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前线医护人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而除了国家医保基金的基础作用、保险机构的保障作用外, 具备普惠特性的“网络互助”模式,也在为保障居民生命安全添砖加瓦。


金融观察团就获悉,2月5日,美团互助向已加入的全体成员免费提供新冠肺炎特殊保障,所有费用由美团承担,不需要美团互助成员分摊。截止目前,已经有相互宝、360互助、新浪互助等互联网巨头系平台采取了类似措施,对患者提供数万元的保障金。


业内人士指出,网络互助具备普惠特性,成本低、方式灵活、覆盖范围广,加上发起人的信用保障,将在此次疫情抗击中发挥更多力量,有望成为商业保险、医保基金外的第三保障。但未来,网络互助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强化平台的审核能力,提升资金透明度等。


抗击肺炎疫情 网络互助异军突起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随着疫情逐步扩散,如何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


在国家层面,1月21日,国家医保局决定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一是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二是保证及时支付患者费用,打消患者就医顾虑。


除了国家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之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大型保险机构也积极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推出了前线医保人员的专项保险计划、及时排查险理赔客户、取消定点医院限制等措施。1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表示,截至1月30日16点,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专属赔付,赔付金额逾百万元。


与此同时,不少互联网巨头发起的网络互助计划,采取对确诊患者的定向帮扶手段,覆盖患者的康复费用、身故后的补助等,

成为国家医保、商业保险的一大补充和保障新力量。


最新消息是,2月5日,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疫情和响应用户保障需求,美团互助向已加入的全体成员免费提供新冠肺炎特殊保障,所有费用由美团承担,不需要美团互助成员分摊。


按照美团互助官方信息显示,成员加入计划时未疑似感染或确诊为“新冠肺炎”,后因确诊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身故,即享有10万元身故保障。保障时间自官方发布日起至之后180天(含180天)或被保障人互助计划终止日。


而在此之前,相互宝、360互助、新浪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时列入互助升级范围。例如,1月31日,支付宝上的相互宝首页已上线了“相互宝新冠肺炎特殊保障”。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四家互联网巨头系互助平台“新冠“互助计划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互宝和美团互助的新冠保障金均由平台承担,可以说诚意满满。而另外两家,360互助和新浪互助,仍然沿用全员分摊形式。


业内人士指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网络互助平台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条更加可触及的医疗保障渠道。而美团、相互宝等互联网巨头系的网络互助平台,拥有更广泛的用户触达、更好的企业信用和更多的社会责任感,相信可以在此次疫情中发挥更多力量。


覆盖人数过亿 普惠价值凸显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金融观察团认为,网络互助能在此次突发疫情中崛起,是其内在的普惠特性决定的。


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支出和公益捐助构成了我国灾时主要的救助力量。这次疫情中,公共财政支出主要覆盖的是救治费用,公益捐助主要是医疗救护物资。从公共财政支出看,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约为97%。尽管覆盖率不低,但对于不少低收入人群来说,“大病返贫”的情况仍有发生。


另一方面,国内商业保险就可以覆盖更多重性疾病,但发展时间相对国外短暂,很多人对商业保险持有怀疑态度,保险知识匮乏,宁可承担风险也不愿意提前花钱买保险。而且,很多商业保险门槛高,条款复杂,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对于低收入人、下沉城市人群来说,目前的保障体系下,想要实现“普”“惠”兼得并不容易。

但结合美团互助等平台的参与规则,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互助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计划,则是针对确诊患者的定向帮扶,主要覆盖的是康复费用、误工导致的生活支出减损以及患者不幸身故后的家庭救助,具备普惠特性,也是对国家财政支出和商业保险的有效补充。


具体来看,网络互助平民化、门槛低。一般来说,大多数网络互助平台加入的门槛都很低,少则几毛几分,多则几十元,甚至0元即可加入,并支持随时退出。以美团互助为例,“美团互助• 好青年大病互助计划”只要在美团APP实名认证、年龄在18—39周岁的用户,都可“0元加入”。因此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


此外,网络互助成本低、规则简单。例如,美团互助目前覆盖高发的100种疾病,累计最高可拿到100万互助金,每人的最高分摊上限为1毛钱。而在特殊时期,比如说时下的肺炎疫情中,包括美团在内的网络互助平台,基本上不需要参与者出钱,全部由平台承担。


因此,网络互助吸引了下沉城市及低收入人群,也凸显了普惠价值。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同时47.8%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网络互助产品对于低收入和下沉城市人群的高覆盖率,更好地体现其普惠医疗保障的价值。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四家互联网巨头系互助平台覆盖人数 制图:金融观察团 数据截止时间:2月5日13时


金融观察团统计发现,四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到保障计划的网络互助平台,覆盖总人数已超过1.2亿人。从覆盖人群上来说,相互宝夺得头筹,参与人数过亿,而美团互助的参与人数也是其他三家中唯一超过千万的,仅次于相互宝,真正体现了网络互助的普惠特性。


发展道阻且长 巨头加入利好行业


网络互助抗击疫情:普惠价值凸显 成居民健康新保障


凭借普惠特性,网络互助近期发展迅速,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在我看来,主要有这个两点:


首先,网络互助处于发展初期,参与者众多、鱼龙混杂、难以辨别。但总体上看,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行业整体走向优胜劣汰阶段。互联网巨头发起的网络互助平台,整体上公司的商业信誉管理规则、资金去向相对透明,口碑更好,客户满意度更好。例如,相互宝发起人为蚂蚁金服,其背后大股东为阿里巴巴;美团互助背后则为美团。艾瑞咨询《报告》调查也显示,中国主流网络互助平台网络口碑较高。网络互助计划用户满意度高,84.6%的网络互助参与者对网络互助计划表示满意。


另一个关注点,互助计划同时兼具了保险和公益的部分属性,但其不是保险。在行业发展初期,不少网络互助平台因打着保险幌子、风控不完善、资金不透明等受到诟病。例如,2016年,原保监会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主要由于水滴互助等部分网络互助平台风控不完善,“虚假宣传“,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等问题。


但随着这两年互联网巨头持续入局,上述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凭借商业信誉和风控实力,他们正不断强化审核能力,注重资金透明度,明确理赔规则。


拿美团来说,目前已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流程,通过专业透明的公示制度,严谨公开的信息审核评估制度,保障美团互助平台运营透明、案例真实。其中包括:信息公示制度、运营成本公示制度、监督举报制度,接受全体成员监督。其中,监督举报制度上,在信息公示期间,如若参与成员发现任何信息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都可以随时说明理由、提出举报,美团互助会进行补充调查及重新审核。


长远来看,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加上监管规定的出台,那些更加公开透明、真正惠及每个参与者的平台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网络互助的力量也将不仅仅体现在抗击疫情中,也将成为居民医疗保障的强大力量。


上述《报告》也预计,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未来三年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


*声明:金融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