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在悉尼奧運會被最終的亞軍法國隊翻盤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籃視角


2000年的奧運會,蔣興權帶隊,打法國一開始都以為很輕鬆,過程也是這樣,中國內線碾壓了法國,比分一度領先了14分之多,這時法國隊的里加多接管了比賽,他運球過半場,離三分線還一步的情況下張手就投,進了。下一回閤中國沒打進,他接球直接又一記三分,又有了。他連續飆三分把比分追至差五分了,這時老蔣喊了暫停,作了外線防三分的佈置,但是里加多已經投出手感來了,連續進三分。最後十分鐘內進了好像五個三分球吧,贏下比賽

那屆法國拿了亞軍,多次在淘汰賽飆進三分球逆轉對手,當時媒體詬病的就是老蔣的反應太慢,進了兩記三分後就應該直接盯人防里加多,而不是僅僅作外線的防禦佈置


玉面二郎


中國男籃在96、04和08年三屆奧運會都打進8強。2000年悉尼奧運會,20歲的姚明首次為國征戰世界大賽,但這支配置合理,歷屆大賽最被看好的中國男籃,卻因小組晉級關鍵戰,被最終的亞軍法國翻盤而無緣8強,最終排名第10位。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男籃由蔣興權掛帥,內有姚明、王治郅和巴特爾三大移動長城,外有孫軍、胡衛東、劉玉棟和張勁松等黃金鋒線,12人大名單都是國內籃壇響噹噹的人物,每個位置都有至少兩名好手,被譽為是史上最好的一屆國家隊,國內球迷和媒體對中國男籃在前八基礎上再進一步,創造歷史最佳戰績寄託了無限希望。
小組賽前兩場,中國隊分別72:119負於夢四隊,75

:60戰勝新西蘭,結果符合賽前預期。第三場對陣法國是關乎出線的關鍵戰,也是中國男籃賽前計劃必須拿下的比賽。開局中國隊打得很棒,姚明聯手大郅內線發威,胡衛東領銜的外線也不乏亮點,半場中國男籃36:31領先5分。下半場中國隊繼續擴大優勢,最多領先達14分,第四節離比賽還有8分鐘時,領先優勢還有13分,眼看勝利在望。
不料風雲突變,上半場僅得3分的法國射手6號里加多,在下半場開啟超神模式,連中6個三分,半場獨砍26分拿到全場最高29分,用生涯最巔峰表現,幫助法國82:70實現翻盤,拿到一個寶貴的出線名額。第四場中國男籃66:82負於立陶宛,雖然最後一場85:76戰勝意大利,卻已於事無補。最終法國隊以2勝3負排名小組第四齣線,並一路過關斬將闖進決賽,雖然決賽挑戰美國以75:85失利,但亞軍也創下了隊史最佳戰績。而同樣2勝3負排名小組第五的中國隊,在排名賽64:84大比分負於西班牙,最終排在第10名。


悉尼奧運會中國男籃訓練嚴格,技術扎突,作風過硬,表現也稱得上合格,關鍵戰被法國翻盤而無緣晉級,主要是由於臨場應變能力不足。在中國大比分領先時,主帥蔣興權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將王治郅、姚明和胡衛東幾大主力換下場休息,在里加多手感火熱的時候,也沒有進行針對性防守,雖然最後主力盡力追趕,無奈法國士氣正盛,已經無法挽回敗局。

悉尼奧運會後,中國籃球進入姚明時代,並在04和08年奧運會,連續兩次進入8強。


土家菜根


您好,悉尼奧運會雖然中國男籃沒有打進八強,但是比賽的過程並不難看,男籃打出了很高的競技水平。尤其是和當年亞軍法國隊的比賽,一度讓大家看到了中國隊勝利的希望,但是最終被翻盤,確實很遺憾。

那場比賽是中國男籃小組賽一場關鍵比賽,中國隊在比賽中一度建立了14分之多的領先優勢。然而法國隊下半場的6號球員里加多關鍵時刻站了出來連續三分球命中,帶領法國男籃展開瘋狂的反撲,最終致使中國男籃痛失好局,遺憾落敗無緣8強。而法國隊則在接下來的比賽裡越戰越勇,直至拿到了奧運會的亞軍。

賽後,有人批評中國男籃的防守策略,尤其是明知道對手會投三分的情況下,沒有人去完全盯防住里加多。當然,還有一個因素也許導致中國隊關鍵時刻被翻盤,那就是下半場體能的消耗影響了防守。

那場比賽法國男籃的實力其實在中國男籃之上,中國男籃打成這樣已經算是很優秀了,同樣的比賽也讓球迷們想起了08年奧運會中國男籃對戰西班牙。雖然輸球很遺憾,但是通過這場比賽,中國男籃還是能夠有經驗可以總結,那就是在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打得順風順水時,到了最後時刻該怎麼打。


樂談體育那點事


這場球在昨晚上中國輸給波蘭後我在本地籃球群裡還提起過,看這場比賽時我也打了十七年球,印象最深的就兩點, 一、蔣興權換下了王治郅,當時我心裡就罵蔣。二、法國的六號看上去有點神經質,姿勢還不標準,拿起來就甩,甩了就進。蔣興權這次比賽後好象就下課了,後一次在電視上見到他時已執教新疆隊。

我之所以提這場比賽是因為我覺得這兩場球被逆轉是基於同一種原因:就是蔣興權與李楠在比分領先的情況下,以為有些老本可吃,可以嘗試過一下(用兵用神)神奇教練的癮——亂換人。蔣換下了王治郅(王治郅當年什麼水平不用多說了吧———亞洲第一)李楠換下了易建聯(兩次犯規怎麼了?犯規完全可以自己控制的呀)。參加過比賽的都有體會,一旦內線沒了高度,外圍球員投籃時就會加劇患得患失,結果可想而知,第二節才得十分。在我看來中國隊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身高,事實上男籃近二十多年了基本靠身高立足。大姚,巴特,王老了後中國隊是什麼水平?


花蔭哥


中國男籃在奧運會上曾經3次打入八強,“96黃金一代”和“姚時代”,中國男籃是亞洲絕對霸主,也是世界籃壇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曾經多次上演反敗為勝的好戲,但是也有痛失好局的悲劇。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就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男籃在一片大好形勢下被法國逆轉的悲情故事。

背景介紹

首先介紹一下悉尼奧運會中國男籃的12人大名單:王治郅,姚明,巴特爾,劉玉棟,李楠,張勁松,胡衛東,孫軍,鄭武,李曉勇,郭士強,李群。主教練:蔣興權

悉尼奧運會的人員配置,被認為是奧運史上最強的一屆,這是“移動長城“首次聯袂出征世界大事,這屆國家隊最大的優勢是板凳深度足夠深。主教練有足夠多的可用之人。

小組賽中國男籃戰勝了新西蘭和意大利,輸給了美國,立陶宛和法國,最終排名第五,未能出線。非常可惜,特別是被法國大逆轉一戰,成為中國男籃奧運史上最遺憾的比賽之一。

逆轉回顧

那場比賽,上半場中國隊內外結合,多點開花,牢牢控制了場上的主動權,距離比賽結束還有12分30秒時,中國隊還領先對手14分,但是此後中國隊進攻突然啞火,就連罰球也開始被籃筐拒絕,而法國隊的6號里加多,卻突然找回了三分準星,他連續命中三分,當距離比賽還有5分鐘結束時,隨著里加多連續投進的第6個三分球,法國隊不但反超比分,而且將比分擴大到4分(72--68),此後法國隊越戰越勇,中國男籃則士氣低落,節節敗退,反擊被蓋,投籃不準,罰球不進,失誤頻頻。最終中國隊以70比82非常遺憾的輸給對手。

一鑑總結:

現在回過頭再看這次比賽,和2008年奧運會中國隊輸給西班牙那場非常相似,都是在大比分領先對手的有利形勢下,痛失好局。一鑑總結這場比賽失敗的原因如下:

1.沒有做好大比分領先的思想準備

法國隊是一支歐洲勁旅,中國男籃歷史上是比較忌憚歐洲球隊的,但是前28分鐘,中國男籃卻牢牢控制了場上局面,大比分領先,估計這個局面連教練組也沒有想到,此時無論教練還是球員思想都開始放鬆,而法國的韌勁,給中國男籃好好的上了一課。

2.對里加多重視不夠

里加多上半場發揮一般,但是下半場後12分鐘突然來電,在他連續投進兩記三分時,並沒有引起中國隊的重視,致使其信心越來越足,但是直到最後他投進那個大號2分球,中國隊對他的防守,仍談不上有針對性。最後的12分鐘,里加多一個人投中6個三分球1個兩分球,獨得20分,完全靠一己之力擊碎了中國男籃晉級的夢想。

3.下半場後半段沒有及時啟用王治郅

下半場後半段,中國男籃陷入得分荒,此時主教練應該派上進攻能力更強的王治郅,但是呆在場上的卻是巴特爾,大巴雖然防守更好,但是進攻能力不足,導致比分被逐漸拉大。

4.主教練經驗國際大賽不足

本場比賽的先揚後抑,跟主教練有直接關係,一個成熟的主教練,一支成熟的球隊,絕不會在領先對手14的情況下,讓對方一個人擊敗,中國球員的情緒失控,主教練負有一定責任。

悉尼奧運會,中國男籃最大的收穫就是三大年輕的內線:王治郅,姚明和巴特爾,後來外國媒體稱他們為“中國移動長城”,他們也不負眾望,先後登錄N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