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這個危機四伏的特殊時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挑戰和機遇共存的時刻。一星期前,我的朋友圈裡全是和疫情有關的信息。朋友小周便是常發佈疫情信息群體中的一份子,他甚至還常擔憂今後我國的經濟情況。

我看著那些焦慮和恐慌的信息時總會不自覺地打個哆嗦,然後開始量體溫。刷一次網絡上的信息,我就量一下體溫。那時,家人一度認為我魔怔了。這樣緊張兮兮的情緒一直到我有意識地減少相關信息的獲取逐漸找些其他事情做之後才緩解。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二月初,各大網絡平臺開放了限時免費的娛樂視頻和學習資源。身邊的朋友們也漸漸脫離了疫情帶來的恐慌。有些人開始將某某某大神的限時免費課曬出來邀請大家一起學習,有些人找到了“新男友”,沉迷於追劇無法自拔。有些人……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這些鋪天蓋地的免費資源使大家的心開始平靜下來,也使得人們在這時期找到了各自人生道路上的機遇。呼啊主要從以下幾點對“如何在特殊時期的危機中尋找機遇”進行述說:


1.你關注什麼,你關注的事物就能夠促使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不能出門的情況下,網絡成了全民疏解無聊的重要途徑。網上的各大資源不是自己跳到你面前的,而是你自行去關注/尋找和發現相關信息,進而,你才能得到想要的資源。

每個人日常關注的信息都不一樣。有人痴迷小說,有人沉迷電影,有人喜好語言,有人嚮往編程……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兩個喜好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可能他們覺得對方的喜好索然無味,可能他們都很驚奇對方究竟是如何知曉這些知識的,可能他們都抱著學習的心態去了解對方的喜好……

最後,兩人仍舊會在各自的領域摸滾打爬。這其實就是信息獲取的不同對個人發展道路產生的基礎性影響。

在正向要素的影響條件下,你關注什麼,你的關注就會帶領你作出和你的關注點有關的改變。比如你關注娛樂,喜歡某位粉絲,你就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愛豆的相關信息進行篩選瞭解,並給你帶來一定的影響。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你想得到些什麼便會關注些什麼,關注些什麼便會學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便要去做些什麼,做些什麼便會得到些什麼,這是一個運動的循環鏈。這個鏈條的第一部分便是你的關注,也就是信息的獲取。

時刻注意你所關注的信息,並這些信息中蒐羅出自己潛藏的愛好和特性,制定和發展今後的目標。比如你喜歡看情感文。說明你是個內心情感細膩,是對情感有些許困惑的內在情感的自我探索者。久而久之,你也會寫出飽含自我觀念價值的令人感動的情感文或是能夠為那些有情感困惑的人提供相應的建議。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2.打破思維的禁忌,不斷探索完善自我,堅定終身學習的信念。

斯坦福大學心理教授卡羅爾·德韋克講到“思維的力量”:我們獲得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是受到我們的追求目標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所謂的思維模式其實就是行動框架,是結合各方面因素和個人知識水平思考後得到的產物。舉個例子,兩個人比賽削蘋果。兩人的大腦下達了同樣的命令。一個人上手就是一頓亂削,一個人則對蘋果的形狀進行分析後順應著胳膊活動的慣性輕輕鬆鬆地削起了蘋果。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以上就是有思維模式的人和沒有思維模式的人之間的差別。有思維模式的人解決問題更加輕鬆快捷且系統化,但一成不變的思維模式是不可取的,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才能帶領人進步和發展。

思維模式具備有序性和發展性。有了思維模式這個框架,一個人面對“會怎麼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這三個問題會有各自的解決方案,同時,個人對問題的解決更加有序。

個人思維模式的好與壞從過程是否順暢以及結果是否有效來判定,但不存在絕對化的好與壞。就像幾個人比賽削蘋果,有人用水果刀,有人用去皮器,他們所用的工具雖然不同,最終的目的卻是相同的,誰也說不準到底用水果刀的人會贏還是用去皮器的人會贏,其中摻雜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因此,我們應該時常更新自己的思維模式,樹立終身學習的發展觀。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終身學習》一書中就提到:“思維模式主要分為成長型和固定型。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學習來提升改變,具備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則認為能力是固定的。”

在閒暇時光,每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突破自我,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和挖掘。

若想打破思維的禁忌,你就要涉獵各類不同的書籍,多和與自己有差異性的人進行交流,甚至可以多關注周邊的環境“偷聽”他人的對話,這樣,你也能知曉一些新奇的事物。總的來說,你可以做一些能夠打開自己,或是完善自我知識水平結構的事情。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3. 為自己樹立身份認同感,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且有意義。

一個人若常思考“自己為什麼活著”其實就是因為這個人對自身缺乏身份認同感。一個人若總覺得自己的行為毫無意義,便會疑惑自己到底在活些什麼。

“我怎麼這個都做不好?我怎麼那個也做不好?我到底會做什麼?我為什麼要這麼活著?我不這麼活著的話我該怎麼活著呢?這個不喜歡,那個我也不喜歡,我到底為什麼活著?”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講究意義的,可人們總喜歡給某件事情賦予一些意義,這些意義使人們更加珍惜生活中遇到的一切。身份認同感就代表著意義的確立和自我的肯定。

如果你是一位環衛工,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幹活,可到手的工資卻並不多。你不對自己的身份表示認同,每天都沉溺於生活不易的沮喪中。

這個時候,你便需要為自己尋求身份認同感,你可以想想:“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環衛工,那麼,這個世界會怎麼樣呢?”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這個城市會垃圾成山/蚊蟲橫飛/疾病肆虐……總之,人們的生活不再便捷舒適。

當你這麼一想,心裡好像就有了捨身取義拯救蒼生的大義凌然之感。一旦你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意義,你就會認同自己的付出。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認同感不該以意義包裹麻痺自我,如何把握這個度,還需要大家慎重考慮以確保自己人生的意義不是虛假性的。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當你對現狀不滿急需找到自身的身份認同感時,你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居於這個身份,我甘心嗎?這個身份帶來的意義,我百分百接受嗎?我覺得嘗試做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加有意義?我覺得做什麼事情才是最有意義的?什麼事情,我想做卻還沒做?對我來說,什麼才是意義?

若你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轉頭看看身邊的家人,翻翻自己近期的信息瀏覽情況再仔細想想吧!


你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在“禁足期”的機遇和挑戰中逐漸拉大


最後送大家一段保羅·柯艾略曾在書中寫到的話:“我想起自己一生中曾有兩三次放棄求愛,因為害怕遭到拒絕。我又想起了好幾回我放棄了想做的事情。因為覺得可以日後再做。

我深深憐憫著自己,並不是因為我正在活埋,而是因為我曾害怕生活。

如果活著時最重要的事是充分享受生命,那麼,何必要害怕被拒絕,何必要把某些事留待日後去做呢?現在我被困棺中,想回到過去表現出應有的勇氣,已經太晚了。”

黑暗過後,願厚積薄發的你我皆能從危機中找尋到各自的機遇實現觸底反彈!到時候,世間美好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