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穿山甲,作用跟豬的蹄甲差不多

今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官方發佈消息稱,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17年前的SARS病毒,果子狸是中間宿主。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穿山甲是中間宿主,穿山甲和果子狸由此成為了難兄難弟,貼上了傳播烈性傳染病的標籤。

穿山甲以鱗甲入藥,需要剝皮去甲,是何等的殘忍!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穿山甲,作用跟豬的蹄甲差不多

穿山甲是啥?

穿山甲又名絞鯉,是唯一具有鱗甲的哺乳動物,廣泛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全世界現存的穿山甲 有8種,分別是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巴拉望穿山甲。

作為傳統藥材,穿山甲在中國、尼日利亞、韓國等國家被廣泛使用。穿山甲對環境要求極高,很難人工養殖。一邊是巨大的需求,另一邊是野生穿山甲有限,由此造成穿山甲數量銳減。

在2008年,據統計發現,國內穿山甲野生數量僅為25100-49450只,在全國大部分省份很少能看到野生穿山甲。[]而這一數量在1998年時是6.4萬隻左右,10年內下降了50%以上。

為了保護這一物種,2013年6月,在新加坡召開的穿山甲專家組會議將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列為極危物種,其餘6種列為瀕危物種。我國已於2007年停止一切從野外獵捕穿山甲活動,並從2018年10月起全面停止商業性進口穿山甲及其製品。

據國家林業局消息,國家目前正在研究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國家一級予以保護。同時,新版的醫保規定,含穿山甲的中藥複方製劑或飲片不再給予醫保報銷。

穿山甲有何用?

穿山甲的記錄最早可追溯到1400年以前的南北朝時代。在陶弘景所著《名醫別錄》裡,稱為“鯪鯉甲”。在《本草圖經》稱為“穿山甲”,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藥學鉅著《本草綱目》是這樣描述穿山甲的,: “其形肖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而俗稱為穿山甲,郭璞賦謂之龍鯉”。

至於穿山甲的用途,古人研究的很多。《本草綱目》的描述為:除痰瘧寒熱,風痺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穿山甲,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

古有諺雲: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

在2015版的《中國藥典》中,穿山甲“性鹹,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活血消癥 、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 。可用於經閉癥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風溼痺痛,中風癱瘓,麻木拘攣。

通俗的講,穿山甲可以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

在這些作用中,大家最熟知的可能就是穿山甲能通乳。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穿山甲,作用跟豬的蹄甲差不多

豬的蹄甲

穿山甲有替代品嗎?

答案是有的,並且還是我們平常扔掉不要的東西——豬蹄甲。

現代研究發現,豬蹄甲與穿山甲所含成分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動物來源不一樣,一個來源於豬,一個來源於穿山甲。

既然成分一樣,那麼功效應該也差不多!

進一步研究發現,豬蹄甲在炎症、癰、乳汁不通等疾病的治療中與穿山甲具有相同藥效作用。這就為豬蹄甲替代穿山甲打下了堅實基礎。

<strong>希望政府在加強保護穿山甲的同時,進一步推進替代品的研究,爭取早日實現全面替代。

總之,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希望大家關注嘴,不要食用野生動物,不要使用含有野生動物的藥物。

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與我們人類相比,穿山甲更是受害者!人類不去招惹它,又怎麼會感染病毒呢?這一幕與17年前的果子狸是何曾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