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企業自救:2020活下去

【品橙旅遊】2月4日立春。

但在這一天,更多的旅遊企業卻依然“貓冬”。“撐著活下去”,成為整個行業的關鍵詞。

企業該如何自救?如何迎接春天?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想想那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吧: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旅遊企業自救:2020活下去

現實再殘酷,我們依然堅信“明天”

這個冬天疫情形勢多變,對此,國家鐵路、民航、文旅等相關部門也在一週內推出11條新政。1月21日晚間,鐵路發佈通知免收進出武漢的火車票退訂手續費,23日擴展至全國。航空部門隨後跟進,22日宣佈免收武漢進出機票的手續費,27日將免收退票費擴展至全國。

很快,文旅部下發通知:1月27日起,全國暫停境內外跟團遊和“機票+酒店”半自助旅遊產品。這無疑為正在期盼好消息的旅遊業按下了“暫停鍵”。

1月31日,WHO宣佈聲明之後,境外旅遊環境變化了,全球多個國家出臺對華限制入境政策,涉及數千架航班的取消……

這個冬天,一邊是熱火朝天的退改工作、代購公益活動,另一邊是讓人惆悵的不可知未來。

截至目前,攜程投入了2億重大災害保障金,完成了數百萬訂單退改,扛住了瞬時10倍電話進線量的壓力。

“22號,退改政策一出,攜程機票政策緊隨其後,攜程酒店當晚連夜上線‘安心取消保障’計劃,呼籲全國數十萬家酒店參與,之後將範圍擴大到海外。由CEO親自牽頭,談下希爾頓、香格里拉、萬豪等幾家頭部海外國際酒店連鎖品牌,有了領頭羊的帶頭,其他連鎖酒店逐漸跟進。”談起復雜的退改工程,攜程旅遊相關負責人話語中還有一絲疲憊。

同為平臺,飛豬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1月31日,飛豬再次升級退改保障至2月29日,整體構成上佔比超八成的國內遊產品繼續支持全部免費退訂。2月2日,免費退訂的保障繼續擴大至全球酒店。

“在這次史無前例的退改潮中,航司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據平臺溝通和了解,各大航司都空前增加人力、改進系統來應對;依照航司的流程,符合退改政策訂單,消費者申請退訂後,國內機票約在2月15日可完成退款到賬,大多數酒店支持一鍵退改可實時到賬。目前國際航司仍然依照工作日計時,機票退票到款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但只要符合保障政策,消費者在完成申請後,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飛豬大交通事業部總經理李晨表示。

過了春節假期,退改工作依然繼續。據攜程集團CEO孫潔表示,下一個階段整個行業應該會處於一個短暫的低點。攜程現階段還在處理大量積壓訂單,依然是非常忙碌的狀態。到下個階段,怎麼樣保證隊伍的穩定性,保持公司財務狀況相對穩定將會是重點工作。當然,攜程現在抗風險能力肯定不是17年前SARS期間可以相比擬的,其他的旅遊企業可能問題更嚴重一些。

的確,隨著形勢的發展,絕大部分旅遊企業都進入了“暫停業務”的階段。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是中小旅行社。一家中型旅行社老闆對品橙旅遊表示,現在“無力迴天”。

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商業的本質是流量,現金流對於任何生意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業務的停頓意味著現金流的中斷。

對於中小企業自救措施,著名旅遊業專家魏小安給出的方子是:歇業、減薪、抱團取暖。

不久前,投資人朱唬虎發佈微信建議者在疫情情況下一定要嚴控成本,死卡現金。

目前的確有一些中小旅遊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已放假至2月底(有的到3月底),對於領隊、銷售等崗位員工來說,沒有獎金沒有團就是在減薪。

懶貓旅行CEO楊景對品橙旅遊表示:“我們團隊八成人已休假,每個崗只留一個人值班,萬一有人要訂5月以後的產品可以有人接待。之所以要值班,是不想給消費者留下一個‘特殊時期這個企業也被特殊了’的感覺,我希望我們還是能夠如常運轉。”

比其他中小旅遊企業幸運的是,懶貓旅行對於資金風控一直比較嚴格,現金充裕,“支撐一年沒問題”。“我們應該是風險業務型企業,所以一直以來有比較謹慎的想法,風險的防範力度是比較強的。一般的企業有可能會良性負債去運轉,但我們基本上會把風險係數保證到更低,現在看來正是平常的這種預防在關鍵時候幫我們撐過難關。 ”

旅遊金融業人士表示,一些類似於懶貓這樣的股權企業對於現金流的重視程度與非融資企業有所不同,一般投資者會要求融資企業賬面有可支撐半年以上的現金打底,這也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有所提升,但對於沒有風控意識的其他中小旅遊企業來說,面對的困難更多。

吃緊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企業本身之前退定有大量的損失,這是一個資金壓力,第二是今後一段時間沒有業務,但還要負擔企業成本和管理,資金風險仍然會存在。”楊景說。

為此,一些小旅遊企業者也在積極自救,“做微商”是其中的一個轉化。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中國旅遊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愛萍對品橙旅遊表示:“記得非典時一家旅行社在業務停頓之後,曾有一段時間在網上賣青菜,滿足人們的剛需,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現金流。”

馬愛萍建議,中小旅行社需要在這段時間中準備好迎接疫情後被抑制的需求的釋放,做好調查與預測,準備好產品和服務,更好的迎接反彈時的井噴。第二,在戰略上對企業的佈局進行有效設計,遵循一個原則,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空間上也要佈局,形成互補。但這種互補不是進入完全陌生的領域,而需要選擇在行業性質上跟旅行有相關性的產品。

也有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對於旅行社而言,主題化、特色化的產品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在暫停期,有能力的旅行社,可以開發自己的產品內容體系,準備好相應的素材。同時,利用線上流量進行客戶關係維繫、產品方向梳理。

易遊天下國旅創始人甄浩在線上培訓課中表示:“對於組團社來說要‘捂住口袋’,與客人友好協商,爭取會員形式、預付產品的形式,少退現金,把更多的現金留在公司。對於批發社來說,要‘上下逢源’,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協商,把資金作為預付款減少損失。對於地接社來說,可以採用‘延長週期,提前預售’的方式。”他認為,提前預售很有效。“我預計碎片化產品最先復甦,不是跟團遊。如果我們可以趁現在的時機跟景區、酒店等有效溝通規則,協商出一款產品,讓利給到組團社和批發商,在這個時間點提供給遊客,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甄浩說。

對於如何抱團取暖,楊景說:“現在各企業抱團跟平臺、政府去爭取一些政策,是可以進行一些聯動的。”

窮遊網副總裁崔莉也表示,這次疫情的影響是全行業的,包括上下游所有企業,所有的企業面臨著共同的困境。疫情面前,需要增加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溝通,團結齊心地一同面對此次疫情。窮遊也將緊密團結上下游的夥伴,保證行業生態平衡。窮遊相信疫情無法預期,但只要行業夥伴在此期間能以積極態度應對,優化企業運營情況,待疫情結束,旅遊將迎來暖春。同時,我們也期待疫情過後,國家能推出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旅遊企業共度難關。

大企業如何自救

與沒糧少錢的中小旅遊企業相比,大企業的日子會好過一些。

攜程集團CEO孫潔對品橙旅遊表示:“在我們看來,攜程處理的數百萬退改訂單並不是取消,而是延期,只要保證用戶體驗,只要民眾的消費水準還在,等疫情過去,用戶依舊會回來。

“所以當初我跟酒店集團談的時候,我也是給了兩個方案,一個是允許客人取消,另外也允許客人改簽。因為這些訂單不會莫名其妙就蒸發掉,早晚還是會出行的。在危難的時候幫助過我們的供應商,我們到時候仍然會把訂單放到這些酒店,放到這些航空公司。

“我覺得大家都是理性的,只是危難之際,總要有人先出來承擔。在整個行業當中,所有的人都會蒙受一些不小的損失。但是我覺得未來,只要疫情得到控制的話,這些訂單都會回來的。”孫潔樂觀地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眾信旅遊的認同。“經過客服耐心的解釋和溝通之後,很多客人還都是願意接受改期的,因為這應該是損失最少的解決方案,並且疫情解除以後大家的出遊需求依然存在。”眾信旅遊相關領導表示。

據介紹,利用這一特殊時期,眾信旅遊會集中給員工做全方位線上的培訓,讓員工在家裡就可以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此外,打磨產品、研發產品,以期通過一些比較有創意性的工作生產出來一些更好的產品。對於線下大社來說,利用這段空檔期進行線上系統的研發與維護,從多個角度精進在線化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所有這些就是苦練內功,等到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國家恢復了旅行社的正常的發團以後,我們能夠以足夠好的狀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增長。”眾信旅遊領導強調。

需求在,春天就會到來。

呼籲減租減稅,等待疫情結束

沒有業務終究是焦慮的。

經濟學家許小年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中小微企業事關城鎮百分之七八十的就業,不能掉以輕心。短期內政府有必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民企紓緩困難,長期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

武漢春秋國旅董事長齊心對於這一問題十分掛心,處於抗疫第一線的他,在說到企業如何自救時深思熟慮後說:“必須有金融部門支持,減緩還貸(包括個人信用卡)、加大信貸支持,(包括信用貸款),同時政府應要求政府部門的會議、考察、旅遊、交流等活動必須交旅行社,否則不能報銷,給社會一個明確的指示,要幫助旅遊部門快速回暖。

近日,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協會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金融領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舉措接連出臺,包括30條措施、提供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投放1.2萬億元流動性,靈活調整個人信貸還款安排等。

蘇州、上海、湖州、北京、福州、青島、河北等地政府紛紛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渡難關的措施(意見、政策)”等,以北京“19條舉措”為例,其中規定有“幫助各類企業穩定生產經營”“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問題”以及“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條款。2月6日,北京市針對中小企業又發佈了“16條舉措”,其中第5條明確指出:“對符合條件的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通過‘投貸獎’政策給予貼息、貼租等獎勵。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初創型文化企業房租,通過‘房租通’政策給予房租補貼。對受疫情影響的滑冰滑雪場所給予適當額度用水用電補貼。按照有關規定對經營規範、信譽良好的旅行社,全額退還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待疫情結束後再適時重新繳納。”……以上種種政策這對企業減負有一定的作用。

旅遊企業自救:2020活下去

但更大的機會在於疫情的結束,以及企業自身的資金情況、學習能力與調整速度。

攜程集團CEO孫潔說:“我希望,我們能夠理性地對待疫情發展,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親自撰文分析了疫情的發展情況,也有一些初步的判斷。他分析,就現在的數據和政府管控措施來看,我們的國家應該可以很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出行等等。社會逐步保持正常的運轉,當商務旅行率先恢復,整個行業就會恢復大半。然後就會有其他出行、旅遊的需求,包括出入境旅遊等逐步恢復。”

有專家預計,此次市場回覆有望比“非典”時期更快一些,真正恢復可能也要疫情結束後三個月左右。抓住機會,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開拓思路,使產品多元化發展,也許是我們當前最需要做的。

但首先,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找好方法,團結協作,讓更多的旅遊企業活下去!(品橙旅遊 Lis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