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记”你感动了吗?

“武汉日记”你感动了吗?

“我已经十几年没回家过年了,我这个不孝子也想家”,连日来,徐州一名驰援武汉的男护士录下的一段“武汉日记”感动了众多网友。作为徐州首批驰援武汉的“逆行者”,来自徐州仁慈医院ICU男护士杨卫东,在武汉疫情一线战斗之余,写下了多篇“武汉日记”,他原本想用这些日记,给远在徐州的妻子和山东老家的亲人报平安,没想到,一篇篇日记被网友大量转发,阅读数最高的一篇达到了629万次。在这些日记中,杨卫东啃着包子,哽咽着录下的一段话,被网友们留言称“看哭了”。2月3日,记者到仁慈医院采访,并连线了杨卫东护士,为您讲述这名在疫情一线战斗的男护士的故事。(02月05日扬子晚报网)

“武汉日记”你感动了吗?


“武汉日记”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看哭了”,是因为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被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只要你的心是肉长的,不可能不被感动。

是的,被疫情阴霾笼罩下的我们,虽然感觉到十分的压抑,但我们还是被每天从一线医护人员那儿传来的故事、喜讯所感动着,是因为我们全国上下,已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一心抗击灾难。这就是休戚与共,这就是凝聚力。

怎能不感动呢?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作为“逆行者”,正在用它们的血肉之躯,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写下“遗书”,抛下妻子儿女、年迈的双亲,去捍卫者我们的安宁,临行前,甚至有11岁的萌娃对着他的父亲问:”爸爸,你会不会死?你不要死,不然我就没有爸爸了。”,有的医生眼含热泪要求:“父母都八十多岁了,先不告诉他们,让老人多睡几个好觉。”有的计划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才把消息告诉8岁的女儿,目的是让女儿多做一会“有妈的孩子”,多享受一点妈妈的温柔。

用一位坚持在一线医生的话说,我们并不害怕病毒,但害怕家人担心。“我能扛得住,但我怕家人扛不住,我怕他们免疫力不够强。”

“武汉日记”你感动了吗?


男儿有泪不轻,皆因未到伤心处。驰援武汉,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他们义无反顾,可问题是“我这个‘不孝子’也想家”,问题是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还有常思念的(那个)梦中的她。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我们昨天接触了她,我们都应该被隔离14天,我愿意,我们都愿意,那我们管理的32位患者,他们扛得住吗!?”,之所以还如此义无反顾,是因为他们懂得有国才有家,舍小家顾大家,不仅是医生的天职,也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有的高度。

正因为他们是真正“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所以忍受了一些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不仅“我已经十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而且为省一套防护服,一天不敢喝水,他们“太渴了”,从早上10点出门,一直到下午6点。到这会你还会对河南护士因丢失了一只口罩大哭笑得出来吗?

“武汉日记”你感动了吗?


下班之后还要“自我隔离”,唯一的自我调节方式就是写“武汉日记”给家人报平安,“晚上和媳妇视频聊天,核桃(杨卫东四岁的儿子)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打完病毒’,我说我等你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回去了,你要和我一起打病毒,给我加油!”这真的有点“夜半三更盼天明”的味道。

已经十几年没回家过年了,“对爸爸妈妈,我亏欠他们太多了。”在来武汉之前,他还瞒着老人家,说自己到外地进修三个月;“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娶了你。”,10年来第一次跟妻子长时间分离;当晚收拾行李,四岁的儿子还把自己的零食分出了好多塞进行李箱,他还不满四岁,从没有离开爸爸这么长时间。

怎能不哭呢?儿女情夫妻爱,谁能割舍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