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上10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

留才2


前些年經常去武漢出差,武漢人特愛喝的是‘’Ⅹ江大麴‘’,說是口感好,不暈頭,價位也比較適中,百元左右。後來網上發佈一段小視頻,是記者暗訪的,真實度百分百。內容是調酒師用酒精調配出來的白酒,說白了是酒精加自來水勾兌的,調配的就是‘’X江大麴‘’。調酒師大言不慚,市場上需要什麼型的酒,他都能調出來。視頻曝光後,X江大麴也從市場上消聲滅跡。

一位做了四十多年菸酒銷售的朋友說:50度以下的酒都是勾兌的,50度以上的白酒才是糧食釀造的。

某三線城市一位以白酒起家的年青人,沒有廠房,沒有酒坊,卻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品牌:醉三秋。那幾年廣告打的山響,生意紅火不得了。其實就是把別人勾兌好的白酒打上他的牌子。

我有幾位同事,無酒不餐,退休後喝得是劣質的白酒,十多元一斤的。七十歲就口齒不清,腦力遲純,有位過早的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在討論十元以下是不是純糧酒,更應該討論十元以下的酒能不能喝?便宜無好貨,白酒也是如此。貪酒的癮君子,遠離劣質酒,低價酒。


秋平171152879


需要搞清楚:所有的白酒都是糧食做的;
食用酒精也是糧食(玉米、薯類)做的;

你所說的糧食酒應該指的傳統固態發酵法釀造的白酒。民間約定俗成它就叫純糧酒。而使用酒精勾兌出來就不是純糧酒。


可以做純糧酒,但非高端

我家祖上就做過小燒鍋作坊的,在我小時候村裡還有燒酒作坊。

現在很多小作坊可以做這種,屬於半固態發酵法,就是水加得比較多,用稻穀或玉米,沒有高端酒在發酵和蒸餾過程中復很多次的工藝,且沒有很好的勾兌和陳年。且發酵時間短,因為半固態出酒率也高,所以可以在原料、時間、人工上節約很多的成本。

這種酒沒有高端酒複雜的工藝,在口感上雖普通,但香味真的很好,特別是帶著穀物發酵的香氣很好。一定也比用食用酒精兌的更好。

這種酒是可以賣到10元一斤的。但是度數不高。小作坊小規模投料玉米或稻穀,50度的白酒的成本在4-7元不等的樣子。所以一般28度,32度的酒可以做到10元錢一斤。


主要問題在於品質

太低端的純糧酒,在原料、工藝、時間上都大大節省,其品質也平庸,如果一味只在乎純糧卻不在乎品質,意思不大了。現在市面上70%以上的白酒是食用酒精的酒。它也能做出很好的酒出來。

說白一點吧。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有作奸犯科的壞人。茅臺酒全是固態純糧的為什麼價位有高有低呢,就是這個道理,不同的檔次品質,其原料工藝都不同。

新工藝的食用酒精白酒,其實和世界很多種烈酒是一樣的製作工藝,比如伏特加,比如威士忌,都是利用糖化液來發酵的。

想喝好的純糧就去喝喝高端的。便宜的,除非你知道來源,有好口碑的。可以試試。


老三說酒


十元一斤我們黃陂做的稻穀酒多的是,因為我以前是做酒的,一斤稻穀可以出四兩酒,稻穀單價一元五左右再加人工,酒麴,煤現在我們這做糧食酒還是很能掙錢的


唯我獨尊37459


明確的講10元一斤的白酒不是純糧食酒,包括市場上低於50元的白酒基本上不是純糧食酒,除非是自家釀造的。原因很簡單,想想一斤糧食多少錢?

比如大麴醬香酒(茅臺),以一斤酒成本計算,需要2斤小紅梁釀造,一斤的價格在3.3元,單單糧食的成本2×3.3=6.6元了。加上曲藥3.4元,已經達到了10元。還沒算上人工工資,管理工資、水電、大煤、工具磨損,和包裝成本,以及銷售層層加價……


還有真正的糧食好酒,製作需要一年,期間要經過8酵7取,再洞窖1~5年才上市。試想10元一斤的白酒可能是純糧食酒嗎?

不是的!而是勾兌酒,才有利潤可行,沒錢賺的買賣誰做啊。相比而言,酒精勾兌酒低成本。例如:一噸優質的食用酒精(最高價格在5千元),可稀釋成3800瓶(50度左右的)白酒,等於說每瓶的主成本在1.5元左右。加上包裝費用3.2元(其中包括瓶子、瓶蓋、膠帽、絲帶、瓶標等),算下來的總成本是4.7元,再根據酒的度數、味型、牌子不同,成品價格可賣到10~50元不等,更高也有,甚至再高几倍都有!白酒的利潤水很深的!


勾兌酒的盛行的原因,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比傳統純糧食酒的成本低,只要酒精+水+香精+其它添加劑,就能產出各式各樣的白酒,達到了利益最大化。

2、生產週期短,兩個星期即可批量上市。

3、勾兌酒符合國家要求,是合法合格的產品。

說到最後,介紹下怎麼分辨純糧食酒,酒鬼自然能從氣味和口感區分是否好酒,但是最直接的方法是“購買時該如何挑選”?我們國家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白酒必須把執行標準標註在標籤上,讓消費得知詳情。

1、酒精勾兌酒的學術名叫“液態法白酒”,它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1-2007。

2、在酒精酒的基礎上加糧食酒勾兌的白酒,學術名叫“固液法白酒”,執行標準是GB/T20822-2007。


3、純糧食釀造白酒的學術名為“固態法白酒”,根據香型可分為多種,它的執行標準如下圖:


以上才是真正的純糧食酒,但凡是標註了這類執行標準,是不能用酒精勾兌生產的。如果純糧食酒存在勾兌的現象,那麼則是涉嫌欺騙了。

佘小廚(完)


佘小廚


首先,對於白酒,有不同的香型(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米香型·····),每種香型的酒釀造工藝有所不同,釀造成本價格也有所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米香型的米酒在我們家鄉那邊,釀造成本在3-5塊之間,散酒售價一般在8塊左右。加上包裝,基本需要10塊錢左右。

而對於醬香型白酒,其釀造工藝較為複雜,一般需要經歷二次下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等工藝,釀造成本較高,一般工藝較高品質較好的醬香酒,釀造成本在15-25之間。

茅臺酒作為醬香酒的代表,之所以那麼貴。首先,茅臺酒的釀造工藝就是二次下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一批茅臺酒從釀造到出廠一般需要5年時間。也就是說,你今年買的2017年飛天茅臺,在2012年時就已經開始釀造。所以這就造就了茅臺酒的產量有限,供不應求。需求再怎麼大,茅臺酒的量就是這麼多。所以現在飛天茅臺的價格中間商都炒到了1500以上,而且每日報價均不一樣。除開茅臺酒的品牌價值,茅臺鎮其他正規酒廠釀造出的醬香白酒,品質也不錯。

如有渠道的話,50塊錢就可以買到不錯的白酒,100塊錢就能喝到相當好的酒,300塊的能喝到與飛天口感相似的酒。從自己喝的實惠經濟考慮,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前面所談的都是純糧食釀酒的成本與價格,下面來談談酒精對勾酒。

按照我們國家標準:

固態發酵法酒的執行標準:GB/T 26760(醬香型)、GB/T10781.1(濃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純糧食釀酒】

固液結合發酵法酒執行標準:GB/T20822【白酒中一部分糧食酒、一部分食用酒精酒】

液態發酵法酒執行標準:GB/T20821 【以食用酒精作為基酒釀造的】GB/T20821執行標準,就是以食用酒精勾兌的酒。提到酒精勾兌,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踏馬的,假酒,喝死人的!其實,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才是喝死人的。而食用酒精勾兌的酒,既然符合國家標準,那麼也是可以在市場流通的。據東哥在茅臺鎮食用酒精勾兌酒的瞭解,最低的勾兌成本在2塊錢,當然賣個7、8塊錢也算是暴利了。

市面上十塊錢以下的酒,大部分是食用酒精勾兌的酒。但不是說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就一定對人體有害。一些品質不好的糧食酒未必就有食用酒精勾兌的好。食用酒精酒勾兌的好,喝了照樣不上頭。要是你問,這玩意對身體有害吧。嗯~確實有害!白開水很好,喝多了照樣也會拉肚子。

所以,適量!很重要!

經常和酒友一起品上小酒,探討白酒文化與鑑別。如有對白酒選購疑問的,可以找我。同時需要喝上實惠的茅臺鎮醬香酒,也可以留言。


王傑釀酒


我也是釀造純糧食酒的,對於市場上賣10元一斤的酒,我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純糧食酒。

對於白酒的價格,我們只需要弄清楚其釀造成本,大家就基本能夠分的清什麼價格的白酒才是真正的純糧食酒。

白酒的釀造成本,基本上分為糧食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時間成本這三個大的成本。我們可以一一細說一下。

原料成本,釀酒的糧食多以穀物糧食為主,高粱,苞谷,大米,糯米等。舉兩個例子,高粱和苞谷,高粱價格大概在2-4元左右,釀酒的都知道,五斤高粱一斤酒。苞谷大概就是兩元左右的價格,我們本地的小子黃苞谷稍貴一點,釀酒大概是三斤苞谷一斤酒。那麼大家大概已經清楚了一斤酒糧食的成本是多少了。

很多人不要來跟我說一斤糧食可以出八兩酒或者半斤酒。這是生料發酵的酒,雖然也叫純糧食酒,但這種酒根本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雜醇油超高,口感極其差,喝酒的人寧願喝酒精勾兌的酒也不願意喝生料發酵的酒。

人工成本,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的人工成本已經不是優勢了。即便是在農村,請個做體力活的人,一天沒有兩百元以上根本沒人幹。再加上自己也要隨時幹活,像我們這樣一個小作坊一天出酒量也不多,但是都需要兩個人從早幹到晚上。所以人工成本也是很高的。

時間成本,這個時間成本沒法去量化,但確確實實存在,而且是白酒附加值最高的一個成本。陳釀的老酒為什麼最受歡迎,那就是因為貯藏的時間夠長,酒體變的醇和柔軟,綿甜甘香。這個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十年老酒,賣一百元可能你覺得貴,但是肯定有別人願意出一萬塊來買,這絕對不是誇張。

綜上這三個成本,大家覺得十元一斤還能買到真正好的純糧食酒嗎?我還沒有加上運輸,店面租金等等這些成本呢。所以勸大家,特別是城市裡的酒友們,如果你看哪裡有賣酒的賣十元一斤的純糧食酒,請一定注意仔細甄別。

我是一個純糧食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並與我一起討論美酒。

老規矩,上幾張酒坊的照片




釀酒我們用的是真正的山泉水,好山好水出好酒



古惟藏風酒


首先,白酒的製作工藝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今天我們只圍繞題目來分析,在工藝上不討論細節,我在下面流程會簡單的掠過製作工藝,直奔題目來回答

在市場上10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我要很肯定的答覆你: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從事純糧釀造白酒很多年,有釀酒經驗的朋友都清楚,白酒發酵好之後,都要經過蒸餾冷卻出酒,

它分為三個步驟:

一、頭酒

二、中酒《在我們本地中間的酒被稱為“中接子"》不清楚其他地區怎麼叫法。

三、尾酒

從上面頭酒。中酒。尾酒的三個叫法來看,我們就可以清楚,白酒是由這三個階段流出的酒。這三個階段的酒,在品質和度數、成分、口感等,都是有差別的。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詳細講究每個階段的酒具有什麼作用和區別。


一、頭酒

顧名思義,頭酒就是發酵好,經過蒸餾冷卻從鍋爐最先流出的酒,酒精度一般在65-80°左右,具體的度數是由製作工藝水平來決定的,頭酒入口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是“烈"“燒”"雜"正因為頭酒的成份物質豐富,一般接出的頭酒,有兩種用途:

1、用來做下次發酵糧食的引子,因為頭酒的物質成份豐富,作用是讓剛發酵的糧食更好的發酵。

2、頭酒的第二個作用就是為了勾兌尾酒,是不是感覺很驚奇?因為頭酒的成份豐富,度數高,而尾酒的成份少,度數低,頭酒可以和尾酒混合,把尾酒的度數勾兌到平常飲用度數,如52°、50°、48°左右。這種方法在我第一次跟隨師傅學習釀酒時,也感到不可思議,只有親身體會才會感受到,大自然造物和製作工藝的神奇,尤其是白酒這種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有接觸的飲品。

二、中酒《中接子》

中酒,是白酒中最好的酒,它口感平和,味道純正,芬芳撲鼻,我已經用詞語表達不出,一個字,那就是:好!它流出的度數固定在50°-52°,中間流出的白酒也是考驗這一鍋糧食發酵的技藝考量,也是一鍋中最好的酒,如果中酒流出的多,說明這一鍋糧食到製作,發酵,等等都達到最佳,也是考驗釀酒師傅的工藝水平。中酒除了這些,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般人沒有親自釀酒過的朋友都不清楚,那就是它的香,當中酒流出的這一階段,它散發的香味堪比世界任何的物質的香味,這種香味說不出的醇厚,醉人。不要覺得誇張,只有親自感受到才會體會個中滋味,曾經在師傅釀酒時,每到中酒流出的時候,我總要在流酒口蹲上一時半刻,那種滋味渾身毛孔都在雀躍。

民間也有傳說,中酒散發的香味可以治療風溼,尤其有療效,其次蒸餾過後的熱酒糟也有治療風溼的作用。


三、尾酒

相信看到最後的朋友,都應該清楚這個題目的答案了吧,上文中,我其實已經隱晦的回答了10元到底能不能買到純糧酒了。

我們先說一下尾酒,顧名思義,尾酒就是最後出的酒,它物質成份低,酒精度也低,一般流出的酒精度在40-15度,甚至還能再低,這種尾酒的口感有點像韓國、日本的清酒,有點像水,這種尾酒一般來,用作勾兌頭酒,當然它屬於尾酒,但是它依然是純釀釀造的白酒,與頭酒勾兌後一樣可以達到50-52°左右。

其次另一個用途是,轉賣給收購這類白酒的商人,因為尾酒價格低廉,他們也許有其他商業用途,也許會用酒精在製作白酒時加入適當尾酒,增加點糧食味兒,當然現在很多黑心商人用工業藥劑來代替這個糧食味,所以10元到底能不能買到純糧酒,實在是不可肯定的回答。

謝謝大家的閱讀,有緣再見~~~


美食Diary


100斤穀子釀酒60斤,蒸酒師傅收90元。穀子130元每百斤十90=220元,這是硬成本,柴火沒算,這是農村谷燒酒。220元÷60斤=3.7元(主人人工,水電,房租,稅收,運輸,包裝)通通沒算。農村10元每斤沒錯。酒廠的酒要存放勾兌,入市運轉,就要翻十倍價格了3.7元x10倍=37元。名酒溢價就翻幾十倍了(高管工資高,上市分紅,員工工資高)。 自己門店蒸酒賣,翻5倍往上就賺錢了,一般純散裝酒,20元一-30元每斤,開店自蒸自賣散裝酒低於10元每斤會虧本,不能低於15元一斤,低於的是酒精勾兌酒。 廠家出廠的大部分都是勾兌酒,80%往上都是。 創建於2019.3.8編輯


沙田柚清火潤肺


何為純糧酒?

其實這裡你所說的純糧酒,是大多數消費者心理的一個希望,即酒為傳統的工藝完全用糧食釀造的酒,酒裡面不含一滴酒精的酒。

但是有些鑽牛角尖的也會說:"液態發酵的酒也是純糧酒,因為所用的酒精也是用紅薯、甘蔗、玉米等高粱製作出來的,是通過國家質檢局檢測的食用酒精。"

但這兩者間其實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

那麼10 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玉米酒,米酒,其生產週期短,生產成本低,是可以把價格控制在幾塊錢以內的,一些散酒店裡面經常就有十塊錢一斤的包穀燒,這種酒也是純糧酒,但是如果提到醬香型酒十塊錢的酒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10 元錢一斤的酒的,只要核算一下成本就能明白這個問題。

但是如果把食用酒精的生產原材料結合出液態發酵也是純糧食酒,10塊錢一斤的酒到處都是,但這個概念就有點混淆了,不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純糧酒。

所以市場上凡是打著 10 元一斤純糧酒,都請小心了,我們不排除低端酒裡面有純糧,但是由於工藝等區別,低端酒的品質始終存在一些缺陷。

我是茅酒小六,希望回答對你有用,歡迎關注私信(jxj7779)。


茅酒小六


十元的白酒不太可能是純糧食酒!

因為純糧酒做工複雜,成本很高,首先需要制曲,然後選擇優質糧食類為原料,粉碎後加入酒麴,穀糠等蒸煮,攤開晾涼,在進入窖池發酵,然後進入鍋內蒸餾出酒,原漿酒在進入酒窖陳化三年左右,勾兌裝瓶,上市銷售。其過程非常漫長和複雜,成本很高。


而十元錢的酒,我們再來核算一下成本到底是多少?

首先商超,菸酒店等的利潤約為20%-30%.那麼也就剩下8元左右,代理商的人員,車輛,倉儲,利潤等,下來約剩餘6元,再除去酒廠人員費,場地費,國家稅費,酒瓶,瓶蓋,瓶標,外箱等費用,基本剩下的為酒液的錢,也就兩三塊錢為酒液的成本,這一點錢你覺得會是糧食酒嗎?這樣下來還沒有任何的盈利,這樣下去酒廠恐怕早就關門大吉了吧!



所以,這個價位能買到的也就是所謂的“液態釀造法”生產的白酒,什麼是液態酒釀造法呢?也就是酒精勾兌酒。


現在酒精的價位約為5000-6000元一噸,98度的酒精加水降度到50度左右,成本約為2500--3000元一噸,那麼一瓶酒的成本基本為1.5元左右。酒廠每瓶酒還有一些利潤。

一些人聽到酒精酒就會談酒色變,其實,這裡的酒精並非洪水猛獸,而是採用薯類,糖蜜等原料,經蒸煮,糖化,進而轉變成酒精的,並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所出現的工業酒精,這種酒也是可以放心飲用的。


這種酒的出現源於建國初期,國家糧食緊張,全國人民都在勒緊褲腰帶抓生產,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進行釀酒,但是沒有酒這樣的精神糧食可是不行的,於是,國家相關部門便學習前蘇聯的伏特加生產工藝而出現的產物,這樣的酒由於原料便宜,生產工藝簡單,所以價格非常低廉。

雖說酒精酒對人體無害,但是從品質上來說當然沒有糧食酒質量好,那麼在我們購買的時候如何去分辨是糧食酒還是酒精酒呢?



首先我們應該去一些正規的賣場,在購買的時候仔細看酒瓶的配料欄,有些酒會標註固態釀造或者液態釀造,或者是固液釀造法,固態為糧食酒,液態為酒精酒,固液釀造為酒精酒加糧食酒。


當然,也有一些酒是沒有標註這些的,但是都會有生產標準在上面,這個標準為國家制定,我們根據這個也是可以來判斷的,具體如下圖。


當然,購買回去以後也是可以通過打開酒瓶,用別的方法來進行鑑別的,因太過複雜,在這裡也就不再囉嗦了,具體可以關注本號,閱讀本人頭條文章《教你怎樣區分酒精勾兌酒與糧食釀造酒》。

喜歡酒的網友請關注本號,閱讀本人頭條酒類專業文章,以及更多專業回答,提高酒類品鑑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