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出多少該吃藥?

粉紅小薇兒


血壓高了,何時開始使用藥物與降壓治療?是大部分初次發現血壓升高人群都關心的問題。且多數高血壓患者在初次發現血壓升高時,存在一定的拒絕心理,也就是不能接受自己血壓升高的這個事實,這是可以理解的。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連續三次非同一天安靜狀態下測血壓,其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且根據血壓的水平進行分級,分1級高血壓,2級高血壓,3級高血壓。具體分級標準見下圖。


有人可能會問我血壓高,我又沒有頭痛、頭昏,我可以不吃藥嗎?我吃藥會不會吃成依賴性?

高血壓為啥需要給與降壓治療,這是由於高血壓是一種“損害健康於無形的殺手”,通過損傷動脈血管管壁,而增加發生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傷,如增加冠心病、高血壓腎臟損害、腦中風、腦出血的發生風險。因此需要給與降壓治療,並維持血壓在“目標值”範圍之內。

初次發現血壓升高,降壓藥起始治療的時機主要參考以下一些原則:1、單純根據血壓水平而定,1級高血壓(血壓<160/100mHg)的高血壓,可首先考慮給與3個月時間進行生活方式干預降低血壓;如果三個月之後,或者超過自身降壓的目標值20/10mmHg以上者,考慮需要給與降壓藥治療。2、血壓水平>160/100mmHg,考慮可以予以單種降壓藥治療。3、3級高血壓(>180/110mmHg)需要立即給與降壓藥治療,且建議最開始即聯合兩種降壓藥降壓治療。


我是全科鮮醫生,專業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健康!


急診科鮮醫生


高血壓什麼時候開始吃藥?

如果偶爾測量一次,發現血壓增高,是不能確診的,不進行盲目的用藥。

確診的標準是:

連續測量7天,每天早上6~9點間測量一次,每次測量三遍,取其平均值,下午18~21點之間再測量一次,每次測量三遍,取平均值。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或是測動態血壓,24小時血壓平均值大於130/80mmHg。即使是沒有任何症狀,也需要藥物治療。

選擇藥物的原則一般是,從小劑量開始,儘量選擇長效的藥物,以及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再加上每個病人的不同,進行個體化治療。從而達到24小時平穩降壓。不能只選貴的,而忽略了藥物對自身原因所引起的高血壓是否有效。

常見的藥物有哪些?

我們最常見的五大類藥物,其也有針對性的人群,而不是適用於所有人。

1、利尿劑 適用於平時高鹽飲食習慣的人,因為平時吃鹽較多,導致血容量多,體內水增多,此時就需要排尿,多餘的水分排出,從而起到降壓作用。但是,如果伴有痛風、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等,此類患者是不能選擇利尿劑。

2、洛兒類 適用於一部分人是因為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大等引起的,藥物可以阻止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起到治療作用,是這種病人首選藥物。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數、抗心律失常等。但是,對於患有哮喘、心動過緩、心力衰竭的病人是禁止使用的。

3、地平類 適用於血壓特別高的人,往往血壓可高達210/120mmHg,口服其它藥物效果不佳,且血壓降不下來的人群。還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但是其副作用較多,可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便秘等情況。

4、普利類 適用於血壓比較高,一般在血壓在150/95mmHg左右,輕、中度高血壓患者的首選。還有治療心衰,以及對高血壓導致腎臟病變的人有益。但是,懷孕婦女,高血鉀患者,雙腎動脈狹窄的患者要禁用。

5、沙坦類 適用人群用“普利類”一樣,也可作為“普利類”藥物出現副作用的替代藥,還有防治糖尿病,以及預防房顫方面作用,也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懷孕婦女,高血鉀患者,雙腎動脈狹窄的患者也是禁用者。

以上藥物品種較多,藥物跟高血壓產生的原因、高血壓形成不同,藥物的藥理作用,都是非常複雜的。每個藥物的製劑也不同,藥效發揮的時間也不同。有些是進口的,有些是國產的。有些藥物起效比較快,有的比較慢。每個人的基礎疾病不同,切不可相互交流,自行更換藥物。病人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服藥。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張醫生在線----“血壓管理,不可馬虎!”

因高血壓控制不理想,造成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多如牛毛,我們17張床的重症監護室,有時候光腦血管病患者,就能佔8、9個,血壓的管理,關乎性命!

目前我們國家採用正常血壓(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正常高值(收縮壓120~139mmHg、舒張壓80~89mmHg)、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進行血壓水平的分類。在非同一天3次測量血壓,如果出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病!

每一個醫生都強調,降壓藥一旦用了,那就是終生服藥,不能隨便停藥!那麼診斷為高血壓,是不是就一定要吃藥呢?血壓達到什麼水平,需要吃藥呢?

最初發現高血壓的時候(僅限160/100mmHg以下、無心腦血管疾病及家族史的人群),我們可以先嚐試從生活方式方面進行干預:1.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鹽攝入。每天氯化鈉攝入量控制在6g以內。同時增加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的攝入。2.合理膳食,飲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製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穀物、植物蛋白及少量優質動物蛋白為主,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3.控制體重,保持理想BMI。4.不吸菸、不飲酒。5.增加運動。6.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觀察1~3個月,如果血壓還是高於140/90mmHg,別再猶豫,請接受藥物降壓治療!


用心做科普-真情為群眾-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strong><strong><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