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2020年本該熱鬧的春節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戛然而止,街道、商場、飯店都變得靜悄悄,人們不再喜笑顏開,從容面對,即便是相遇卻也朦朧遮面,用眼神交流,人與人之間不再交手相措,互相保持著安全距離。這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流行的結果,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曾經擁有的可貴,我們已習慣熱鬧,習慣自然,習慣隨心所欲,習慣按部就班,卻在災難性的瘟疫來臨時變得不知所措。

年前的那些天,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總是被惡性傷醫事件感染,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殺醫事件,急診科副主任楊文醫師遭患者家屬殘忍割喉,搶救無效後死亡。2020年1月20日,有人持刀將北京朝陽醫院的眼科專家陶勇砍傷,肌腱斷裂,慘不忍睹。而此時武漢疫情正無情的蔓延,以每天成百上千的數量劇增,而且因面臨春運,這些病毒攜帶者會再次成為傳染源,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此時,各行各業的人們都購置好了年貨,準備奔赴預定的旅遊地或者整理行裝準備闔家團圓。唯有醫院的醫務工作者被一個個大會小會提醒著,研判著此次疫請的感染暴發流行趨勢及備戰應急應對措施,在那個闔家團圓的除夕之夜,已有人主動請纓開赴前線。病毒無情人有情,正是因為有這些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不怕辛苦,勇往無前,才有了多數人幸福和安康的美好生活。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白衣戰士,你們在危難之際,舍小家顧大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你們衝鋒陷陣,把病毒阻隔,更是這個時代的先鋒。你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是父母的兒女,孩子的依靠,但你們在疫請面前的決絕和不勝不歸的信念,危難之際挺起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藥劑科作為疫情的藥品物資保證部門,在接到疫情命令的第一時間,全力以赴組織藥品、消毒產品等物資,所有黨員迅速響應,句句“服從安排,隨時待命”,響徹耳畔,一張張簽名的請願書更是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黨性光輝。

和平文苑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猶記得,年三十的前一天,我們作為科室代表去慰問堅守崗位的傳染藥房小組,在傳染藥房工作的是一位50來歲的老職工張索理同志,他在和平醫院工作了近40年,因人員緊缺,該崗位由一人值守,程林忠主任說,現在疫情嚴重,所有物資全力保證傳染科。因需要24小時值班,臨時抽調4名年輕人支援傳染藥房,張老師每天認真的指導他們如何防護,如何發藥,以及工作中的注意事項,耐心做思想工作,消除顧慮。大年初一的那天張老師半開玩笑地說,都挺好的,管吃管住。但我們知道,他們也被隔離了。

和平文苑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為了做好春節期間藥品供應和疫情用藥,藥庫同志們保持24小時隨叫隨到,傳染科急需的藥品第一時間備好貨,由秦虎平、秦海庭兩位師傅送至傳染科,隨用隨送,最多時跑五六趟,但他們不畏風險,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用平凡的身軀,做著非凡的事情。還有急診藥房、住院藥房堅守崗位的同志們,感謝你們在關鍵時刻彰顯的星火力量!

疫情當前,正面應對,和平醫院迅速集結,短暫告別,開赴疫區,一切都是那麼統一,即便惡性傷醫事件的眼淚還未擦乾,即便1月30日在病毒肆虐的武漢,還在發生患者在感染科病房毆打醫務人員的事件,但是他們沒有退縮,依然暫放傷痛,擦乾眼淚,逆風而上。無論是醫院行政的決策者,還是一線的醫護人員、後勤的保證部門,甚至消毒、灑掃、執勤人員,他們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崗位區別,位卑不曾忘國憂,團結一心,並肩作戰,用單薄的身軀驅散冬日的陰霾,只要人人都奉獻一份力量,相信戰勝疫情的勝利就在不遠的明天。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白衣戰士們,為你們驕傲,為你們祈禱,祝願早日打贏這場病毒阻擊戰!

加油,同行們!

加油!白衣戰士們!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