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80、90後的男人

之前我們有聽過說是“媽媽是超人”,而爸爸只是一個“人”,這也體現了當今社會父愛缺失的現象。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40歲之前的爸爸們,分享的是樊登老師講的一本書《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爸爸的重要性,所以我把它整理下來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布魯斯·羅賓森。他的職業是西澳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胸腔科醫師。作為三個孩子的爸爸,他必須要在家庭生活、肺部疾病專家、帶領大型團隊研究特定癌症、教授醫學院學生以及參與國際會議等種種壓力中取得平衡,無疑,他是一位好爸爸,2004年,他帶領西澳大學推動“好爸爸養成計劃”,製作一系列DVD。此書出版後即成為澳洲暢銷書。

可以想象一個醫生作為父親的話應該是非常忙碌的,但是他還是寫出了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出醫生都可以有時間擠出來陪孩子做一個好爸爸,那麼我們也可以。

寫給80、90後的男人

為什麼爸爸那麼重要

父親在家裡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乏了父親的陪伴和關愛的孩子,他是容易出現學業不佳、青少年犯罪、婚姻失敗、甚至是吸毒的問題。

這裡有一個數據顯示,近三分之二的自殺青少年、百分之七十的未成年懷孕和濫用藥物的青少年,他們家庭中父親基本是缺席的。

這些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情感表達方面也有所欠缺。性別意識軟,缺乏對異性應有的尊重,這些孩子成年後也普遍會遭遇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他的煙癮戒不掉的話,通常這個人和他爸爸的關係不好,因為這樣這是一種成癮性人格。

《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裡面介紹了不同的人格。成癮性人格,大到吸毒小到吸菸、放不下手機,因為他們缺少父親的陪伴,所以大多數明星的孩子容易出現吸毒的問題,出現成癮性人格。

因為作者是澳大利亞的,所以澳洲有數據統計,如果所有的爸爸每天陪孩子玩五分鐘,那麼政府就可以少花50億澳元的預算。要知道這些錢都花在了青少年犯罪、藥物使用、專項教育上。

寫給80、90後的男人

你能給孩子的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包括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而父親能讓孩子感到安心。

首先要給孩子安全感,其次就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我們在很多本書中有講過,《正面管教》這本書有教過我們怎樣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爸都是愛他的。無條件的愛能給孩子內心帶來強大能量,而內心缺乏能量的孩子他們容易做平庸的工作,因為他從小沒有感受到什麼叫做價值。

而溺愛也不是無條件的愛,溺愛是沒有邊界的愛沒有邊界就意味著沒人愛。所以我們要做到溫柔,但是要有邊界。儘管批評孩子也要讓孩子知道,是因為愛他才會這樣做,告訴他哪裡做的不對,雖然批評了他,但其實是愛他的。

第三是爸爸能為孩子創造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觀。這個就是孩子他相信什麼,是相信錢還是相信世間的真善美,還是相信別的東西,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態去工作的,我們常說學習很累,工作很累。

我們不要和孩子說“把這幾年忍過去你就可以玩兒了,等你大學了我就不管你了”,這樣孩子長大後他一有機會他就會玩,他會把玩和工作分的很清楚,其實有的時候工作也是一種樂趣,我們要去探索,要感受工作帶給我們的快樂。

稻盛和夫在他的一本書《幹法》中曾經講過他是怎麼工作的,我們可以從書中感受到稻盛和夫對他工作的熱愛。

最後就是讓孩子喜歡上學習。作為爸爸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動手類的活動,像國外,他們家庭類雜誌銷售量最高的一本雜誌叫做《大眾機械師》,所以我們會發現國外的男人們他們特別擅長修東西,每個家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在德國,甚至他們很多人家裡的裝修都是自己搞定的。而經常動手操作也能給家庭的氛圍帶來變化,而如果父愛缺失的話,就會出現像我們說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問題。

寫給80、90後的男人

父愛缺失帶來的後果

學業不佳: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在家是女人負責帶孩子”,這句話說的非常的業餘,因為孩子是全家人都需要帶的。

尤其像現在男人女人都需要工作,帶孩子的重擔不應該由媽媽一人負責,還有很多爸爸他們不帶孩子還會經常和媽媽吵架,所以爸爸在孩子心中是一個令他恐懼的對象,孩子難以注意力集中,這樣怎麼可能學習好呢?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在中國可能會比較少,因為我們中國的孩子還是挺乖的,一般在國外可能會很嚴重。但是我們國家很多留守兒童,包括很多缺失父愛的孩子,他們心理還是有很大問題的,而且有一個數據曾經顯示大多數的青少年犯罪的都是留守兒童。

婚姻失敗:父愛缺失的孩子,長大後他們的婚姻可能會失敗,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一個正確的父親的楷模

。有很多男人,他會說我20歲之前主要是學習,20到30歲工作,30歲到40歲創業,40歲之後就享受退休生活。

這種想法聽起來很美好,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30歲到40歲的男人他是有家庭的,如果他的重點在創業上的話,也就是說家庭和孩子一定會給他形成一種干擾,他會認為家庭好煩。即便是40歲之後你很成功,也沒有人願意再跟你分享你的退休生活了。

很多人把它稱之為“職業感”,其實這不是,這是不會生活。我之前認識一個男孩子他告訴我:如果家裡和單位同時有事的話,他一定是要捨棄家裡,去做單位上的事情。

這其實是不對的。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生活,而且很多以家庭為重的人,他們的事業可能很成功。比如諾基亞,他們現在光收專利費的利潤就非常的高,而且諾基亞現在也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公司,他們公司就非常看重家庭。

吸毒: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成癮性人格。

所以要思考一下,你是真的沒有時間陪孩子嗎?還是你不願意擠出時間來給孩子?

甚至很多年輕的爸爸逃避責任,下班後也遲遲不回家,以忙為藉口不想回家帶孩子,這其實是非常自私的,而且不負責任,他還沒有做好準備去做一個爸爸。

寫給80、90後的男人

給孩子黃金時間

什麼是黃金時間?是能有一個讓孩子記一輩子的溫馨畫面。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會有很多溫馨的畫面,比如爸爸一邊手舞足蹈準備洗碗,媽媽坐在火爐旁邊嗑瓜子,我和弟弟在那裡打鬧。還有一個是爸爸去帶我去買東西,然後給我買了一個棒棒糖,然後我就會感覺特別開心。因為我是不缺失父母親的陪伴的,所以我們家溫馨的畫面還是非常多。

想要給孩子黃金時間,那就需要爸爸全身心的陪伴,有的時候我們會嫌棄孩子特別鬧,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思考一下孩子是為什麼鬧?是不是在他小的時候很多規則意識我們沒有給他樹立起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耐心地幫助孩子。

而且如果孩子能夠幫助爸爸工作的時候,他是有成就感的,如果你告訴他爸爸需要工作,寶貝可以去哪裡玩一會兒,然後爸爸工作完再來陪你,這個時候孩子一定不會打擾你工作。

如果爸爸從孩子童年幾乎消失的話,代價是非常大的。

我有幾個同學,她們的童年幾乎沒有爸爸的陪伴,然後沒太有關於和爸爸的一些畫面,甚至和爸爸不熟。這其實是非常恐怖的,這一定會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創傷,而這種創傷會進入到我們的潛意識。這個代價是非常大的!因為這種創傷很難彌補甚至是無法彌補!

而且她們長期在外求學,她們只會想念自己的母親,而不會想念父親。看到這裡爸爸們還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情嗎?

如果爸爸的工作非常忙,經常出差的話,可以選擇錯時上下班,比如送完孩子上學再來上班,或者是提前下班接孩子放學。

還有爸爸要提高工作效率,不要為了表現辛苦而辛苦。還應該推掉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如果要是靠喝酒來維持關係的話建議還是換一個工作,因為喝酒傷肝這是傷身體的,因為喝酒不健康。

還是要盡最大的可能把時間更多的留給家庭留給孩子。

不缺席孩子的成長。我曾經在支教的時候,我當時是在中班遇到過一個孩子,她可以說是留守兒童。

有一天他的爸爸來送他,然後我告訴我們主班我說“她爸爸今天來送的她”,我們主班非常吃驚的跟我說“啊!真的啊!我教了她兩年了,我都沒有見過他爸爸。”

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父母長期在北京而孩子在縣城裡,所以是長期見不到的,這是非常不好的!做爸爸的不要把生活和工作分開,家裡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

,不要把生活和工作刻意的分開,也不要討厭家人來打擾你的工作。

我之前有一個高中老師上課接電話,當時我們老師說:學校雖然不讓上課接電話,但是有兩個電話必須接,一是領導的電話,第二是老婆的電話。本來陪老婆孩子的時間就少,老婆打電話再不接,這樣多不好!

我瞬間就對我們老師產生了好感!所以不要去討厭家人來打擾你的工作,家裡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

寫給80、90後的男人

爸爸做個好“媽媽”

爸爸可以找一天讓媽媽出去玩去陪她的閨蜜,去逛街。然後爸爸跟孩子在一起享受父子時光,這個也是非常幸福。而且爸爸要陪孩子一起共進晚餐,在晚餐的時候時間是比較多的,交流也非常多。

爸爸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要給孩子儀式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

比如給孩子生日驚喜或者是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在童年的時候給孩子充分的愛與安全感,一個人在童年時獲得愛與安全感,今後他接受什麼樣的打擊,他都有能力反彈起來,這樣的孩子在他長大時也能過得輕鬆快樂。

給孩子培養熱愛學習的能力,並不是要自己的孩子當學霸,而很多學霸他們也並不熱愛學習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他們是對生活保持好奇心的人,一個人的幸福感和好奇心相關,好奇心越強他的幸福感就越強。

爸爸也要培養孩子健康積極的心理和身體狀態。如果爸爸在家裡就非常的消極,抱怨社會,抱怨工作,那麼孩子怎麼會積極呢?

積極就是你要永遠都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別人決定,即便這個社會不高興,我仍然選擇高興,這才是積極。

寫給80、90後的男人

出差也能做個好爸爸

好爸爸往往比壞爸爸成功的多。你不要認為你在家庭中投入很多精力和時間,就沒有辦法把工作做好,大多數成功的家長都會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和孩子們。

出差的話也不要莫名其妙的消失,要告訴孩子自己去哪裡出差,爸爸去做什麼,甚至在地圖上找出你去哪裡,讓孩子知道爸爸去工作,爸爸工作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這個時候孩子是會非常崇拜起和期待爸爸的。

如果出差的話,記得每天給孩子打電話,讓孩子知道爸爸其實一直都在,甚至可以嘗試帶著孩子去出差。讓孩子看到各個樣子的爸爸,如果帶孩子去出差的話建議孩子在七歲之後而且不要帶兩個孩子。

跟孩子玩男人的遊戲

爸爸要和孩子去玩男人玩的遊戲,比如打架,爬樹,翻牆。如果家裡是女寶寶的話,也可以帶她玩的,這也是一種學習保護自我的方式。

我是女孩子,但是我小的時候也爬過樹翻過牆,並且我感覺非常有樂趣。如果爸爸帶孩子做這些事情的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強大的力量。

爸爸不要再去做媽媽可以做的事情,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帶著孩子動手操作,做一些大型的手工,跟孩子一起打鬧。這些都會增加親子關係,也會增加家庭和睦。

最後希望所有的爸爸都會成為一個好爸爸!讓父愛不再缺失!

寫給80、90後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