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宅出溫馨

就在我們滿心歡喜地迎接準備年貨的時候,疫情突然出現了,這種未知使得我們改變了傳統的年貨,讓口罩、消毒水、洗手液、護目鏡甚至雙黃連佔據了我們的購物單。本該走街串巷、走親訪友,結果卻銷聲匿跡、噤若寒蟬,這個最“安靜”的年,是不是可以載入史冊了?

疫情無情,宅出溫馨


國慶生娃,入冬剛出月子,母乳餵養,這樣的生活導致冬天就如冬眠,一下子進入自我隔離的狀態。還好那是去年,而今天剛要邁開撒歡的步伐,被病毒一個猛攻也阻攔在家,再次宅家隔離,情願不情願,我們都必須這麼做,即便有很多遺憾,就讓那些小歡喜隨著疫情而去吧。

逛街吃喝、溫泉泡澡,和如今的疫情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在國難面前,所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的樣子真的太帥太燃了,看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場面,我覺得這是我教育我女兒最好的教案,看著那麼多默默無聞、不留姓名的逆行英雄,我真的由衷敬佩,假如是我,我真的有那樣的勇氣嗎?這個問題我根本不敢回答。

疫情無情,宅出溫馨


大多全職帶娃的寶媽應該和我一樣,都習慣了宅家的生活,對呀,這不就是帶娃的日常嗎?!進入冬天,應該說是東北的冬天,室外幾乎無法玩耍,必然宅家隔離,連買菜都要計劃好幾天,選個大太陽。取快遞也是攢到一起,出趟門,買菜、取快遞、送取東西、串門······恨不得把所有事都辦一圈。那還要裹得嚴嚴實實,而且穿的裡三層外三層也是真的繁瑣,這給出門也增加了難度。

所以隔離,反而是一件平常的事,還好娃們也可以輕易接受這樣的生活,但是大人在隔離之餘,隱隱的擔憂真的揮之不去,尤其是有了娃,更加不敢冒險,朋友說我變得杞人憂天了,過於小心,非典時期也不是平安度過了?那是因為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真的不懂害怕,而有了孩子真的各種害怕。

疫情無情,宅出溫馨


娃爸是隔離的最大“受益”人,當然了這場戰役無人受益,但他就真的通過隔離才和孩子有了更親近的互動,平時忙到幾天看不見孩子,出門娃睡著,下班娃睡了。而這樣每天見面的機會,真的太難得,所以我們很珍惜這段不太理直氣壯的親子時光,因為多少有點強制和被動的成分。

自從放假,娃爸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包括孩子的輔食、洗衣、衛生等等,這讓一直一個人帶娃的媽媽我,真的大呼過癮。每天沒有盡頭的家務,讓人崩潰,即便再輕鬆,對心理也是一個挑戰。而如今我居然有了碼字的時間,可以記錄心情、抒發情懷,簡直太不一樣。不禁在想,隔離期間是不是會湧現一大批像我這樣的個人創作者?哈哈!

每天可以不那麼遵守作息時間,娃爸可以盡情打遊戲,也不用擔心晚上睡不好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即便娃晚上醒幾次也沒有關係。白天難得的遊戲時間真的非常可貴了,也不會那麼無聊,因為一會吃飯一會水果,感覺流動性最大的就數廚房了。有兩個人陪的孩子真的太幸福了,爸爸媽媽都在身邊,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情呢,從她的臉上明顯就感受到了,孩子是最真實的鏡子,生活是什麼樣的,她的笑臉最清楚了。

疫情無情,宅出溫馨


隔離,是一個多麼可怕又無情的字眼,而這也是唯一我們能做的努力,我們僅僅隔離就是最好的努力,這難道不是最幸福的了嗎?家是我們的戰場,而真正的戰場有人正在奮不顧身,那這個家還有那麼無聊嗎?看著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真的難以想象一線的冰冷孤獨無助和緊迫,祝福他們和她們,我們在一起。

深夜,孩子輕淺的鼾聲,娃爸閒逸地遊戲,看似最平常的日常,實則門外就是“血雨腥風”,這是一場看不見的戰鬥,我們的安全意識越來越強,醫療衛生措施越來越有效,當老人們也乖乖地聽我們給他們科普,終於感覺這個社會都在進步。

哄搶和搶購,還是因為恐慌吧,我們有捨不得的人和未盡的事,這樣真的很冤,而這次的疫情背後,我們又真的完全冤枉嗎?發展不該以環境的破壞為代價和前提,珍惜,不僅是眼前的美好,更應該是長久的綿延,為我們的後代,也為一種銘記。病毒的傳播終將被我們阻斷,而真正應該被傳承的,希望我們從此刻開始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