送金銀珠寶、名馬古玩,不計其數。

相權導致皇帝怠政

由於丞相總領了朝廷的各項日常政務,在大大減輕皇帝的日常政務工作的同時,也很容易讓皇帝滋生安逸的思想和情緒,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皇權的穩固。明朝的開國丞相李善長,勤勉政務,制定國家的各種法律制度、完善全國的稅收政策、確定朝廷的官制禮儀,同時監修《元史》,編撰《祖訓錄》《大明集禮》等等,各項政務事無鉅細,都親自參與過問,被譽為當朝的蕭何。

以上三個方面既是朱元璋廢除丞相的原因,也是丞相制度的弊端。至於實行宰相制的優勢,主要是丞相可以幫助皇帝處理日常繁瑣的政務,大大減輕了皇帝的工作任務和壓力,有利於皇帝集中精力謀劃國家的大政方針和長遠規劃。

一世英名的朱元璋,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的後世子孫,大都是慵懶無端的嗣君,無心於朝廷政務,又沒有丞相可以依賴,只有將朝廷的日常政務悉數委付於內閣輔臣和內侍太監,最後終成閹禍橫行。


晨風曉月趣歷史


更準確的說,朱元璋廢除的是丞相的官職,順變把宰相制度也廢除了 ,由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大大加強了皇權,而剝奪了相權。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只有遼朝以其為正式官名)。

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

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遼朝早期設北、南面官,有所謂北宰相、南宰相。

丞相與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置丞相。西漢建立,承襲秦制,設置有丞相,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220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

自西漢的漢哀帝至東漢的漢獻帝這200年間不設丞相,漢獻帝繼位以後,權臣董卓稱相國,公元208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一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立曹魏。

三國時期的宰相在各國不同,魏國稱為相國,蜀漢依然延續用丞相,吳國最初也是用丞相,後來設立左右丞相。宰相的權限在各國也不同,魏國的相國鍾繇、華歆執政,不掌兵權,軍權由大司馬執掌。司馬昭擔任相國時封晉公,始執掌軍權。蜀漢僅諸葛亮擔任過丞相,執掌軍政大權,吳國的丞相開始也不掌軍權,陸遜任丞相時執掌軍政大權。

西晉始建立省事,尚書省、門下省都是晉朝建立,開始執行多相制,重要事務由三司八座、門下三省共議,宰相不再侷限在三公,三省長官開始具有宰相地位,與三公都被稱為公輔大位、宰輔。

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高歡宇文泰楊堅等擔任,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僕射、中書舍人。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隋末權臣李淵、王世充、宇文化及等都稱為丞相,成為篡位奪權的手段。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李世民作為唐朝開國首相任這個職務,李世民當皇帝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唐朝末年,權臣朱溫稱為相國,作為篡位奪權的手段。

五代基本都是以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各部尚書、侍郎及他官加同平章事均為宰相。

北宋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 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

南宋初,宋高宗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為副相。南宋孝宗乾道以後,又以左右丞相為宰相,仍復參知政事副相。此外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

遼朝設立北南兩個官制 北面:北面又分北南兩樞密院,北院掌軍事,南院掌內政。 北、南樞密院分別下設北、南宰相府和宰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

金朝以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不設中書、門下二省。以尚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為宰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左右丞及參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至十多人。元代的丞相官品亦為一品,權力也很大,出現很多權臣。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殺丞相胡惟庸以後,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被廢。

後明成祖朱棣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內閣無相名,有相職;無相權,有相責,內閣大學士不是宰相。明朝最有權勢的內閣首輔當為張居正。

清朝沿明制設內閣大學士,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軍機處只是傳達皇帝命令的傳達室,軍機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實施新政,仿日製設內閣總理大臣為行政機關首長。

綜上所述,丞相官職在歷代大多是權臣大權獨攬的象徵,因此精力旺盛的不僅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官職,甚至廢除了宰相制度,使皇權得到空前加強。

從此以後明朝與清朝皇帝自兼相權、親轄六部、皇權大增,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等的職權與前朝宰相實有差距。


厚德載物49847


首先得知道,宰相併不是一個官職,而是國家的行政首腦,歷史上不同朝代的宰相對應著不同的官職。

隊長與副隊長

先來說說宰相和皇權,如果把皇帝比喻成隊長,那麼宰相就是副隊長。小事情副隊長直接可以拍板處理,而大事情的決策則是隊長同意之後交給副隊長或者隊友去執行。一個隊伍總共的權力就那麼多,如果一個隊伍裡面副隊長的權力越大,那麼就相應的奪取了隊長的權力。所以如果宰相的權力越大,那麼對應的皇權也就越小。正因為宰相的權力是從皇權中奪來的,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在朝著制約宰相權力的道路上發展。



優勢和弊端

宰相制度的優勢是什麼?首先是對於皇帝自己而言,小事情就直接可以宰相自己處理,大事情才是自己來決策,所以皇帝他就可以不用那麼累。明朝廢了宰相之後,皇帝看著看著擔子就重了,事無鉅細,都得皇帝拍板,故政務得沒日沒夜的處理,朱元璋、朱棣就是例子。(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偷懶是因為他們把決策權交給太監或者內閣了)。而且一個好的宰相,可以制衡皇帝少做昏庸的決策,能讓國家得到好的治理。

那麼宰相的弊端是什麼?最大的弊端就是對皇帝而言,宰相權力的大小是從皇權那裡剝奪而來,所以皇帝想高度集權,那麼就必須限定宰相的權力。若是奸相當道,那麼國家就得不到好的治理,就會怨聲載道,嚴重的就會發生民變。


朱元璋之所以廢宰相制,就是因為他想皇權進一步的加強。所以說自秦始皇創立帝制起,到明朝朱元璋廢宰相之後,皇權才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淡看天上月


明朝廢除丞相的理由很簡單——消除丞相對皇權的威脅,讓皇帝大權獨攬

其實朱元璋不僅僅廢除了丞相,也廢除了中書省。

從秦武王設立丞相開始,丞相就成為皇帝之下僅次於皇帝的握有軍政大權的人。但從東漢到南北朝時期,慢慢設立中書、尚書、門下三省來分擔和削弱丞相的權力:

原本具有決策、審議、實施權力的丞相權力被剝離到三省:

中書省負責決策、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負責審議

唐宋時期,丞相成為尚書省或尚書省的實際負責人。元朝時,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只設立中書省負責決策、審議、實施權力,設立左右丞相擔任負責人。明朝朱元璋繼續沿用元朝的中書省制度。

簡單回顧歷史上中央權力的變化:

1、周朝:周天子——卿士;

2、戰國:國君——相國(相邦、大良造);

3、秦國以後:國君——左右丞相(秦武王);

4、隋唐宋:皇帝——三省六部(尚書、中書二省負責人為左右丞相)

5、金朝:海陵王在1156年首次廢除三省確立一省制:廢除中書門下二省,只保留執行的尚書省,即皇帝——一省六部;

6、元朝:皇帝——一省六部;

7、明清:皇帝——六部。

丞相制的優缺點

優點很明顯:決策速度快、執行強度高。因為決策、審議、執行都是由一個人單獨完成。因此,丞相制的有點是效率。

缺點也很明顯:有能力的人治國有力,無能力的人誤國誤民。歷史上有明顯治理能力的人鳳毛麟角,更多的是中庸的人。

因此針對丞相制的優缺點,這就有了削弱丞相權力的三省六部制:

決策、審議、執行分開,達到集思廣益、官員職業化、民主公議的目的。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就是三省六部制的形象表達。

元朝的一省六部制,目的在於解決三省相互牽制、效率不高、甚至限制皇帝大權獨攬的現象,廢除二省保留一省,可以繼續削弱丞相權力,而將決策、審議的權力收歸皇帝,只給丞相和中書省執行的權力。

到了明朝朱元璋時期,雖然收回了決策、審議的權力,但依然認為具有執行權力的丞相和中書省權力過大,於是廢除丞相和中書省,將執行權力分散給六部。

六部雖然擁有執行的權力,但如何讓六部配合執行的協調權,只能由皇帝實施。於是明朝皇帝就必須履行:決策、審議、協調執行。

這才有內閣和司禮監的出現。內閣負責決策,司禮監負責審核,皇帝負責協調執行。但和三省六部不同,內閣只有建議權並非真正的決策權,司禮監負責皇帝同意下的審核事務並無真正的駁斥權力。

內閣、司禮監,並沒有三省六部的獨立決策、審議、執行權力,只是皇帝意志下的代理機構。

在三省六部制下,皇帝的意志必須要得到三省的同意才具有合法性。這也是唐中宗時期為什麼有那麼多沒有得到三省認可的斜封官的原因。

簡單說,丞相制、內閣制都是個人負責制,不同的是一個是丞相負責,一個是皇帝負責;三省六部制是集體負責制,一個詔令的出臺,集合中書、門下、尚書和皇帝的共同意志和妥協。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導語:明朝為何廢除宰相制,源於元朝前承下的一省制過於集權,還有就是右丞相胡惟庸專權,從而讓朱元璋廢除一省制與丞相制,由宰相制演變成內閣制,朱元璋為何要這樣廢除源於集皇權,怕亂臣權逾皇權。

這的廢可以理解為廢宰相制,也可以說是廢丞相制,因為宰相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而丞相制是繼三國後廢相國(宰相地位的名稱)遺留下的產物,由隋朝改三省制、再到南宋改左右丞相制,至元朝後再改三省製為一省制,到明朝時期,大明承該制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參政等官職, 行使宰相職權,直到右丞相胡惟庸專權後朱元璋改成內閣制。

所以,宰相可以含括丞相,丞相卻不能代表宰相,區別在於朝代不同,行使雷同,只是後續怕權力過大,分支成丞相,實則,還是宰相制,而這,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丞相不過是宰相制度的分支而已。”


宰相制的弊端

宰相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專權,春秋三國之前,宰相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官僚制度在輔政的同時可以對皇帝各項事權形成制約,就導致皇權稍不注意,形容虛設,或者說傀儡。

隨後,宰相制才變相廢除,成就三公、三省、丞相制度、一省制度,再到朱元璋時期廢除,變為內閣制度,自後,內閣大學士也變相於丞相,只是,權力大不如往昔。

宰相制的優勢

宰相制的優勢在於如果皇帝無能,那麼行使宰相權力的最高行政官可以代皇帝決定一些大事情,不至於讓朝代昏聵、國力有損。

例如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就是一個弊端與優勢的典型例子,弊端在於曹操專權,雖恢復的是丞相制度,然,行使的卻是宰相權力。

其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將傀儡皇帝扶持好後,國力昌盛,如果當初不是曹操如此行事,興許朝代早已不復,就因為曹操在,天下安,不在,就那傀儡皇帝我不覺得能把該朝執政到如何。

題外番:宰相不是具體的官名,而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一種通稱或俗稱。

丞相是古代官名,春秋三國以後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兩者的區別在於,時代不同,稱呼即不同,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錄尚書事可以算是宰相,而漢代的丞相,亦稱之為宰相。

相關參考資料《周禮》《說文解字》《韓非子·顯學》

喜歡的看官別忘了關注:探索歷史奇聞,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